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琴小记:“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

一路

图片发自App


最近买了两本讲解“溪山琴况”的书,一本是陈逸墨编著的品读,一本是徐楸编著的。刚开始读,读得很费劲,但能读懂一个字就受益匪浅,真的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著本身讲得太精妙了。

《溪山琴况》是一部集我国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的专著,在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书于崇祯十四年,作者徐上瀛,名谼,号青山,明末虞山派代表琴家。这部著作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这是“溪山琴况”之“和”况中的几句话,讲的是指与音和的技法。

一首乐曲就像一篇好的文章,自是有一些章法的。有曰:小曲子相当于五绝诗,大操相当于长韵诗,五绝诗每句都要精细,长韵诗则重在气韵。所以,琴曲的演奏要合乎音乐的章法,句度。

先来理解文中的几个字意:

度——原本是计量长短的标准,这里指篇章的结构法度,也就是起承转合。起就是准备入拍,语气往上升,承就是承接下来,转是跌宕,这个地方不能押韵,合是结尾,要渐慢减弱,保持平稳。一首乐曲,或者一个段落,以至于一个乐句,都有起承转合,要善于把握。

候——读作hòu,本意是指守望、侦察。有等待,停留的意思,这里指乐句中的气息,这是弹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法。把握一个候,就是把握一个气息,气中有候。一个乐句中的轻重缓急,情感表达都有赖于气息。如果少了这个气息或者对气息的把握不正确,就会让人感到压抑,透不过气来,很不舒服。中国古代的琴棋书画都要讲究气息的变化,可见,气息的重要。

字——指古琴中特有的记录演奏指法方法的记谱符号,又称减字谱,相传为唐代的曹柔所发明。减字谱用减少汉字笔画的方法,将左右手指法,弦数,徽位等有关弹奏方法组合在一起。因由文字谱减少笔画而来,所以称减字谱。


图片发自App



肯——小篆字形从肉,本意是骨头上附着的肉,如:肯綮(qìng )就是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肯(比喻切中要害)。这里指字与字之间的关窍,也可以理解为字与字之间的句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巧,那么怎么去把握这个肯字呢?

依据“庖丁解牛”的故事可以来理解肯,庖丁利用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那个骨节间的缝隙就是肯。这个缝隙就是音乐中的气口。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一方面来自于他多年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对自然,对天理的遵循。所以我们只有循乎自然,多加练习,多多体会,才能找到音与音之间天然的气口所在,使之成为自己的呼吸

2019年11月24日晨于家中初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琴小记:“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