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12.9《你相信爱吗?》

序:你相信爱吗?当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你作何感想?

我想信爱吗?当你想的时候,爱就没有了。就像你喜欢草莓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当你不喜欢香蕉,你会考虑我买不买,需要不需要。

让我们重新来想“你相信爱吗?”,说明爱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已经开始批判了。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批判呢?是在怀疑的时候,是在危难时刻,所以批判的目的在于重构。善意的批判只为了更好重构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更能坚实有力。

一、问一个问题,信任的基础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相信爱?(深研第一节)

案例:《家训营》游戏,信任跌倒的启发,谁会第一次就信任对方自己跌倒?好多人都是试探的往后跌倒,尽最大能力自己控制跌倒,安全从来没有交给别人。那么我们如何相信别人?一般是两个人试探几次,做个共同的手势或者语言沟通,来回几次才能将游戏玩下去。

现实生活中“白眼狼”的案例就是平常物质上天天满足,只要有一天没有给肉,就回头咬你一口。泛例一点,平常大家在一起都挺好的,一旦有利益冲突就会翻脸不认人。也就是说,信任不是一次就建立起来的,但是破坏却很容易。一旦物质分配不满意就会信任坍塌。

孩子小时候信任父母,长大了反倒不那么信任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信任是个社交性词语,以物质为基础。

二是信任导向的是生存,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婚姻生活是合作关系,无法超越物质。

三是信任不具备永恒性,俗话说只有长久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思考什么样的人格特征能够爱人一生一世?结婚宣誓,爱你一生一世最后都怎么样了?

四是信任建立在世俗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当物质足够丰盛满足,已经无法均衡分配时,信任坍塌。能共患难不能共享福。

问题思考:

小孩只能当前几名,后退就不想学了,为什么?孩子上学听不懂,就回家了,为什么?孩子不上学,家长焦虑,日子没法过了,为什么?给孩子买吃买穿,难道不是爱吗?给孩子报补习班为了孩子好,还不听话,难道不是爱吗?妻子说为家里付出了全部,累活累死的,难道不是爱吗?恋人吵架,要啥买啥还不知足,难道不是爱吗?

二|、爱到底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消失的?(班会)

问:一厢情愿叫不叫爱?父母之于孩子,要为之计远,是亲子之情,个人之情,舐犊之情。

情感为人所“心怀”,而爱自在地呈现;情感寓于人,但人寓于爱。——马丁•布伯

一旦把私人之情个人之爱当成爱,爱就不稳定了,并且容易坍塌。

影响爱的因素有哪些?

1、受个人价值观影响,一个人对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标准。例如听话懂事学习好是好孩子,叛逆不学习就是坏孩子,自动两级思维评判

2、孩子很多行为与自己价值观有冲突,你还会喜欢吗?例如孩子行为非主流(说脏话、骂人、打骂父母),与你个人教育审美发生冲突,你还会爱吗?

3、个人价值观受限群体价值观,例如,用群体价值观往孩子身上一套,你都觉得孩子不上学丢人,这时爱早就没有了。

第一类孩子学习主动积极、懂事孝顺的孩子,家长喜不喜欢?
第二类孩子学习消极被动,不听话与同学老师关系不好的、自以为是的孩子,你喜不喜欢?

第一类孩子幸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被众人喜欢;

第二类孩子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时靠私人力量很难帮助到第二类孩子。受主流价值观认可的孩子很难认可主流价值观排斥的孩子,这就是个人受限的地方,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很难做到。

上学年龄不上学在家休学的孩子,即使家长意识到孩子遇到困难了,一时也很难接受休学在家的孩子。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家长自身情感的匮乏。不可爱的孩子很容易被人类共同体的价值情感抛弃。

问: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而我们单靠私人情感又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如何解决这类困难呢?

我们所有人的情感受限于我们的价值观,受限于我们的共同体,这个是一定的。价值评判是基准,每个人都会有价值评判。问题是很多孩子不符合共同体的价值观,我们如何穿越价值观的价值观,给到孩子支持?

一是靠理智试着爱孩子,问题是否能爱出来?大部分人靠信念往前走,当孩子还没好起来,我相信我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我们觉察一下,我们经常容易自己否定自己。信念价值观的基础建立在世俗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价值观。预先相信孩子是好孩子,预先相信还未发生的事实,他依然是世俗价值观,依然无法超越。当他无法超越时,就会被世俗摧毁。

二是找到价值观之上的价值观,情感为人所“心怀”,而爱自在地呈现。

爱是所有价值观的价值观,而信念是价值观的一种并不是全部。当我们熬不住的时候,有信念的人会往前多坚持几步,多坚持走一段路,但是并不能超越。

让我们坚持下去真正的东西是比信念还信念的东西,是一种为了理想人格而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纯精神层面的,超越物质的东西。

三、我们有爱的信仰吗?你相信爱吗?(深耕12.9讲)

爱是一种人类最理想的人格。中世纪,爱被化身为上帝,爱的起源是对苦难的同情。

尼采说,一旦选择相信爱,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试着用信任的视角去相信爱,与爱建立信任关系。把爱想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你尊敬的、你热爱的、强大的对象。你相信谁,便会成为谁。谁相信你,便会成为你。

基督教的第一价值就是爱,上帝是爱的化身,基督教义是让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方式理解爱,因为相信而相信。

人文主义以后,笛卡尔用怀疑的方式,怀疑一切信念,证明了上帝的存在,笛卡尔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是起源于最苦难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最不如意的时候,然后发展出的理想人格。

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死,为了这样一种信仰,可以献出生命,高于生命的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共产主义起源于苦难,发展出的理想社会形态。当苦难结束,我们还愿意把自己献给这种理想人格吗?还能坚守这样一份理想吗?如果愿意这样一份相信,就会变成一种信仰,他是你终身持守的力量,他是信任的信任,他是宗教的宗教!

在这里爱不是手段,爱本身就是目的。他是人类理想人格无差别,包容一切,可以完整托付诉说。你的行为不是做给谁看的,你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配得上那个更理想的自己。而那个更好的自己,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是你愿意毕生为之付出,愿意成为那个最理想的自己。过程中会被讽刺、挖苦、打击,但是你始终相信那个理想的样子,你甚至看到过他的样子,他在你的眼前画面感是那么强烈。

例子1:题面,杨老师小时候背新华词典,坚持两年。

现实的自己:语文考试不及格,白话大王,人民英雄永垂不(跨)朽,被老师同学挖苦,被表哥说笑。大姑父说,表面不反抗,内心贼有主意。

理想的自己:想当作家,给人签名。

当现实的自己能力无法满足理想的自己的时候,生活中被人打击挖苦排斥,自己还能为理想的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当一点希望都看不到的时候,甚至你的坚持都给你带来“傻”“不着调”的时候,你心中始终没有放弃,杨老师背词典不但耗费时间,写作也没有变化,找不到为什么坚持下去的理由,但是依然在做。是什么力量让他穿越过来?上高中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语文异常轻松,大学时文章就经常发表,发表20多万字。没有联想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现在杨老师也已经完成了出书签名的梦想了。

想我自己,其实小时候也有过自己的梦想,例如从小喜欢花花草草,曾经想开花店,家里人说有班不好好上光想些不着调的事,被打击挖苦放下了,但是无论在什么季节买花插花的习惯都没有放弃。而且这也成了我自己取悦自己的方式,时不时的为自己买花。这么多年以来,随着经历,爸爸妈妈也理解了我,而且老爸会自己种花(我们老家院子里1.2月份有牡丹芍药、三四月份有樱花、四五月份有绣球月季、七八九月份有桂花、十月十一腊月还有兰花长寿花),为我采摘不同季节的花,让我玩。昨晚回家,老爸又从老家给我带回来了桂花。抬头看见枝枝丫丫的金黄的桂花,把整个客厅弥漫的都是桂花的香气,满满的幸福感溢出。

老家的桂花,弥漫满屋

无论是杨老师的写作梦,还是我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花花草草,他们都不是建立在有什么用的基础上的,都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他纯属于自己对于自己理想人格的向往,特别是你的能力与理想人格相差甚远的时候。当那些现实中的有用价值观去套你的个体时,你就会一下子被打入“不现实、不着调、不落地”的评判下,并且被人类共同体价值观所抛弃。这时候你如何穿越迷茫坚守自己的初心?

当宗教用相信的方式相信上帝,科学家用怀疑的方式肯定了爱,那么普通老百姓呢?爱已经代替了上帝,每个人都可以是爱,又可以不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笛卡尔爱因斯坦极强的理性能力,可以理性的接近上帝接近爱。一旦怀疑,爱就没了。上帝消失了,我们对于这种理性人格追求就停止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一旦选择怀疑,一切就变得不确定了。上帝像一面完美的镜子,在镜子里照出我们最完美的生活。

人文主义之后,镜子被打破了,它变成了碎片,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上帝,每个人都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拼凑镜子的完整。

很多人更愿意务实,能力足的人,更愿意追求对自己有益的价值。相较于成为理想的自己,更愿意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相较于不当吃不当喝的理想人格,我们更愿意吃吃喝喝来的实在。所以守护那个虚幻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在现实中与功利、得失对抗。对抗的结果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也有可能实现理想。但是未实现前的孤独、被讽刺挖苦、打击,着实让人难熬。甚至很多人一生的坚守,并未见到理想的自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有信仰的人。

最近单位大培训大学习大考试1000多道题,真是不愿意学习也不愿意背。但是上机考试,单位监考特别严格,想投机取巧门都没有。心里牢骚满分心思用的着吗,单位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懂得安全知识,结果考试比考公务员还严格。心里这样想,但是没有放松学习,没有放松背题。我是那种特别受不了别人说你。所以宁愿多下点功夫学习,也不想没脸没皮的被监考老师说。高端课上拿着长筷子夹小西红柿吃,头皮全身被锤的游戏。我特别不喜欢这种感觉。妈妈说我不世故、不懂事、不会变通关系,我也知道这是我的短板。可是我也知道,很多时候,你得到这个肯定会失去一些东西。所以我宁愿不去得到所谓世俗的东西,也不想去委屈求全的敷衍自己。

当有一天你听到一首歌曲,知道自己的坚守原来是一种信仰,你突然就泪流满面了。你不是傻、你不是不懂事,只是你要的不是这些,你坚守的是理想中的最美好的自己。即便它现在还没有到来,但是你知道你一直在追寻他的路上。这一刻,你豁然开朗了。突然的有了力量,突然的有了方向,原来冥冥都有安排,一切指引都为了让你明白你的神在哪儿!

相信爱就会对理想的自己产生足够的信任。如果我们愿意去重建爱的信念,我们就修建了一切真善美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我们建构了世俗生活里边最牢不可破、最有效、最能带来现实利益的地基,而这就是爱的前逻辑,爱是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耕12.9《你相信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