格调

编辑推荐


精确而毒舌的美国社会等级指南


评判一个人等级的标准是什么?

绝不仅是财富的多寡,

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辛辣的笔调,

描绘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

对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

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

而这些描述也折射出了当下的众生百态。


你将获得


① 感受美国社会的众生百态


② 学会衣食住行全方位提升生活品味的技巧


③ 获得不被阶层焦虑裹挟的秘籍


适合这样的你听


① 渴望提升生活品味的人


② 对社会现象研究感兴趣的人


③ 想要提升思辨能力的人


④ 希望获得更多生活谈资的人


主讲人介绍


祁林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


非凡精读馆内已解读书籍

《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何观看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


金句/精华片断


① 金钱是决定阶层归属的重要因素,但风范、品味、认知水平是更重要的。


② 商家们对利润无休止的追逐,让一些低品位的、能迎合更普遍大众的用品成功占领了市场,成为消费风尚。


读完本文约需50分钟


书友您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祁林。


今天我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格调》,这是一本很有名的书,在我国被数次再版。在这本书中,作者把不同类型的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行、住房,乃至说话、微笑等建构成了一条条线索清晰的鄙视链,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是有等级之分的。于是很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了日常生活的指导,认同了追求品位、追求格调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认同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依旧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戏谑地称这本书就是一本“装腔指南”。


但是阅读这本书,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还是不够的。这本书的英文名称叫阶层(class),这个单词的意思是阶级、阶层以及分类、类型的意思,也有古典、优雅的意思。如果我们通览全书,你就会发现这本书的基调是在谈美国社会的阶层差距问题。译者将阶层(class)这个单词翻译成格调,某种意义上是将阶级差距中的使用物品的“品味”(taste)差距给刻意强调了。当然,这也是作者的一个叙事策略。这就是,格调意味着日常生活中带有审美意味的精神状态,每个人身上这种精神状态的不同是美国社会形成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理解这层意思,你将获得更大的收获。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一个逻辑线索,或者说一个思考方向,就是为什么阶层差距会和相应的消费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呢?一个人的阶层,或者说由阶层形成的格调,为什么会那么清晰而统一地和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呢?关于这个问题,这本书其实作出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回答。


这本书的作者是保罗·福赛尔,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文化批评家。在此作者也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位学者和文化人的价值,他用自己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带领我们普通人通过看得见的社会现象,去理解那些看不见的人间道理。


作者在本书的开篇就明确提出:人们忌讳谈论社会等级,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敏感,恰恰说明了社会等级存在的严酷事实,这一切都说明公平、平等一直都是大家渴望的,然后人们认为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在这个问题上,一旦有所挑战,一旦有所突破,大家就会很焦虑。中产阶级是其中最焦虑的人群,因为他们身处社会阶层的中间,既渴望上去,又害怕下来。


福塞尔特别强调,美国社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社会都要变化得更快,正因为如此,美国人会因为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而感到困惑不安。于是,等级尤其应该成为一个严肃的美国话题。在美国,人们并没有一个世袭的头衔、地位、荣誉,这样的体制可以从容地展开分析,每一代美国人都不得不重新界定自己所面对的等级体系。今天的中国社会也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所以我们相信,在今天的中国语境下读这本书,比在1998年读这本书会更有意义,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阶层分析


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阶层?为了讲清楚这个命题,作者首先对美国社会进行了社会阶层分析,他不厌其烦地将社会分成了9个阶层。在这个划分的过程中,作者传递了一种观念——金钱是决定阶层归属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除了金钱以外,风范、品味、认知水平是更重要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拿的钱是一样多的,但是因为文化和知识层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分属完全不同的阶层。


作者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有两位先生,一位是出版社的雇员,是白领,我们称他为白先生;另一位是汽车修理厂的机修工,是蓝领,我们称他为蓝先生。他们俩的收入是差不多的,但他们生活之间的差距却大极了。


比如,蓝先生会偷偷摸摸地饮酒,拉着窗帘,而且通常在周末。白先生喝酒就很坦然,通常是在自己家里的后院喝酒。这可能是因为阶层越高的人,活得越舒展、越放松。蓝先生夫妇通常会对着对方大喊大叫,以至于周围邻居都能听见他们在房屋里的争吵,而白先生一家则是轻言细语。这不仅仅是修养问题,这里也有白先生一家对生活的掌控感更强的原因。白先生家里有很多书,而蓝先生家里几乎看不到书。


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摄影师兼作家罗素·林内斯曾按“文化修养”的指标把社会人群分成了三类人:高度文化修养的人(智者、文化精英)、一般文化修养的人(中产阶级)和缺乏文化修养的人。按照这个标准,白先生就应该归属于有一般文化修养的人,而蓝先生则是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01 看不见的顶层

处于社会最顶端的是“看不见的顶层”。按照作者的判断,从表面上看,财富是划分阶层的重要标准,但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财富的来源才是重要的,这决定了一个人的格调。


“看不见的顶层”是一些具有雄厚实力和历史积淀的大家族,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文德比尔特家族等等。他们的住房往往隐藏在山顶,普通人根本看不到,他们也会避开社会学家、媒体等等的调查,或者说避开他们的骚扰,非常神秘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02 上层

在“看不见的顶层”以下,是所谓的“上层”。这个阶层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他们往往从事一些很高级的工作。比如从政,或者从事金融业。更重要的是,相对“看不见的顶层”,这一阶层在社会上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说白宫里的那些政治家们,他们随时暴露在公众面前,还有外交官也往往都是从这个阶层中挑选出来的。


第二,顶层是刻意不想让人看见的,但上层是一定要让人看见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赫斯特,他的别墅貌似隐蔽,但其实还是有炫耀的成分。他的大门做得非常酷炫,让人敬畏,也就是说,他想用这种方式对别人产生影响。


第三,对于上层来说,他拥有的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他也会刻意呈现这种自然而然,刻意努力就不是他们这个阶层应该有的行为或者结果。比如说一个上层人士不吸烟,那是他天生不吸烟,而非戒烟的成果。他家里的食物、设备等等都非常非常好,但是好就放在那儿就行了,它们不应该被夸赞。因为对于他们这个阶层来说,用这些好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上层人士会对某些赞美恼羞成怒。


第四,上层人士对思想并不感兴趣。因为有价值的思想都有一种改变人和社会的锐气,这被上层认为是打扰了自己安详的生活,所以著名学者马修·阿诺德称他们为“野蛮人”,这就是说上层是安于现状的。


03 中上层

上层以下是所谓的“中上层”,这一阶层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他们是以下所有的阶层成员都想成为的阶层。因为成为中上层,不像成为顶层或上层那么麻烦。作为一个上层,不知道如何食用鱼子酱,或者如何使用一个专门用来洗手指头的碗,就会让人觉得很羞愧。看到这个“洗手指头的碗”,我不禁想起红楼梦中第三回讲到林黛玉进贾府吃的第一顿饭,这顿饭后上了一盅茶,幸亏黛玉乖巧,她没有急着喝,而是仔细观看别人怎么做,然后她才知道原来这盅茶只是漱口的,幸亏她没有一口喝下去。漱了口,洗了手,这才又上了真正用来喝的茶。林黛玉也算出身大户人家,到了贾府这样的社会顶层家庭,一时还是不习惯的。可以想见,任何社会,只要到了顶层,可能就会出现许许多多日常生活中细节上的讲究,这种讲究是往下的阶层根本无法想象的。


第二,中上层最引以为豪和安身立命的是自己拥有一个高级的专业,比如医药、法律、房地产、石油等等。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一阶层往往是某个专业或某个行业做得最好的那批人,他们是自己挣钱的,不像顶层那样是依靠继承祖上的财富来挣钱的。


第三,他们的思想是偏保守的,比如说他们对情感和性非常保守。书中提供了一个细节,中上层的人,无论男女都喜欢穿那种很保守的内衣。在女性就业方面,她们倾向从事一些适合女性的职业,比如从事戏剧、艺术等等职业。


第四,这个阶层特别重视自己与下层阶层之间作出相应的区别。比如他们会特别强调要穿溜肩的衣服,因为如果一件衣服能把自己的肩膀显现出来,那自己就变成了中下阶层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肩膀显现出来是下层人的标志。


第五,这个阶层的人生活往往自由舒展,他们一点都不紧张。他们的家里会有很多房间,随时举行各种聚会招待客人,对生活充满了游戏的态度。我想之所以有这种游戏的态度,也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可控性很强。


04 中产阶级

比起中上阶层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中产阶级通常是第一个层次的专业人士,比如石油公司雇佣的地质学家,电脑公司雇佣的电脑程序设计师、航空动力学工程师,或者被派驻到一方新市场的市场推销员等等。所以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散布在各个郊区和新开发的住宅区,他们的雇主就是他们的人生终极目标。


我们会发现,中产阶层以下的每一个阶层都会焦虑,渴望自己的身份、品位和地位向上一个阶层看齐,而中产阶层以上的阶层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中产阶层处于社会阶层链条的中部,他们是最紧张和焦虑的阶层,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向上攀登。如果懈怠或者其他原因,他们就有可能掉到更底层的阶层中。

中产阶层最大的特点是他们特别需要被认可,他们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作者说,漱口水乃至整个除臭行业都是因中产阶级而存在的,中产阶级特别害怕冒犯别人,别人给他们差评是他们感到最羞愧、最难受的事情。中产阶级如果不依附于一个团体,那么他基本上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中产阶级特别在乎自己获得了某些证书,或者加入了某一个团体。


中产阶级对等级差距也特别敏感。作者在书中提到,中产阶级女性对外出打扮非常在意,因为她们知道,店员们通常通过衣服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然后区别对待一个人,而这种想法正说明了她们自己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中产阶级比较谨慎,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比较紧张。作者称他们大部分时间是被当作奴隶对待的,因为他们是军队的人、政府的人、公司的人、集团的人,唯独他们不是自己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活着并不属于自己。这也是一个特别缺乏自我主体意识的群体,他们这么没有主见,但同时他们又对成就和实力抱有一种狂热的错觉。他们也具有一种独特的乐观主义,对于通过奋斗获得成功具有一种令人吃惊的狂热,所以一些励志的文艺作品在这个阶层中也能得到很大的反响。


05 上层贫民

在中产阶级以下的是“上层贫民”。作者在书中对上层贫民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他们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的,外面还会勒着一根皮筋。这说明这个阶层特别想要将自己的财富用一种很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和顶层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以及和上层很舒展地表达自己拥有的东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层贫民是所谓的“蓝领贵族”,比起中产阶级,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财富的多寡上,更重要的是上层贫民少了更多的自由和自尊。事实上,中产阶级手中掌握的往往是一些脑力劳动的高级技能,而中产阶级以下的阶层用以谋生的手段都是一些体力劳动技能。而阶层越往下,他们掌握的技能就越少。上层贫民是熟练的工人和手艺人,比如印刷工人,中层贫民则是电话接线员、公共汽车司机,下层贫民则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工人。


上层贫民独有的焦虑是害怕丧失或者降低自己的等级地位。他们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木匠而骄傲,并希望这个世界能正确地理解他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区别。中层贫民特别焦虑的是担心丢掉工作。至于下层贫民,他们内心的苦痛是感觉到自己可能永远挣不来足够的钱或自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干不成自己想干的事情。


和中产阶级一样,上层贫民也有向上的身份认同的需求,就特别喜欢强调自己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比如护士、邮递员、下层军官,我们可是有专业的人。而空中小姐是这个阶层中最被心仪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虽然是体力劳动,但看上去技术含量很高,而且显得也很优雅。


作者提出这一阶层有一种可爱之处,他们有些行为甚至颇具贵族气,这是上层贫民的一个典型特征。上层贫民对中产阶级的蔑视很像贵族阶层对中产阶级的蔑视,因为上层贫民是贫民阶层中的顶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可能不需要再继续往上爬了,反而具有了某种放松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前面我们谈到的只有中上阶层才具备的。


比如,有一位作为上层贫民的父亲,特别讨厌自己的儿子每天打着领带、衣着光鲜地对自己的老板言听计从。他会认为儿子这样是没有必要的,好好干活就行了,应该有点骨气。


06 中层贫民

上层贫民以下的阶层的生活就有些悲惨了,首先是中层贫民。中层贫民之所以过得比较难过,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总是受到严苛的监控,他们是典型的劳工阶层,总是被当成顽劣的孩子被监督起来。在这里,作者其实隐含了一个很深刻的洞见,自由其实比金钱更重要。作者写道:“被监督的程度,通常比收入更直接地显示了等级差别,这就表明整个等级体制,更像是在识别自由的价值,而非仅仅宣扬金钱的价值。”


所以作者提出,如果一个人的恭顺服从总是第一位的,他或者她一定是个中层或者下层贫民,精神长期被压制,所以中下层人士总是精神消沉。也正是因为如此,中下层贫民会特别渴望建构一个自己的世界,然后走到这个世界里去寻找自己人,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他们会退缩到日常生活的私人乐趣中。


比如他们会很喜欢开办家庭作坊、进行房屋修缮、擦车、洗车、打扑克、钓鱼、打猎、野营、观看电视上的体育比赛或者记录片。他们特别喜欢和自己的亲戚们在一起,血缘关系是天然的纽带,也是最理所当然的纽带,这一阶层的人往往沉浸在这种温情当中,觉得会很舒服。而中上阶层的人却不喜欢和亲戚们在一起,更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


07 下层贫民

下层贫民是一群没有明天的人,比如游荡在美国各地的非法移民,他们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办法为自己的生活制定和执行任何计划。他们承担了美国最底层的工作,而且朝不保夕。


08 赤贫阶层

赤贫阶层是流落在社会中的悲惨人士,比如流浪汉、乞丐,他们能被看见。


09 看不见的底层

而最后一个阶层是“看不见的底层”,是在慈善机构、管教所、监狱里度过一生的那些人。就像看不见的顶层一样,这群悲惨可怜的人,我们也是看不见的。一个社会当中,最高的阶层和最低的阶层都是我们看不见的,那么他们和我们所能理解的格调、品味等等,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除了这九个阶层之外,其实美国社会还有一个阶层,叫“另类的阶层”,它不属于这九个阶层中任何一个阶层。如果说作者是用幽默、辛辣和不失讽刺的笔调来描绘上述这九个阶层,那么他对另类阶层的描绘就多了几分赞许和肯定的意味。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在后面会详细地讨论。


二、阶层格调


作者在谈完了九个阶层的基本特征之后,下一步就开始教我们怎么在一瞥之间迅速判断一个人的阶层归属。作者提出了一种方法,就是每个阶层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视觉表现,也就是说,我们看他呈现出什么样子,就能获知他是哪个阶层。那么怎么看呢?有下面这些指标:


01 以貌取人

第一,相貌,长得漂亮的人往往阶层会更高一些。你肯定不同意这条判断,因为按照常识,任何一个阶层中都会有长得漂亮的人和长得丑的人,怎么能这么以貌取人呢?但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上层人士如果要与下层人士结婚,会更容易找到那些长得漂亮的人,而身处下层的美人们在寻找自己配偶的时候,也更倾向于往上寻找。所以这种婚姻的价值取向,导致了阶层高的人后代的容貌会不断被优化。这听上去是不是有道理,也有点扎心呢?


第二,除了容貌漂亮以外,上层人士的外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笑得适度,也就是微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嘴咧得太大,会让人觉得你在展示自己的假牙。下层人士镶了一口洁白的假牙,才会刻意展示出来。除此之外,咧嘴大笑还显得一个人沉不住气,急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这看上去就比较低端了。


第三,个子高也是高阶层人士的标志,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都是如此。而短脖子、翘起来的屁股则是低等级的标志,比如说前文提到中上阶层对性是保守的,而臀部太大可能就是性感的标识,这与他们的审美不符。而粗短的脖子可能是体力劳动者的标志,这也不像一个上层社会的人士。


第四,体重,身材苗条是高阶层的标志。中上阶层、中产阶级以及上层贫民,是三个对体重最敏感的阶层,中下阶层运动不足,又喜欢吃垃圾食品,尽管他们会自我辩解,说胖是因为自己有条件下馆子吃好的,但事实上大家都不这么认为。


第五,绝对不能染发,身上不能佩戴太多的装饰,这也是中产以下的阶层才做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看怎么穿衣服。中上阶层的男士要穿多层,多层是展示自己丰富衣橱的一个好办法,意味着自己有很多钱,很富足。刺绣对于女士来说很重要,因为女人只有有了充分的闲暇,才能去刺绣。如果你刺绣的衣服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标牌,或者是你绣上去了一小段文字,说明这段刺绣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那就更高级了。

至于穿衣服的颜色,藏青色是上层的标识,而紫色是下层的颜色。除了藏青色以外,颜色越柔和、越暗淡,就越有档次,越明亮、越花哨,其实就显得越低级。


关于服装的面料,所有合成纤维均属于贫民阶层,因为它们比自然纤维(棉、麻)廉价,也因为它们千篇一律。千篇一律的背后意味着工业化生产,也就意味着廉价。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一定不能让自己的衣服显示出易读性,什么叫易读性呢?就是在衣服上出现一大批吸引人去阅读的文字和图案。所以,高级的衣服上都不能有大的标志,任何直白的文字就更不应该有了。


还有关于整洁,上流人士的衣服不能穿得过新,也不能太整洁。比如说有这样一句话在上流社会中特别流行,就是“你穿得太好了,简直不像个绅士”。这背后有这样一种心理判断,整洁固然是一个上层人士的基本要求,但如果修饰得过于整洁了,就是对自己社会阶层有可能下滑的一种焦虑,反而证明了自己阶层地位岌岌可危。什么叫过于整洁呢?比如毫无瑕疵的衬衫领子、系得太标准的领带和领结,都会暴露出你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


对于男性来说最重要的是西服套装,作者指出,上层男士更习惯于穿西服套装,或者至少是西服上装。书中还提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细节,就是西服的领口和脖子之间不能有距离,这样的西服显得不服贴、不合身,也显得穿衣服的人没有能力买到自己最合适的衣服,这样显得他特别不高级。


关于戴手表,不同阶层也有格调的讲究。手表越是显得科学、技术化、富有太空时代特色,戴表的人等级就越低,因为这不符合高级人士低调、舒展甚至古风崇拜的需求。还有一块手表的“信息量”越是密集,戴它的人的档次就越低。所谓信息量密集,就是指一块手表能够提供很多信息。比如,这块手表除了能告诉你时间之外,还能告诉你今年还剩多少天、月亮或太阳到了天上哪个位置、各种星座标志等等。如果你戴了这样一块表,就表明你要同时处理很多事情,你也会计较很多事情,这显然是下层人士的生活状态。


有一些中上层阶级的人士甚至认为有秒针的表会损害戴表人的社会等级,因为你戴了一个有秒针的表,有可能你就是一个公共汽车站负责发车和到站计时的职业计时员,对时间的精确性必须锱铢必较。所以上流社会的人喜欢的手表都是简简单单的,具有一种简约之美。


在美国人看来,在所有的外在呈现中最高级的是“古风崇拜”。英国和欧洲是高级的,是有文化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模仿欧洲和英国曾经有的东西,这就比较高级。比如说,家里雇的女仆要围着白色的围裙,家里的男性管家要穿着有条纹的背心,自己的小孩上的学校要是那种男女分开的寄宿学校,这体现了上流社会的一种优雅而保守的气质。小孩到了大学学专业,要学人文学科而非电子工程学科,这既表明自己家境优良,也表明自己有文化追求,其中带着一种古久的优雅。所以美国大学在建设过程中,特别喜欢引入欧洲大学的特点,比如采用哥特式建筑的风格,这就象征着英国的古雅,还有美国很多地方喜欢用英国的地名给街道和城市取名字。


总的来说,社会上层的人在穿衣上各种讲究的背后代表了他们的财富、休闲、放松,以及这一切背后有一种低调的气质,越是对财富不在乎,越是说明自己有钱。相反,社会下层的人会在穿衣打扮上刻意讲究,这恰恰说明了自己喜欢炫耀、焦虑、紧张的心态,所以格调背后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背后是财富和社会地位。


02 住房

谈完了外貌,我们再来看看住房所体现出来的格调的不一样。


首先,作者谈到了住房的车道,如果远远看见有一栋大房子,但是看不到通向这个大房子的车道在哪里,住这个房子的人无疑是顶层。这让人想起很多顶层人士会坐直升飞机和游艇,到自己的私人小岛上去。


我们还可以通过围墙的高矮来判断阶层的高低,围墙越高,越是能标志主人的高等级。而那种可以透视的篱笆矮墙,那基本上表明主人是中产阶级,或者是中产阶级以下的阶层。


还有一些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低阶层,比方说一户人家的门牌号码,它不老老实实用阿拉伯数字,而是用大写的数字,或者干脆把自己的姓氏或名字写在门牌上,那么这一定是一个低层级的阶层,因为高等级的人从不会用这种方式来炫耀自己。


还有很多关于住房的符号能够区隔阶层等级。比如说车库,漂亮的车库是上层社会的标志。草坪过于整洁则是中产阶级焦虑的标识,因为有杂草的草坪,会让中产阶级的人士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引发社交的焦虑。


还有关于养宠物的选择,养宠物要看它是否具有实用性,越不实用就越高级。所以上层社会的人士要养那些连打猎都用不着的狗,比如说拉布拉多狗、金毛寻回犬、威尔士矮脚狗、查理士王小猎犬、阿富汗猎犬等等。而贫民阶层就要养那些能用得上的狗,贫民阶层特别偏好把狗和保护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养狗可以看家护院”,比如德国牧羊犬、斗牛犬。再不行,至少要养那种可以来户外搜寻的狗,比如猎兔犬。


还有关于庭院装饰,中产阶层会用一些圣诞灯来装饰自己的庭院,而下层人士则会用一些永久性的展品,比如一个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塑料做的动物肖像等等来装饰自己的庭院。而穷人的家庭往往没有任何装饰,它会停着一辆超市的购物车,金属钢丝做的,这辆车静静地待在那里,可能期待着有一天主人会用。


房子的位置本身也能说明问题,阶层越高人士的房子,它们离道路越远,中下阶层的房子往往紧挨着公路。中产阶级会极力装扮自己的房子,他们会将房屋的视觉效果做成绝对对称,就此达成一种类似于艺术上新古典主义美学的效果。比如他们会在前门的两侧各种一棵小树,达到对称的效果。将帘子分开拉到两边,恰好形成对称的位置。露出牧场式的平房、绘有图画的门窗玻璃,也是一种办法。


那么开什么样的汽车也能标识相应的社会阶层和地位。一般情况下,顶层和上层的人士反而不重视购买汽车,甚至他们会开普通车。因为汽车的历史过于短暂,上层人士会追求一种“古风崇拜”,汽车可是没有什么古典风范,但自己总得有一辆。上层以下的人士反而往往会拥有一些贵重的汽车,但贵的汽车并非代表品位高,有的时候反而会映射出自己的品位低。比如,一辆越野车会暗示开这个车的主人住在一个很穷的地方,路都没有修好,所以需要大马力的车。


越是上层的人越是开车慢。开车快有这样的含义,要么开车的人在炫耀,大家会想到,一个小伙子在开快车,他要么是为了吸引自己身边姑娘的注意,要么就是因为焦虑,他们看了太多的赛车电影,认为开快车是一件很酷、很浪漫的事情。中下阶层的人士会在自己的车里挂一些荡来晃去的饰品,以及贴一些小标贴,这个和我们前面所说的要避免穿衣服穿出易读性一样,在车里挂这些小标识也是一种急于表达自己的方式,反而暴露了自己阶层的低下。


还有美国人特别喜欢把自己和大学进行联系,在汽车上贴出自己和某些大学之间的关联的话语,或者干脆把某大学的标记贴在车上,以提升自己的品位。


谈完了房屋的外在表现和汽车,我们下面来谈谈房屋里面的装饰。起居室也能够凸显主人的阶层差距,它的标准虽然有些复杂,但它背后的精神气质和前面我们描绘穿衣、家具、住房等等是一样的。


比如,对于顶层和上层人士来说,崇拜古风和欧洲的审美风尚依旧是一种品位的象征。所以起居室的屋顶要比较高,凡是有木头的地方,都用深色而非浅色,力图给人一种古旧的感觉。屋里的地面肯定是硬木地板(拼花木地板最理想),铺着手织的东方地毯,而且一定要旧到差不多磨出线的地步,给人一种流传了很多代的味道。


其实,这种审美趣味不仅西方有,我们中国也是古已有之。李渔在《闲情偶寄》里专门分析了古物的价值,他认为,古董为什么珍贵呢?因为古董越是陈旧,外表就会变得越奇特。比如我们的青铜玉器,刚刚造出来的时候,不过是一个被磨得发光发亮的东西罢了,但是经历的年代越久,刮磨的痕迹就没有了,光亮的外表也就变得斑斑驳驳了,这时候人们就会把它当成宝贝了,因为在它身上开始溶注时间的力量了。


中上阶层的起居室倾向于被打造成艺术画廊或博物馆的样子,这显得特别有文化,所以里面会摆很多艺术品和古玩,而且这些艺术品和古玩最好是真品,这样才能彰显主人精致而优雅的品位。同时,起居室里还要挂有主人的肖像,这个肖像要用古朴但昂贵的相框框起来。


中产阶级起居室的装潢和布置就没有这些特色了,甚至说就缺乏特色,因为中产阶级的起居室,往往是女主人通过看通俗杂志装潢出来的。最富中产阶级特点的装饰物一定是可以避免争议或最没有意识形态倾向的摆设,因为他们怕引起争论。比较合适的图画有船、儿童、动物、田园风光,而不是任何有暗示意义的形象。在中产阶级的起居室里,摆放的图书也没有什么特色,也同样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争议。

至于贫民阶层的起居室,则充满了各种塑料、人造革等等廉价制品。


在起居室中,电视机是一件非常值得分析的家用电器,也就是说对电视机的态度也能彰显一个人的品位。上层和中上层人士是不太看电视的,他们的家里也会有电视,但是他们会对电视机做一些处理,比如将电视机和一些很滑稽的、很卡通的陈设摆在一起,这样电视机的这种工业化的粗陋就被掩盖起来了,这就好像在对别人说,我没有很认真地对待这样一个没有品位的东西。


而在中产和中产以下的阶层中,电视机就不再是引发耻辱的东西了,而是某种复杂技术的炫耀。而且阶层越往下,电视机在家庭中整天开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一些底层家庭,看电视会取代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


关于看电视节目的选择也能体现阶层差距,越上层的人士看的电视节目,越是充满分析、判断和观念的传播,新闻节目、评论节目是他们喜欢看的电视信息内容。而越往下层,则是充满了各种情感的诱惑,或者是生活的煽情。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律,比如通过电视看体育比赛,这个体育比赛的球越大就越底层,看高尔夫球和看网球的人,他的阶层就要比看足球、排球、橄榄球的人的阶层高。


中下层民众喜欢看情景喜剧,他们乐意作为观众参加一些电视综艺节目,当他们的脸出现在电视屏幕当中的时候,他们会欣喜若狂。


底层人士喜欢看一些暴力反抗的节目,因为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通过看这些暴力反抗的节目,他们可以得到一些心理的宣泄。底层贫民甚至喜欢看广告,因为广告会给他们一种虚幻的、美好的诱惑。而看不见的底层,比如说是在监狱里的犯人,或者是在养老院里的老人,特别爱看一些娱乐节目。


03 休闲、消费和娱乐

谈完住房,我们再来看一看休闲、消费和娱乐的行为在不同阶层当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我们首先来看喝酒,上层人士通过喝酒来表达自己的品位,有两条路径:


第一,他要表现这样的一个意思,我能喝酒,我以前喝酒过量,但是这是非常好笑的,这是富于冒险性的和不谨慎的行为,我现在已经不喝酒了。


第二,我有能力戒酒,这说明我是一个既聪明又有自我约束力的人。由于眼下我很清醒,我一定比你们地位优越,因为我会看着你们醉倒,而且我会告诉你们,你们喝醉的样子有多么可怜。


所以上层人士通过喝酒表达自己品味的最终极的状态,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上层人士喝酒一定喝一些低度的白葡萄酒,或者干脆就不喝,在一些场合下只喝一些苏打水。


除此之外,酒或者饮料的甜度越甜,那么它的档次就越低,一些社会调查也支持这个论断,美国下层人士每年消耗糖的数量是惊人的。


谈完了喝酒,我们再来看看吃饭,吃饭的品格是什么?不是饭本身,而是吃饭的时间。吃饭的时间越晚越高级,因为吃饭时间的背后有相应的生活方式的暗示。看不见的底层每天下午五点到五点半就要吃饭了,因为看管他们的警察或者照顾他们的护工要下班。贫民阶层大概要六点到六点半开始吃饭,因为吃完饭之后,他们要去打保龄球、滑旱冰或者是出去溜达玩。


中产阶级七点开始吃饭,因为他们在过早九晚五的生活,七点钟才有可能坐下来吃饭。而中上阶层要到八点和八点半开始吃饭,因为对于这个阶层来说,吃饭不仅仅是吃饭,还是聊天和社交的过程。特别是一些繁琐的社交需要漫长的准备,比如鸡尾酒会,往往要持续两个小时,消耗大量的酒水、饮料和食物。


至于吃什么,首先体现在食材的选择上,越是上层,食物越是简单,烹饪也越是简单,他们所追求的是所谓的食材的异域风情,也就是这个食物的不可得性。清淡是高级阶层追求的目标,甜和辛辣是中下阶层追求的目标。


而在下馆子方面,中产阶级特别在意去那些能彰显自己身份的馆子吃饭,他们根本不是为了食物而去吃饭,而是为了装潢、乐队、印着法文的菜单,以及餐厅侍者对他们彬彬有礼的独特的待客方式,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一种高社会阶层的文化体验而去吃饭。而贫民阶层下馆子就自然多了,他们会吃一些固定的食物,而且吃饭的时候会和侍者聊天,甚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和下馆子一样,中产阶级也特别喜欢旅游观光,特别是参加游轮观光体验。中产阶级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在高级游轮上会有机会和中上阶层甚至顶层相处,其实真正的上流社会从来不会参加任何集体出游的,他们总是安排自己出游,因为他们懒得和不想交往的人交流。最终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在豪华的游轮上云集了一批渴望向上攀登,以为自己能够遇上上流社会的中产阶级。

04 精神生活

比起之前所谈到的吃穿用住等偏重物质层面的阶层呈现,以及提升阶层格调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格调则显得更为复杂。


首先是大学,大学在美国人格调提升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在美国特别被重视,作者称大学代替了过去骑士和绅士的阶层,前文所说的在汽车后方贴大学的标贴,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一个上过大学的姑娘同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姑娘相比,嫁给上过大学的丈夫的概率大概高六倍,作者在书中引用了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这一判断。


大学具有崇高的声誉,各种社会机构都喜欢将自己和大学联系起来,比如很多企业和机构会开办自己的研究所,聘任自己的研究员,甚至终身研究员,都努力将自己和大学的气质联系起来。


一个从耶鲁大学出来的毕业生,他会让人推崇备至。人们进入好大学学习,并不是仅仅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阶层提升,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现象。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在书中提到,美国很多学校会施展各种各样的骗术,把自己变得很浮夸,比如各种各样的学院乃至学校努力将自己升格成大学。另一方面,人们也努力用大学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阅读怎样的报纸期刊也是重要的阶层标识,也就是说不同阶层各有自己的不同的阅读习惯。上流社会的人是不爱读书的,他们只会随便去翻翻《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财富》《福布斯》这些杂志。而贫民阶层则对一些发行量极大的通俗读物特别感兴趣,比如发行量1700万份的《读者文摘》。还有中下层平民喜欢看《国民探秘者》《每周世界新闻》《明星周刊》和《环球周刊》这类在超市上伸手可得的读物,这些读物里面充满了各种猎奇、魔法、搞怪、科学神侃等等。比如像这类故事大家就会特别感兴趣:93岁的希特勒策划了阿根廷对福兰克群岛的进攻,科学家与死人的对话等等。


同时针对底层,有一种特别有用的表达方法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就是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宣称它就是事实。这里作者没有展开说,但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特别受触动,因为观念先行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劝服方式。先讲一个道理,然后再找一个案例来证明这个道理,特别容易说服别人,底层特别容易受蛊惑,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读书。上层人士不在乎你对他们读的书怎么想,贫民阶层也不在乎你对他们读的书怎么想,或者他们干脆就不读书,最在乎别人评价自己读书的是没多少钱又焦虑的中产阶级。这个阶层的人士特别想让你相信他读的书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破烂、垃圾这种谴责性的语言经常挂在他们的嘴边,也就是说他们特别喜欢通过批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但其实作者分析,中产阶级是那些让人读不下去、装腔作势的二流书籍的天然读者。正是在中产阶级的家里,你会看到这类书籍,五十四卷本的《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两卷本准学术的《西方大观念》,因为中产阶级相信权威,他们相信这些书肯定有价值。他们关心文化和优雅精致的事物,讨厌争议,特别讨厌意识形态的讨论,所以中产阶级绝对不会去阅读那些有意识形态争论的书籍。中产阶级读书其实很怕麻烦,他们就算是读《圣经》,也要读那种语言通俗版的。


关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作者特别谈到了观念这个概念。更准确地说,作者是在谈一个人头脑中的刻板成见。上层社会人的脑子里的刻板成见很少,除了像“我们的首都一定不能被侵犯”“西装革履绝对不能被忽略”等等,其实没有什么刻板成见,所以上层社会的人反而显得彬彬有礼,或者特别随和。


而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以下的阶层,都相信很多奇奇怪怪的观念。比如说中产阶级相信,一个人的消化系统一定要干干净净的,他们会因为读了一些书去节食,或者做肠胃的清洁。再比如说,中产阶级也相信一个人一定要有专业,没有专业,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他们相信穿什么也不如穿皮质的衣服,相信从旅行箱的品质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为人,相信旅行的时候应该穿戴整齐,相信电气化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等等。他们只是相信而已,其实中间并没有什么逻辑的推理过程。


而贫民脑子里的这些观念,就更有意思了。比如说贫民阶层会相信梦是有意义的,他们会没来由地相信铜手镯能治疗风湿,残疾人之所以残疾是因为他上辈子作孽了,所以这辈子遭到了报应。换句话说,贫民阶层头脑中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迷信,他们对迷信有一种谦恭的态度。也就是在贫民阶层中,他们特别喜欢阅读占星术,而且会接受一些星象专家的建议。


三、阶层沉沦的趋势


说到这里,我想书友们可能也都明白了,这本书其实真的不是什么装腔指南。作者的重点其实在于阶层分析,他是要通过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和生活方面的细节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心理、文化身份等方面的内涵。他用辛辣的笔调,貌似在嘲讽每一个阶层,上层社会装腔作势,下层社会紧张焦虑,而这一切背后体现的是一位知识分子观察社会、分析社会、提出优化和改造社会可能性的责任心。所以在接近尾声的时候,作者对阶层这个命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他敏锐地发现,虽然美国社会中每一个阶层好像都有努力向上攀爬的愿望,但事实上整个美国社会却有一种阶层沉沦的趋势。


美国社会中不乏那些野心勃勃向上攀爬的人,甚至还出现了指导人们如何向上攀爬的职业,但是向上的通道其实是越来越窄的,像政府聚会这种上层人士云集的场合,对于下层和底层人士永远是关闭的。正因为这个原因,中下阶层人士往往只能通过购买一些能够代表特定阶层格调的商品,来达成一种对阶层提升的虚幻的满足感。


作者认为最孜孜以求向上爬的一群人是大学教授,他们在求学和工作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正是这种知识给了他们跨越到更高阶层的动力和可能。尽管他们原有的阶层趣味比较低,比如说他们会去打保龄球,但是多年的读书和受教育使得还是有一股力量拽着他们往另一个方向走,到达了一个品位更高级的地方,比如高档的旅游度假胜地。


但是这些向上攀爬的力量其实越来越弱,美国社会呈现出一种不可避免的阶层向下沉沦的趋势。这种沉沦一方面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通货膨胀、失业、停滞的经济和下降的生产力,都会让一些人从自己的阶层滑落到更低的阶层。但是还有更无可奈何的地方,那就是整个社会陷入到一个普通的总体性的沉沦状态中,这就是传媒工业以及他们造就的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将整个社会品格往下拉的后果。正如西班牙著名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名著《大众的反抗》中提到的,目前的时代特点是思想的平庸,尽管知道它的平庸,但任由它无处不在地强加给人们。


印刷媒介上的文字越来越少,比如说媒介的平庸化体现在印刷媒介的文字越来越少,图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因为那些习惯阅读文字的读者群正在日渐消亡,而新的受教育的阶层正在丧失阅读文字的兴趣,甚至能力。


总之,工业化、商业化以及商家们对利润无休止的追逐,让一些低品位的、能迎合更普遍大众的用品成功占领了市场,成为消费风尚。于是我们看到的是,高品位的歌剧院被饭店取代了,一模一样长方形的盒子被用来做教堂、医院、监狱、宿舍、汽车旅馆、消防站、写字楼等等,而这些房子原本应该是千姿百态的。万能的砖盒子不仅难看,我们还暗示了自己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是我们对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格调都没有兴趣,大家一模一样最好。


四、冲破常规的另类


很悲观地论述完沉沦之后,作者又给了我们希望,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在前面所谈到的九个阶层以外,美国还有一个充满希望的阶层,这就是冲破常规的另类的阶层。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受,作者在分析前九类阶层人群的时候,充满了调侃、幽默、讽刺,甚至锐利的批判。但讲到“另类”的时候,却充满了一种肯定的意味。作者非常喜欢另类的阶层,因为成为另类是将一个人从阶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唯一途径。作者在这里说明了阶层的本质是什么,阶层的本质就是束缚,你身在哪个阶层中,你就必须要按照这个阶层的要求行事。而更痛苦的是,你明明处在下一个阶层,但是你会在一种不可名状的驱动力当中,努力按照上一个阶层的标准行事,这就更加艰难,也就更加痛苦了。那么不要成为上述九个阶层当中的任何一个阶层,要成为另类。


作者对另类作了如下的判断:


另类是有才气的人。他们当中有演员、音乐人、艺术家、体育明星,有各种各样的著名人士,有富裕的嬉皮士,还有坚定的国外定居者和有天赋的新闻从业人员,他们的作品和文章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他们也因为这种作品和文章而获得了相当的独立性。他们不必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他们靠自己的才气,就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另类是努力读书的人。另类的人往往会阅读大量的书籍,他们把读书看作是人生经验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读书和阅历同样重要。但是另类绝不参加任何读书俱乐部,或者说另类绝不参加任何群体,他们也不相信任何人的推荐,不管是图书的推荐,还是观念的推荐,他们只阅读自己选的书,他们只认同自己得出的观念,换言之,他们只相信自己。


另类见多识广。他们喜欢钻研一些边缘学科,而且不厌其烦。他们热衷于获得一些复杂的知识,所以他们在审美趣味上和普通人都不一样。比如他们唱歌的时候,曲调和表情可能来自于对某场著名的巴洛克戏剧的模仿。他们吹口哨的时候,能够一个音符不差把贝多芬的四重奏吹下来。另类们擅长演奏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乐器,比如他们不会去拉小提琴,也不会去吹竖笛,他们弹奏自动竖琴,或者用鼻孔吹奏鼻笛。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另类们不凡的审美追求,以及相应艰苦的训练和学习。


另类是不受管辖的人,是“没有钱的贵族”。另类完全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穿着打扮,他们不刻意修饰以取悦别人,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人值得他们下这样的功夫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另类的穿着都很舒适随意,他们不刻意追求,就会显得很放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另类们通常都显得有些不羁。


作者略带戏谑地说道,其实我们也很容易成为另类,只要永远按照比别人的要求差一级的原则来穿着,就能达到另类的效果,也就是达到不羁的效果。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写了一段话,对另类寄予厚望。请允许我在这儿把这段话念出来:


如果说想象力贫乏、理解力有限的人竭力想钻进中上层社会,那么那些有着天赋过人的心智和洞察力的精英们则正在奋力摆脱束缚,准备走进另类的行列。只有超然于阶层混乱造成的压抑和焦虑的另类,才是一个真正享有硬币上允诺的自由的美国人。也只有在另类的世界里,一个美国人才能躲开曾腐蚀了无数人的野心和妒忌。目前,另类一族的阵营还不够强大,但肯定会大起来的,因为许多人尚未意识到他们已接到邀请,他们最终会加入到另类的行列。


讲到这里,本书的主要内容就介绍完了。最后我补充我自己读这本书的两点体会:


第一,谈品位和格调的书,其实我们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文徵明的曾孙子文震亨写的《长物志》就是中国的一本格调大全。比如说《长物志》里说造门:“用门为格,要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二或四,不可用六。”什么叫“或二或四,不可用六”呢?就是一个人的家里要么是四扇门,要么是两扇门,你不能用六这个数字,不能有六扇门,为什么呢?六扇门,大家知道,那就是公文衙门的意思了。


第二,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品位和格调其实只是一种表象,或者说只是一种呈现,品位和格调背后真正蕴含的是活生生的生活方式。我们当然应该追求高的品位和好的格调,但是不应该片面地追求这些东西,而是应该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入手。我们要从自己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与人相处的方式、谈论的话语入手,这样我们所达到的格调、我们所达到的品位,那才是真实的格调和品位。我们所呈现出来的穿着打扮、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美学呈现,也不会被人说你在装,你在装腔作势。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转载自樊登读书app今日限免栏目,更多好书,请前往樊登读书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