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从来不是拼天赋,而是靠......

2018年下半年,我确定要写作。

刚开始仅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所思所想。还记得第一次看见阿根廷作家博尔赫兹说的“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时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

后来为了精进写作水平,也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报名了弘丹老师的写作训练营。

在经历了不算多的拒稿后,《读者新语文》的编辑向我投来了橄榄枝。

那段时间,我真的体会到了把所思所想变成稿费的成就感,那种被别人看见了的喜悦感真得太好了,从2019年5月第一次上稿《读者新语文》,前前后后收入了2万多稿费。

然而,在一个舒适圈呆久了,就很难能主动地求变求新了。

两年后,我投稿的主阵地《读者新语文》因为一些原因不再收稿,我的写作也随之戛然而止。

我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开拓新的疆土,但似乎是到了瓶颈期:激情也没了,方向也没了.....一时间真的很迷茫。与此同时,我在主职业上似乎也很失败,用我爱人的话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沮丧、焦虑之余,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姑且把这段时间看做是沉淀期吧,只要心里还有那个目标,哪怕做只蜗牛也可以。

这段时间我加入了一个非常年轻的老师(桑梓)的写作训练营,从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了活力和激情。

记得她的助手夙叶说,她觉得最难坚持的时候不是开始,而是中期遇到瓶颈的时候。开始还有激情,不畏困难;到了中期,易生懈怠,很多人就放弃了。

深以为然,我差点就成了“很多人”中的那一个了。

还有个叫无戒的作家,我也听了她的分享。她诚恳地谈到梦想照进现实,真的不是拼天赋,而是拼谁能坚持到底。很多事情上死磕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她说,“大多数作者不能成为作家,并不是因为天分不够,而是信念不足。

记得我在看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的时候,一直在想他怎么可以为了写成一本命运未卜的书(《平凡的世界》)如此“摧残”自己的身体,而且是用了十年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光做准备工作就花去了4年时间。

后来当我一遍遍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和信念。

所以说,今天我告诉自己,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他绝不会因为写作路上的困境而放弃。如果我不能坚持,仅仅只是因为我并不是真正热爱写作这件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想照进现实,从来不是拼天赋,而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