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三,我们的教室便由教学楼四楼搬到一楼,学校说是为了节约时间。的确,上间操,去打饭,回宿舍,楼上楼下来回跑多花费不少时间呢。上高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
文科班共有三个班,我们是一班。新换了一个班主任,教英语。他叫王宏宽,英文名字是“wilde”。他颇为自己起这个名字洋洋自得,声音含义都有吻合,于是,我也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字“sunny”,也跟着洋洋自得起来。尽管从没有人这么叫我。
高三对我是什么概念?抱歉,我并不知道。依然懵懵懂懂和高一高二一样正常学习,只记得那时考试特别多,能有十几次,每次考试,我们都要把书桌里的书籍卷纸用桌布一卷,搬回到宿舍里。宿舍和教学楼隔着一条街,有时要搬两次。考试搬家的痛苦在前,考试排名的痛苦在后,这前前后后的痛苦,就是高三。
最好的一次排名是年级第十三,wilde特意将我叫到走廊,我知道能被老师谈话是一种恩宠,受宠若惊,期待他的夸赞。他也如我所愿恭喜了我,但是谈话的结尾却警告我,“这不过是昙花一现,下次未必好运”。wiled真的是生姜老辣,结果被他言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考过靠前的名次。
数学老师是一个老头,常常说“阿尔法”“贝塔“,我私下就叫他"阿尔法"。他从来不笑,总是写满一黑板的公式,我也极其认真地听,记,但一到考试面对着大题,就无从下手。考数学时特别害怕旁边人翻卷纸,那”死啦死啦”的声音分明是在嘲笑数学小白的我。好在是可以提前交卷的,我沉重地把卷纸放在讲桌上,步履如山移出教室。篮球场边,没几个人,我兀自坐在那里发呆,看高二几个高高大大的男生打篮球。
偏偏同桌是个学霸,看到我对着不及格的数学卷流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然而即便是同桌的讲解,我依然是听得懂,不会做。到后来,数学老头再上课,我就睡觉,心里警告自己就睡五分钟,但每每醒来的时候,一节课就要过去了。
英语会好一些,毕竟wilde是班主任,加上他讲课不拘小节,从不像高二时候的英语老师只给我们抄满满的笔记。wiled会教你记单词的方法,讲国外的风俗,包括牙疼时用什么方法治疗,感觉45分钟的课堂很快就过去。但这也只能保证上课不睡觉,提高不了考试分数。
下学期wilde开了一个小班,把我们这些英语偏科生集中起来,做题讲解,这个办法很好,因为都是偏科生,他讲课慢了下来,听得也就明白了。
我从没有因为自己成绩不够好,再努力一点,似乎斗志全无,只认为我尽力了,并且把徐志摩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奉为圭臬,看到其他同学星期天还来教室学习不以为然,活得那么累干嘛!我依然看我的小说,沉浸在另一个天地里。后来我们班那个一直在教室里坐着不动学习的女孩,考到了北京,也就生活在京都了。
上了高三,我渐渐地习惯一个人走路了。一个人上早自习,一个人去吃饭,身边的朋友都来去匆匆,不再聚堆玩点什么,聊点什么。而我看了太多的书,总是感觉周围的人很幼稚,谈不来。因为没有谈得来的人,又很痛苦。又孤独又痛苦,有时听听课,就会在纸上写着"情到深处人孤独”类似的话,好心的同桌用圆规的尖扎我,很疼,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也有时,莫名地就会留下眼泪。成绩不好不坏,却也没有想法子提高,生活不咸不淡,一直捱到高考。
7月7日早上,我被宿管奶奶喊醒了。楼下有人找我。我迷瞪瞪地出去一看,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从来没说高考来陪我,却起了个大早,从镇子坐车来到学校。我快要哭了,心头一暖,原来高考在父母的心中这么重要。我还没有努力,却就要进考场。一科一科地进行,全然忘了自己有多紧张,喜欢的历史把卷纸都快答满了,语文的作文没有一点头绪,出的是议论文,而我只擅长写散文,数学选择题,我就把答案往原题里带,而英语也蒙蒙选选中做完了。
数学考完,看到爸爸妈妈还站在路旁等我,泪水抑制不住地流出来。是愧疚的眼泪。爸妈急忙安慰我,找了一家饭店,我也吃不下。后来亲戚都知道我没考好,大概是这眼泪把父母吓着了。那时不懂父母的心,现在想来,我的孩子要是考完就哭了,我也得崩溃。
哥哥当时已经在公安局上了班,借了一辆警车,开车送我回宿舍。大多考生都是走回去的,或者做人力车,我坐在警车上,稍稍感到一点骄傲。
那时我们考试先填志愿,我知道自己北京是去不了的了,便在上海选了一个专科学校,心想本科上不了,就去专科。去一个大城市,无论学什么,去就好。报专业时,没有人帮忙,看着自己都不懂的各种专业,可以填四个,第一个写英语,老师说英语系最好,最后一个写什么呢?莫名其妙地写了一个“汉语言文学”,有文学,该不错吧。然后就是一个盛夏的等待。通知书久久不来,我的体重下降了十多斤,妈妈着急了,催着爸爸去教育局看看。赶上那天下雨,就在阴雨绵绵中,爸爸兴冲冲地回了家,说,考上本科啦!二本!沈阳师范学院!我的眼泪又哗地流了下来。我不喜欢做老师,我不喜欢去沈阳,然而,然而,一个成绩不太好的文科生,选择又有多少呢?妈妈看我伤心,开玩笑地安慰我说,沈阳好地方啊,省会,还有一首歌是唱它的呢。然后就哼起来“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我的眼泪更多了,这是后悔的泪水!
硬着头皮到学校去取通知书,wilde很开心的样子,班级里一本的也不少,他做班主任的该满足啦。我在分数条上惊奇地发现,原来数学考到99分,英语居然100分,而自认为不学习也能学好的语文才104分,历史和政治也在百分上下。假如自己能够努力学习,用心所有科目,结果怎么也会比这要好!
录取我的也并不是英语系,凭我这点分数根本考不上,而我到了大学才知道我的专业就是中文系,好在分到了一个八人寝,这八个人全都爱看书,全都和我一样高,体重也差不多,我找到了灵魂书友,慢慢地地变胖,心情变好。
时光荏苒,如果不是因为桃花岛的主题写作是“高考那年”,我一点都不愿意将它回忆,那段没有奋斗、没有流汗、没有目标的日子想来无味,在应该拼搏的年纪却荒废了光阴;在理想与现实面前苟且了理想,脱离了现实;没有把高考看得有多重要,没有意识到高考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这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叫奇迹,可惜那时我并没有创造奇迹。过着庸常的生活却用“命该如此”来安慰自己,命是否太便宜了些?
时过境迁,今天,我做了老师,每次教授新的学生,第一堂课,我都会引用同事说的一句话:“同学们,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个二流老师,但是她现在愿意带领一群二流的学生努力走向一流的未来”,我知道我不聪明,也意识到当年我没有努力,所以现在我想告诉你,如果你想为你自己的人生定位,那么,从此刻起,同我一起努力!”
也为wilde和爸爸祈福,想告诉他们:当年那个懵懂的孩子现在很努力,尽管你们看不到了。但请相信,雨洗过的良心更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