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催生了很多的互联网保险大号推荐保险,保险公司也想抓住互联网保险红利,不断推出新产品。这其实是好现象,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也能买到更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健康保险在中国的演化也很有特色,从纯粹的重疾险到轻症责任、中症责任,到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推出、不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推出,百万医疗横空出世,解决了大家对高额医疗费的焦虑,保险的发展和创新使得保险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先进。我们发现,保险责任不断累加,产品责任越来越全,更觉得自己这个保险我需要,那个保险产品更便宜,加上营销号的软文推荐,我们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到一个新产品推出,一个好产品退市,那么这些产品都需要买吗?我认为不一定,购买保险应该是一种理性行为,不应该只盯着产品介绍购买保险。那么,应该怎么选择保险呢?
1.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保险需求
保险界有句话叫"保险不能改变生活,但是能够防止生活被改变",这句话的含义是,不要期待买了保险就能怎么样,而是要关注没我们面临的风险,避免因为风险发生而陷入困境。
很多人购买保险的时候,看重收益,这是最大的误区。保险是用来规避风险的,而不是用来赚取收益的。很多人买保险,特别是购买年金类保险的时候,经常问的问题是:收益有多少?那保险代理人只好给你算收益,以高收益来吸引你,然后你来掏钱,最后越掏越多,保险费反而成了负担。你看,这就是典型的自己误导自己。年金险虽然有收益,但是它最主要的功能反而不是提供高收益,而是规避风险。年金险具有保险的属性,它可以解决养老、教育金、税务债务和婚姻风险,所以,它是一个提供收益的保险产品,如果你没有明确你需要的功能,那么你买的保险反而会成为负担。就像吃了一个口香糖,吃的时候很爽,但是没有一点营养,最后还要吐出来。
个人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类:财产损失风险、责任损失风险和人身损失风险。
我们最常在营销号看到的主要是人身损失风险,这类风险包括意外、家庭责任、疾病和养老。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需要规避的人身风险也就这四类,然后才是财富传承和子女教育。面对种类繁多的保险产品,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需求,才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看到这里,保险迷雾好像逐渐散开,视线开始渐渐清晰。根据风险的分类,我们需要的保险产品有四类:意外险、寿险、健康险和养老险。如果明确了需求,再看到保险产品,对应到自己还未满足的需求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这款产品。和其他商品不一样,我们只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配置保险,而不是根据保险责任的多少来判断该不该买。
2.按照风险等级依次配置保险
确定了需求,该买那个,买多少也需要事先确定,就像我们要自驾游,需要提前规划路线,先去哪里后去哪里,而不仅仅是盯着景点推荐瞎转悠。只有提前规划好保险的优先次序,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形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按照需求等级来分,依次是意外险、寿险、医疗险、重疾险、养老险。
因为意外总是突如其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只要发生就会对家庭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意外险的选择相对简单,选择一年期意外险就可以了,50万保额,意外医疗5万,一年不到500元,非常划算。
然后是寿险,这类保险体现的是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比如家庭负债,子女教育,赡养父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的收入来支撑的,经济支柱一旦身故或者残疾,收入中断,家庭就会陷入困境,如果有一份寿险,家人就可以获得一大笔保险金,虽然人不在了,该尽的家庭责任会以保险金的方式继续履行。寿险保额至少要覆盖家庭总负债,如果还有富余,可以适当增加保额,比如留给父母50万用来养老,子女50万用来完成学业。因为购买的是未来的现金流,所以原则是高杠杆率,建议选择定期寿险,杠杆率能够达到1:100以上。
医疗险和重疾险解决的是因疾病导致的家庭经济负担,一旦生病,首先发生的就是医疗费,然后是收入损失,这类风险也是要优先规避的。一方面,治疗效果和治愈率随着医疗条件的提升而升高,所以需要医疗险来解决医疗费用问题;另一方面,重疾造成的收入中断和收入损失也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需要重疾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医疗险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百万医疗就可以了,重疾险保额需要覆盖至少5年的年收入。如果还有富余,可以增加重疾险保额,但是也不用无节制地堆砌保额,要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计划执行能够持续。
最后是养老险,因为养老规划是一个长期工程,而且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旦遇到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可能会中断,所以应该在配置好前面几类保险之后再考虑。建议在配置好保障型保险之后,再拿出一部分闲置资金购买养老险。
明确了保险配置的优先等级,就很好判断自己当前需要什么类型的保险产品,至于选择哪款产品,只要对照自己的保障缺口依次配置就可以了。
3.保险并不是越多越好
确定了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确定了自己每一类保险需要多少保额,这样就能明确自己到底还需要配置哪些保险,然后逐一配齐。但是,不要逮着一类保险使劲儿买,需要综合考虑。
很多人喜欢一步到位,想要一次性把自己需要的保险全部买够,其实这很难完成。因为保额和保费是正相关的,保额越高,所需要交的保费就越高。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大而全,很容易造成交费压力过大,保险也很容易中断,保单失效等于没买,白白浪费了大量的钱。
所以,如果预算有限,合理的方式就是根据优先次序和预算来依次配齐,不要一次性追求高保额,保障类的保险首先要保证有,然后再去增加保额。比如意外险、寿险、百万医疗和重疾险,首先要保证都要配置一些,然后再根据保障缺口增加保额。
3.合理分配自己的闲置资金
我刚来保险公司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说"买保险会上瘾!",很多人接受了保险理念,看到自己面临的诸多风险,会形成一种超强的风险厌恶情绪,希望通过不断买保险来规避掉所有的风险,其实这也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说白了,保险也是一种金融工具,它和其他的金融工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的杠杆特性和强制规划性,购买保险是一种财务安排,而不是纯粹的购买行为。既然是财务规划,它就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把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保险,反而会因为保费压力过大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我们要确定自己的预算,拿出来购买保险的钱不能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保险费成为我们的负担的时候,我们也最容易放弃保险。
虽然保险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只有我们明确自己的需求,按需分配资金,才能做到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