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父python之父_程序员潜规则之痛——“JAVA 之父”也遭遇过

去年的网络热词“保温杯”向我们传递了中年危机。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程序员潜规则”无非也是由年龄在程序界引发的危机和歧视,“JAVA之父”高斯林,曾是比尔盖茨的噩梦,如今也遭遇年龄歧视。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他编写了多处理器版本的 Unix 操作系统,是 JAVA 编程语言的创始人,他就是詹姆斯·高斯林。虽是大神级别的,63 岁的 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都会遭遇年龄歧视。

1991年,在 Sun 公司工作期间,高斯林和一群技术人员创建了一个名为 Oak 的项目,旨在开发运行于虚拟机的编程语言,后来,这项工作就演变为 Java。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Java 成为全球流行的开发语言。年过花甲的 Java 之父在 Facebook 上发表了他所遭遇的年龄歧视。

他曾在面试的时候被 HR 告知,“通常我们不招你这种年龄的程序员,但你的情况特殊(Java 之父身份),所以对你特殊考虑。”而在 Google 工作的时候,听到几个 30 多岁的人要去整容变得年轻点(不敢想象)。

只是在这个互联网爆发的时代,技术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处于一线的程序员压力感受会尤为明显。

根据统计,美国在职的工作者的平均年龄是 42 岁,但在硅谷这个数字变得更低。比如苹果公司是 31 岁,Google 和特斯拉是 30 岁,Facebook 和LinkedIn 是 29 岁,而其他公司甚至更年轻。

在如此开放的技术圈,各种开源工具层出不穷,技术更新太快,要想长期保持一个顶十的这种能力难度太大,尤其是年纪大了的时候。由于记忆力的衰退和身体的衰老,学习的能力相交年轻人来说就弱了很多。

前段时间的中兴员工跳楼事件,客观地说,与年龄相伴而来的职业焦虑并非只有程序员这个群体才会有,很多工种都会有类似的情况。你有过这种焦虑吗?面对焦虑我们要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事情,正如古语所说:“活到老,学到老”。而解决焦虑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行动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之父python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