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精髓之三:致良知

  阳明心学精髓之三:致良知

        王阳明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种得了大道修炼出来的澄澈光明的状态,就是真正致良知以后,才可以达到的境界。

        什么是良知?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顾名思义地,把“致良知”中 的“良知”理解为一般道德伦理意义上的“良心”。站在一般伦理道德的立场上,说一个人没有良知,基本上就是说他没有良心,已经丧失天良,胡作非为,僭越了人们共同设定的道德伦理范畴。基于这样的对“良知”的直观的理解,自然地,人们把“致良知”理解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这种仅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理解,不过只是触及了阳明心学的表层。

        更深一层的对“致良知”理解,则是通过知行合一,心上学,事上炼,内心不再被欲望、情绪、习性裹挟,成为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人,怀有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用稻盛和夫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这个层面的对“致良知”理解是指人不能仅仅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人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但是仅仅理解到这个层面,还是没抵达致良知的核心。

        “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不虑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这里,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正心诚意,克己省察,清除自己内心的物欲,清除自己思想中的物欲,清除自己认识上的物欲 。又必须要在事上磨练,既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又要去除由经验带来的傲慢和偏见,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致良知就好像一阵风把遮蔽太阳的乌云吹跑了,露出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天赋予人心的,人人具有的,就是内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就是人的灵明,心的本体。 要注意的是良知有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能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能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良知 。但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西方哲学中,康德和王阳明心学最相似。在康德的哲学中,精神自由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自由,一种是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就是人主动地破除感性法则,而获得真实自我的独立;积极的自由则更高一层,就是自我自定法则,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从康德的这个意义来讲,“存天理,去人欲”由于强调破除人欲,更接近于康德所说的消极的自由;而“致良知”则强调天理在人本心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自我征服,致得了人内心的判断是非的最高准则——“良知”之后,就等于把是非法则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从而实现了道德自律而不是他律,实现了自定法则,实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与康德的“积极自由”,在这个层面上是息息相通的。康德所说的“理性法则”,实则达到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也许当康德真正用哲学之眼看见了夜空星星的璀璨的那一刻,王阳明去除了“心中贼”而致得了“良知”之后,他们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世上的广阔无边。

        王阳明认为的良知,它最初是处于本然的状态,这种本然状态的良知是亘万古,塞宇宙,廓然大公,即无半点私欲,寂然不动的无善无恶道和德的本体 。良知包含良能在其中,良知作为知的本体一旦认定,则良知与良能就互为一体,同时起现。良知既能使我们无忧无惧,又能观照世界万物,一照皆明,用心若镜的状态 。

        所以说致良知就是要用自己的心,超越外在所见的事物,去见到那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体。致良知是一门必须实际体验的艺术,这门功夫是内化至极,又由内而外,能将所有玄远的意义感觉化,功夫愈久感觉愈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心学精髓之三: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