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的未来:人生赢家还是985废物?

By 阿土菌


听说《小舍得》前段时间大结局了。

不知道大家都看过这部绝育神剧没?没看过的朋友这些天来应该也听别人讨论过吧。

相信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这部剧讲的是什么,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我简单概括一下,发现这部剧可以凝练成三个关键词“鸡娃”、“内卷”、“辅导班”。

剧情梗概就是几个家长各种焦虑,各种逼孩子上辅导班,然后带着孩子一起焦虑,最后把孩子逼疯了的故事。

虽然这部剧的大结局给了个看似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不少网友都觉得这happy ending纯粹是为了过审才这么安排的。

现实可比影视剧残酷多了。

近年来,青少年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轻生的新闻屡见不鲜,不少家长围观时感叹几句“这孩子心理素质不行”、“还是不要太过逼迫孩子”、“学习哪里有生命重要”,然后转过头就继续回家给自己的孩子打鸡血去了。

这些家长时常让我心情复杂。



我时常在想,这些家长难道就不知道疯狂鸡娃其实是违背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的吗?

要知道,青少年一天至少需要八小时,最好九到十小时的睡眠。每天熬夜学习,学习成绩能否提升尚且不确定,但英年早秃却是必然的。

孩子的大脑和心理认知水平是分阶段成长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学习相应的内容才是科学正确的生长方式,揠苗助长不会提高成材率,会激增的只有早夭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父母想要获取育儿方面的知识并不困难。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都在向众多父母们传递着同一个讯息:相信科学,少喝鸡汤,尊重孩子的客观成长规律

可惜遗憾的是,对大多数焦虑的中产父母来说,再多的科学理论,都比不上隔壁“牛娃”父母有意无意间的一次炫耀。

这些鸡爸鸡妈们到底是真的无知,还是明知故犯?

后来我发现,或许两者皆有。

我曾在某篇10w+的批判鸡娃的文章下面看到了这样一条评论:

“心里都明白,就是做不到,因为你不是一个人。”

心里明白,却还是做不到,其实不是因为什么同伴压力,而是因为这位家长心里并没有真正想明白。

这位家长语气上像是被逼无奈,可是说到底“你不是一个人”这种被潮流裹挟的说法不过是法不责众的推卸借口罢了。



有关“鸡娃”的原因和后续影响方面的内容,早就被不知多少人讨论过了,我懒得再多费笔墨,也不觉得自己能再分析出什么新意来。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就想聊一聊一个问题:在那些一心给孩子打鸡血的父母眼里,鸡娃到底鸡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成功的?

就以《小舍得》里面的蒋欣饰演的田雨岚为例,儿子能背圆周率前好几百位她不满足,儿子随堂测试次次满分她不满足,儿子金牌补习班成绩前十还是不满足,那么孩子到底怎么做这个母亲才能满足呢?

像剧中田雨岚这样的母亲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他们往往来自中产家庭,衣食无忧,自身受过教育,本身也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比起基层父母,这些中产父母才是最关心“鸡娃”这个问题的人群。

都说中国父母的焦虑暴风眼在海淀黄庄,“海淀黄庄妈妈群”的名字在圈子里更可谓是如雷贯耳。

但是我们放眼全国,客观地来说,这些能在海淀黄庄有套房,动不动就给孩子报十几个课外班的家庭,其实他们的孩子早就从出生开始就已经领先其他同龄人一大截了。

他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

即便如此,这些“海淀”家长还是心急火燎地,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名为“内卷”的深坑里跳,谁劝都不听。

是他们脑子有问题吗?

也不尽然。

有问题的是他们给孩子定的标准。



如果你问一个“海淀”妈妈: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是什么样的?

孩子以后能够自食其力,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当一个平凡但快乐健康的普通人?

这大概率不会是她的真心话。

对这些父母来说,哪怕孩子以后混得和父母差不多都不算成功。

会给孩子报十几个班,恨不得孩子能够用铁人三项的精神达成三班倒的家长,他们要求的绝对不是一份还可以的工作。

说直白点,这些父母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期望绝对不是旱涝保收,他们要的是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出人头地?

进入世界500强,年收入100w,三十岁前实现财富自由?

或许只有这样,他们前十几年在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巨额投资才能得到令他们满意的回报。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鸡娃,上985、211、出国留学也不过是他们资产增值一种手段而已。

可是,父母把孩子鸡到了名校就真的万无一失了吗?



前段时间,我学到了一个新词,“985废物”。

这个词最初来自豆瓣一个叫作“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小组成员大多是95后,父母从60尾到70后不等,这些父母基本上都尝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甜头。

这些组员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考上好大学才有好人生”的人生目标,他们可以算是应试教育下的初代鸡娃。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许多优秀大学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想要留学,也出不了国门,于是小组成员纷纷自嘲自己是“失业失学”和“小镇做题家”。

组内成员讨厌“北大本硕毕业毕业为何回乡当中学老师”、“985、211毕业怎么找不到工作”这样的话题,类似措辞的帖子在组内会被禁言。

我进组观望了一下,发现小组内成员们对于心仪职业的选项相对狭窄,不少成员的失落来源于他们的薪酬难以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其实成员们所谓的“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只不过工资低于一万的工作在他们眼里不算好工作而已。

对组成员来说,985、211既是光环,也是枷锁。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即使是北大清华复旦毕业,也依旧有一大半学生最后会泯于众人。

可是这就是现实。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条关于“985废物”的回答,答主说:“内卷的本质原因之一是人们的价值观高度趋同,对是否优秀、是否成功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大家一个个二十出头就想当商界巨佬,金融巨鳄,当不成就是垃圾废物,天天被这样畸形的价值观洗脑,不迷茫才怪呢!”

这种单一价值观的受害者远不止“985废物”,每个“废物”的背后都站着一对坚信“不做人上人,人生就白活”,并以此为由给孩子疯狂施加压力的鸡血父母。



价值观单一还体现在父母对于好专业的定义上。

我之前看过一篇调查,中国最火的三个专业方向是计算机类、经济类和公共管理类

这几年报考这三类热门专业的学生占了全体的近六成以上。与之相对比,农业工业相关的本科专业的录取人数才只占到全部的不到一成。

大家全奔着互联网、大老板和公务员去了。

人们想要升官发财这可以理解,可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单一的选择无疑是失衡的。

况且人们一股脑都往一个领域冲,人才饱和,自然会造成竞争激烈的内卷局面。这种环境下,一般人更加难以出头。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只不过大多数家长会心存侥幸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会在热门专业中脱颖而出。

为此,有些家长甚至无视孩子自身的天赋和兴趣,强制孩子走上他们认为的“更有利”的道路。



我有一个朋友,她从小喜欢动物,中学时她和我说她想要当中国的珍妮古德尔。

她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那种会自己鸡自己的好学生。高中三年她为了自己的梦想从无一丝懈怠,最后高考成绩也非常对得起她多年的付出。

只有一件事,令她耿耿于怀十余年。

在她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她一腔热情地想要学生物,可是她的母亲却不同意,说:“生物这专业学出来你能找什么工作,是去学校教书,还是去动物园喂猴子?”

母女俩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最后还是她母亲一句话结了案:“你大学学费是你出还是我出?”

就这样她最后的高考志愿在母亲强制要求下改成了电子商务。

大学她放弃了北京的所有候选,背井离乡去了上海财经大学,之后几年除非必要,她轻易不回北京。

我想这可能是她最后的倔强。

毕业后,她去了LV做销售,做了几年升了职,也加了薪。上次碰面时,她妆容精致衣着时尚,不仅有了个英文名Amanda,还会每周去高档酒吧点一杯Mojito,整个人已经完全是个标准的精英白领,时髦的都市丽人了。

从这个结果来看,也不能说她母亲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

可是我现在每每看到她精致妆容后迷离的眼,总是忍不住怀念当初青春年少时她那张被田野的烈日晒得黑里透红的脸。

那时,她会和我手舞足蹈地谈论火烈鸟、黑猩猩、牦牛,说到高兴处时,她眼里的光彩要远比任何奢侈品都耀目灼眼。



这世上能够暴富的人毕竟是少数,除了当大官和当大老板以外,其他职业就真的那么一无是处?

我还有一个远方表妹,这姑娘从小喜欢虫子,每次我去她家玩,都能被她满屋子的昆虫标本吓得睡不好觉。我表妹运气好,父母对女儿的选择比较包容,现在这姑娘在中国农业大学上本科,专业病虫害。

我觉得挺好。

这个专业毕业后虽说不能让她大贵大富,但是她找个研究所或者找个公司得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确实绝对没问题的。

谁规定年轻人必须要去搞金融,搞互联网才能算成功?

说到底,到底什么才是好工作?

兽医算不算?西点师算不算?动物饲养员算不算?网络小说家算不算?化妆师算不算?社会工作者算不算?图书管理员算不算?

其实从事这种算不上“出人头地”,却又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业的人才是大多数。

这些人即使一辈子可能都上不了《时代》、《人物》等杂志的封面,可是他们自食其力,依法纳税,遵纪守法,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这样也算是废物吗?



文章末尾,我想强调一下。

我并不是完全反对鸡娃。

父母敦促孩子勤奋学习,努力上进,这在任何时代都不能说是错误的,只不过父母在鸡娃的时候,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培育孩子。

你要想清楚你是为了什么给孩子打鸡血的?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是为了教育投资日后能得到回报,还是为了让你的孩子日后能够更好地生活?

如果是为了孩子,那么就不要自以为是,听听孩子的想法。

我不是强迫你放低标准,而是希望你不要眼里只有一条标准。

你不用违心地说服自己“孩子以后当个平凡人也挺好”。当你试着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也许你就能发现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平庸,他只是在你视野范围之外的其他领域更优秀而已。

世界是多元的,选择是多样的。

鸡娃未来哪怕成不了你心中的人生赢家,也不代表他们就是985废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鸡娃的未来:人生赢家还是985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