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行业成长逻辑之二产业格局

电动车的发展,目前看,还处于与燃油车的竞争格局之中。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主要因素除性能、价格外,还包括机动里程。因为电池技术的原因,电动车还是让消费者存在一定的里程焦虑。尽管如此,交通出行产业格局已经非常清晰,电动车势必替代燃油车。因为,享受同样的出行服务,电动车在百公里加速、车辆操控和舒适度相同的基础上,成本比同类燃油车节约几个数量级,而且在使用费用上又几乎是燃油车的1/4。所以,当电动车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要选择后,那什么样的电动车企会有更广阔的未来?这应该从三个阶段来分析。

一、电动化阶段

想要了解电动车的电控部分,首先就需要理解电动车的制造原理。一是电池。这是颠覆性的革命,整个产业已经出现了胜出者,比如说宁德时代LG以及特斯拉。二是整车设计汽车。电动车不同于以往的燃油车,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行驶部分,电子部分,燃油部分、座舱部分等组合而成,像是积木搭建车厂,在造车的过程中,更像是传车。燃油车硬件组装完毕,功能就定型了,基本上不可能通过改变硬件来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而电动车更像手机制造,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称之为整车设计。最核心的软件定义汽车,所谓软件定义汽车就是汽车上的硬件的性能可以通过软件的设计和提升而得到改善。简单来说,比如说自动倒车入库这件事,开始你购买车的时候不具备这项功能,但未来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为什么能实现这一功能?这是因为电动车从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是整车统筹设计的,软件方案是通过综合所有硬件匹配后所能达到的极限来整体设计,即硬件功能是靠软件来驱动的。这就好像人的成长一样,靠跳投,包括记忆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是靠我们大脑驱动四肢和感官来不断提升的。而四肢五官这些类似“硬件”功能的提升,是靠大脑神经网络这个“软件”来驱动的,驱动的结果是硬件功能的改善。三是量产流程化。整车设计就是把全车软硬件打通的技术。整车设计企业除了特斯拉,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包括一些传统车比如上汽,广汽,还有就是从手机制造切入的企业,比如说华为和小米。设计后也就是理论上可以造车了。为还原设计而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车,称之为样型车。但是样型车真正可以变成交通服务行业的量产车,之间还有巨大的鸿沟。这就是为什么恒大、贾跃亭也造车,他们都有样型车,最终还是没有投入市场。因为量产的原型车是真正实现把你的设计方案落地的过程,其中涉及到成千上万项技术的调优,可以说是个切切实实的工程问题而这些工程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验的,协同磨合,并在实践中完成。通常,一辆样行车道变成一辆量产车,需要2到3年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没有足够量资本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个资本至少是几十大亿。也是电动车车厂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特斯拉model3年就是因为数据总成与其他设备连接问题没有解决,量产推迟了一年多。而工程调优的过程在西方称之为Know how,也叫技术秘密,技术秘密虽不是专利,但是靠制造商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其他车厂无法复制,其中的工艺和秘密,至少是滞后3到5年。比如说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大家都知道这个技术比较好,而电池管理也就那么几部分,但其他车厂就是做不到他的动能回收那么好。这里面就涉及了大量的Know how。因为现在产品越来越复杂,把这么复杂的产品能够全给调配好不出事,⽽这件事本身是有难度的。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是够完美耦合和控制硬件的软件控制系统这件事。四是车控芯片。新能源车有几项关键技术是传统车辆不具备的,包括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电池管理系统(BMS)。关键器件则是汽⻋半导体,其中比较重要一个是整车控制芯⽚,主要用于车窗、雨刮,动力领域,智能座舱。另⼀个就是电控芯片,叫IGBT芯⽚用于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转换、变频,相当于电脑中的CPU,占电动车成本的45%。汽车半导体芯片主要由第三方企业来提供,包括英伟达、AMD、地平线以及比亚迪电子。车控芯片虽然重要,但并不构成壁垒,电动车企的壁垒还是在于各类电子系统之间的协作和融合,就是上面说的Know how部分,所有硬件、软件集成后的实现的功能。这需要大量的资本加上足够的时间累积才能达成。小企业是不具备资本和时间的。

二、自动化阶段

第⼀阶段⾃动的⼀个延伸就叫⾃动驾驶了,因为软件定义汽⻋很⼤⼀个层⾯是能上⾃动驾驶,把⾃动驾驶能⼒⽀持的更好,扩展性更强。⾃动驾驶是⼀个独⽴系统,但是它和其它系统也要整合。尤其在服务层⾯上,⾼端品牌服务层⾯就⼀定要⾃动驾驶,也就是电动⻋互相之间竞争⼀定是⾃动驾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传感器。传感器都是第三⽅的,主要设备就是各种雷达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激光雷达。这方面的趋势在于传感器和传感器相关的芯⽚的进⼀步整合,⽐如Luminar和Mobileye,希望把激光雷达和芯⽚整合起来,未来叫SOC。但传感器这块⼤家都没优势,但是现在有⼀家企业未来会有劣势,就是特斯拉。因为,特斯拉不⽤激光雷达未来会有劣势。二是芯片。这个是自动驾驶阶段的核心。你看,⼤部分头部企业都⾃研芯⽚。⾃研芯⽚等于把我特异的算法固化到我的芯⽚⾥,然后我的芯⽚就会更低功耗,成本就会更低,性能就更优。⻋⼚本来就要上那么多辆⻋,就要⽤算法训练,当我训练出优化的算法来时,然后固化到我的芯⽚⾥,装到我的⻋上,使得我的⾃动驾驶效果达到最优。这件事需要投到钱,要搞⼀个FPGA是要投⼊的,⾄少⼤⼏百万美⾦,甚⾄更⾼。如果还要做ASIC芯⽚的就更贵了。

三、服务化阶段

商业模式应该是交通服务商。什么是交通出行服务,就类似今天的滴滴、曹操打车我的租车服务,我需要的是从a点到b点的出行服务。当然,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享受车内的一些娱乐。而且,只有当这个成本非常低。比如,在中国社会,如果出行服务能够低于每公里0.5元以下,那我们多数人是愿意选择这个出行方式的。想要使现在的出租车服务成本极大降低,要做到两点。一是车企车辆的规模化生产,就像当年的福特,现在的特斯拉,成本一定会降到现在的订阅服务模式。即,我现在卖给你的产品终究不如卖给你的服务利润大。二是车辆驾驶的无人化,现在出租车里面最大的成本应该是驾驶员,当车辆都实现无人驾驶时,那这个成本将会极大的降低。所以未来,⼀定是运营商模式,那未来有两种模式。⼀种运营商模式就是 Uber滴滴,就是平台模式。但是另⼀种模式是⾃雇⻋队,就是运营商。最后谁会胜出?可能是拥有重车辆的企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交通出行行业成长逻辑之二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