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明天》告诉我们明天不是虚妄,它得分三步走

鲁迅的《明天》:漫漫长夜待明天,天明成今天

鲁迅的小说都是写一切残酷的真相,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不太适合用书面记录的生活。自古文化、艺术都是阳春白雪,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不搭界的,偶尔有几个有同情心的人写,也是隔雾看花,写得不是那么真切。少有的流传下来的乡土文字大都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情趣,很难触到普通民众的悲苦,以致田园派成了许多人的向往,以为那全是诗情画意,但真正生在田园的人,是愿用一切来挣脱这一切的,因为这里的生活不只有辛苦,还有底层人没有什么人格尊严的辛酸。

过去很少有人记录下这些残酷的生活,一是因为生活在底层的民众虽然对这种生活非常熟悉,却少有识字的人,更别说有能力写下些什么了,二是因为能文之人,没几个是浸润在普通民众生活里的,就算出身微寒,但一旦有了作文的能力,自然是与上层阶级靠扰,生活和心态也慢慢脱离了乡土。

而鲁迅擅写微小人物的辛酸和悲境,则被人称作了乡土文学派创始人,这应该是他始料未及的。至于他,他也许并未刻意去写乡土,但就是对那个微小人物印象深刻,看着他们,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漠然无视。虽他终做不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那些个人、以及那些个周围的人的所作所为都像一根根刺,在他的心里扎了根,时不时引起他心里的一阵阵刺痛,让他在睡不着的夜不自觉地写下些什么。

他的《狂人日记》、《药》及《明天》都写下了夜的暗,似乎那些文字都是他的心在暗夜里投下的投影。在吞噬一切的黑暗里,唯有他笔下的人物在一方小小的半明半暗的空间里,颓然彷徨着害怕着。小人物的卑微和可怜从来是没有价值的,更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他们的生命如草芥,总是如四季的风景一样,一岁一枯荣的司空见惯,似宁都是与感情无关的部分。

然而,鲁迅这个石头一样坚硬的汉子,却独见了这一部分微弱的生命,为他们的生步步惊心,为他们的死思忖断肠。他用锋利的笔尖写下庸常中的平常,却刻划着一个个残酷的真实,而在这些残酷的现实之下,流淌的却是这世间最细腻的温柔。

黑夜待天明,无望梦明天,可是,天亮了,就是明天了么?黑夜白天的循环,不过是一个又一个耗不完的今天,只是把一个个今天变成了昨日。在暗夜里,至少人还有梦,可以梦想着明天的光明,但天明后呢?不过是一个无可逃避的今天。鲁迅的《明天》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悲情的故事。

单四嫂子独自带着宝儿辛苦度日,孤儿寡母在寒夜里相伴纺棉纱,万籁寂静下的吱吱呀呀虽少不了凄凉,但总有些温暖,那是人间的烟火气。但宝儿病了,三夜两天的白天黑夜单四嫂子经历的是人生的又一场生死。两年前,丈夫死了,现在,宝儿也去了,这个悲苦的女人从盼望明天的到来到害怕明天的到来,陷入到了虚妄的梦境中。

但我们对明天的渴望是对未来有了期待,如果没有期待,也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明天来了也不知道。但有了愿景,我们不能陷入空想,每日徒然地等待,一定要有实际的行动。但有了实际的行动之后,仍不见胜利的曙光,我们必须适时调整自己,进行认知升维,及时升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现在我们就以鲁迅的这篇《明天》来说明愿景、行动、认知升维的三步逐梦法,如何迎来想要的明天。

一、愿景:单四嫂子期待的明天,不过是把希望寄托于虚妄的愿心

单四嫂子的孩子病了,她不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找正规的医生救助,而是把希望寄托于虚妄的愿心和未知的明天。书中写道单四嫂子的思量:

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好,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

单四嫂子为了生活日日纺纱到深夜,不可谓不勤劳,但脑子不灵活,生活中没有自己的决断,遇到事情看见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就怎么做,是没有办法让自己摆脱苦难的深渊的。

孩子生病了,应该是第一时间找找正规医生诊治,及时了解病因,控制病情,而不是最先想到什么求签许愿。我们谁也没见过老天爷,也少见这位老人家出神显灵,为什么大家在遇到什么事的时候,总是会第一时间在一块木头前焚香祷告,嗑头如蒜捣呢?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或许我不做我就会吃亏,所以大家抱着这样的从众心理,都这样去做,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正在这样做的人心理是不是也会有所怀疑?

所以大家都用极具忧虑与怀疑的目光,面面相觑,一一拜了下去。这不仅延误了孩子的病情,还让孩子失去了最佳的诊断时间,说实话,害死孩子的确是单四嫂子无疑,但她也是可怜的,她是尽了心的,那是在那个时代一个柔弱的女子能想得到的所有的法子。

当孩子情况实在不妙时,她还是孤注一掷地把所有家当带上去求了何小仙的,不可谓不热心,不可谓不爱孩子,孩子可是她活着的唯一希望。孩子在时,她每天渴望着明天,明天或许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那时:

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是活的。

那时,孩子是她的希望,每一天夜里盼望着明天,是对未来的期许。

病重时:

宝儿也许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这时,她在暗夜里盼望着明天,渴望的是命运的垂青,希望天明后孩子会慢慢的好起来。

孩子死后:

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现在,在黑夜里盼望黎明,不过是一个虚妄的梦,自欺罢了。

从单四嫂子从一开始把希望寄托于明天到一步步希望破裂、幻灭,我们才知道明天不过是虚妄,就如求神拜佛求老天爷开眼一样,都是一种唯心的自我欺骗罢了。

自己有愿景,最重要的是对确定的愿景做出自己实际的行动,主动出击,事情才有可能像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单四嫂子要救生病的孩子,就要找信得过的医生,而不是求神拜佛寻求庇护,盲目等待渴望奇迹。

明天是真实存在的,但只有经过了亲身的确认才知道,真正到来的是不是明天。靠虚妄的愿心等待来的,迎来的不过是又一个今天,只是昨天的重复。而要迎来真正的明天,需要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改变,明天才有可能是一个不同于今天的明天。单四嫂子一直活在鲁镇古风的旧壳里,徒然地盼望着明天,注定会失望。

二、行动:革命者期待的明天不是虚妄,一切皆可待

鲁迅的《明天》写于1919年,那时旧社会荒淫无道,革命还处在黑暗的摸索阶段,我们一方面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一方面又为我们憧憬的未来会不会来到而充满了疑虑。当时一面是革命者的情绪高涨却不断牺牲,一面是普通民众麻木不仁与不理解,革命者追逐的胜利到底会不会来到,美好的愿景是不是一个传说的乌托拜,这些都不确定。

这其实很像我们现在玩得一个难度极高的游戏。我第一次玩某个游戏时,在了解了规则之后觉得并不是很难,但数次战败下来,让我感觉没有通关的希望。但我就是不死心,虽然明知过不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玩,虽然每次遗憾战败,却总是意犹未尽。

这是游戏的迷人之处,也是游戏的恼人之处。如果太容易通关,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但如果无从下手,也就不那么容易入局了。我们在黑暗中等待天明,就如同在游戏中探索,那是一个希望与失望相伴相生的过程,有时还不免崩溃绝望,但只要没有胜利,那就表示希望,只是目前还需要些时间和努力罢了。

有很多人说鲁迅的这篇《明天》充满了绝望,看似有希望实则没有,因为明天永远不会到来,今天过完,明天就又成了今天。但我只能说这是对《明天》的一种谬误,因为在这里,明天诚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但也不是指一种宽泛的时间。如果是宽泛的时间指向,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明天永远是明天,不可能到来,因为明天到来了就是今天,过去了就是昨天,没有到来才是明天。

鲁迅在这篇《明天》里,是寄予了具体愿景的,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歧视,人人平等的新的社会制度。当时虽不确定是未来具体的哪一天,但未来某天或某段时间达到愿景所确定的目标,那就代表迎来了明天,所以说,这个明天是可控的,可期待的。

这就相当于,我们玩游戏,设置了通关目标,经过不断的玩,最后是可能通关的。刚才我说的那个游戏,曾无数次我以为我是没法通关的,但现在我几乎可以一次过到底。当时我也是对这种确定性充满怀疑的,可以说绝望大于希望,但事实说明,只要在没有成功之前,是不存在完全的绝望的。因为希望虽然渺茫,但是它永远都在,这也是为什么人在绝境之下也不愿放弃生的原因,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做好了死的充分准备之后,却又在下一秒对生充满了更强渴望的原因。

因此说明,只要有人在,希望就永远在,在这世上,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绝望,但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希望,这就是憧憬明天的迷人之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绝望与希望双生,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希望就可以打破绝望。

在追求明天的过程中,是一段相当艰苦漫长的过程,因为心有所求,所以对明天更期望,以致于在到达明天之前的所有分分秒秒都会更难熬。也正因为难熬,所以我们在这个备受煎熬的过程中会充满各种负面的复杂情绪,痛苦、绝望、伤心、崩溃、放弃可能会像走马灯一样在自己心中闪过。

单四嫂子失去了宝儿,甚而害怕明天的到来,把自己埋藏到暗黑的壳里去,但愿永远不要醒来,这是一种创伤后应急反应,只要她还活着,就会在这种悲痛中慢慢醒来,生发出另一种新的力量,比以前更坚强更清醒。书中写道: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说明明天未到,但希望仍在,只是目前还需行动不停,奋斗不止,虽然大家都陷入了昏睡,虽然暗夜里总免不了几只狗在叫,但也不过是呜呜声,在做最后的抗争罢了。

在期待明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他们就像上帝派来的源源不断的阻挠者,在成功之前,他们是绝不会偃旗息鼓的。但只要我们坚持到最后,不迎来明天不罢休,那个明天总是会到来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所有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因为所有的弯路都是必经之路。

三、认知升维:鲁迅期待的明天,唤醒民众,除了愿景和行动,还要进行思维迭代

在《明天》中,单四嫂子除了徒然的等待和错误的行为,没有为她所需的明天做过什么有用的事。诚然,革命者为了迎来想要的明天,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做出了不停地抗争,如夏明翰写下的诗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但是寻找出路,并非只有抗争的决心就成,还要扭转古风,进行认知迭代,唤醒民众,不是使他们无谓地流血牺牲,而是要他们转变思想,克服冷漠的嘴脸,让他们知道我们永远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在当时的中国,有许许多像鲁镇一样的小镇,崇尚古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却在背底里说三道四,对陷入谷底拳脚相加,极尽剥削之能事,一如弱肉强食的野兽世界。单四嫂子与咸亨酒店比邻,却是鲁镇的两个极端,一个最富一个极贫,却是在深夜里唯一没睡的两家。

老拱们深夜在咸亨酒店买醉唱曲,咸亨酒店掌柜日近斗金,他们却却对隔壁的寡妇单四嫂子――自己的同类虎视眈眈,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对门的王九妈养儿育女,却对寡妇母子没一点人情的温暖,却在宝儿死后以帮忙料理丧事之名,将单四嫂子的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咸亨酒店的掌柜更是借着单四嫂子无钱为小宝置棺材,要去了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银簪,老拱们还趁机占便宜。

小宝病时,没见他们热心,现在人死了,他们却像野兽闻到了血腥,倾巢出动。也许在当时的人看来,并无不妥,他们是来帮忙料理丧事的,理应受到主家人的感激。因为此前人们一向是这么热心的,但一直如此,就对么?!

鲁迅是第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人,证明他已经惊醒,但改变人们的这种普遍思维应该怎么做呢?也许这就是当时极需探寻的事。革命者的鲜血和义士的狂呼,似乎对民众的影响并不大,他们照样陶醉在痛苦的深渊不自知。

鲁迅唯有将他们的伤口撕开来展示给他们看,才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腐烂已经到了何种程度。而救助这些人,唯有帮助他们完成一次思想的升级。让他们知道打破古风向未和的领域探索一二,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跳出舒适区,主动寻求自救。

中国自古以群分,只知有家乃不知有国,只知我是我家人不知他家的也是人,这种搞小团体拉帮结派的古风不知残害了多少忠良、几次陷国家于不义,每次国家易主,几乎都要经历一次大换血。那有没有一种制度,永远保留核心的国家力量,使一个个掌权者只是服务于不变国家精神的服务者?

在这一点上,旧时的中国是缺失的。中国是有精神的,但这精神仅仅是血脉相承,无关任何公共关系。这是中国的骄傲,但同样也是中国的悲哀。时至今日,抱有这种思想的人还不在少数,江歌为护闺蜜,与刘鑫男朋友争吵,刘鑫关上了江歌的生门,她的父母没有督促自己的女儿做出任何惭愧的举动,却与自己的女儿编造了种种恶心的谎言来诋毁逝者,这应该是为了血脉做下的最令公众不耻的事,我们可以想见,如果这种古风如果被视成理所当然,形成一种风气,人间将会是怎样?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打破固有思维,避免思想僵化,任何时候,问一下自己的心:一向如此,就对么?某人赢了,他就是对的么?

在当时,鲁迅想求的无非是一个人人平等,个个都有发言权的社会体系,但被奴役惯了的人们,是否会接受自己做主的这种光荣,是否懂得享受这样的权利,一定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认知升维。

鲁迅是致力于让全体国民认知升维的先驱,他所出的《呐喊》的小说集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明天》这篇短文则是暗夜里的一声锤响,穿透夜的黑在向明天天明的突围。如果说这是一声绝望以至无声的锤响,那么丝缕的怨恨,就是这穿透黑暗的希望。

结语

明天是期待,是愿望,是遥不可及的梦,但将明天定义成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与这个梦之间的距离便可丈量,虽然遥远,却是可及的。

为实现这个梦,用坚持不懈的果敢行为去追梦,诚然是可行的,但切不可盲目,适时调整方向,随时进行认知迭代,才是实现梦想的重中之重。

鲁迅痛惜于革命者的牺牲,感伤于民众麻木的等待观望,他痛陈了一番中国人当时的劣根性,让我们知道治愈麻木和愚昧才是根本。

觉醒者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与大多数麻木者进行正常沟通,才有可能真正唤醒他们。而鲁迅手中的笔成功地走到了这群卑微的小人物之间,如一滴甘露,滴进了所有人的心灵,激起了万千浪潮,终于迎来了我们想要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的《明天》告诉我们明天不是虚妄,它得分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