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值得推荐的文艺片:《无主之作》

阅读提示:影片时长三小时,本文的文字也不短,含标点符号在内,全文2360字,不含图片。


我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个人对于动作片的喜爱,并且认为这种喜爱无可替代,我并不介意旁人因此而评价我的欣赏层次不够高。


这倒不是说,我的心理素质已经非常强大了,与此无关,而是因为我对自己处在哪个层次心里有数。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任何事情,干多了都会感觉到某种程度的腻。欣赏动作片也一样,所以,偶尔换换口味是个解腻的法子,比如,今天要说的这部文艺片——《无主之作》。

图片发自App


我从前的眼界比较窄,对于作品类型的界定比较模糊,以至于当一部电影的字幕出现时还搞不懂自己究竟看了什么片?


这种尴尬,在我看各种不同类型电影的转换之间,莫名其妙的消除了。这是我在换了欣赏口味之后得到的一种好处。


倘若有一部分人还分不清文艺片和某种颜色的片子之间的区别的话,那么现在,我可以向这些人介绍一个秘密,看过了《无主之作》,就能清晰的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也更能理解,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文艺片?


举例说,在家里,主角的姑姑伊丽莎白不着寸缕的坐在凳子上弹奏钢琴,她的表情时而陶醉,时而兴奋,说一些库尔特还听不懂的话……


这样的场景还有不少,如繁星般散落于影片之中,必要的时候才会出现,而出现的时候,不遮不掩,不扭不捏,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没有必要时,艺术不必高于生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对于影片的剧情,没什么想说的,我认为这不重要。在大时代的潮流下,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随波逐流已算不错,有些人则不幸被无法阻挡的波涛和洪流所淹没,就此消失,仿佛不曾来过。这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能解决的事情。


人的命运跟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我想,人若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生存意义,有时候,妥协是一种必要的过程。


伊丽莎白有天赋,却很不幸,她跟那些消失了的人们一样,没能躲过时代的洪流,相比之下,主角库尔特就比较幸运,除了有天赋,他还跨过了命运的几道坎。


起初,他也坚持做自己,后来妥协了,他去画壁画,他也去洗楼梯,如同他父亲当年那样。更幸运的是,他去到了柏林墙的另一边。


图片发自App


《无主之作》的主题,是通过一种类似于轮回的形式,表现出人类的遗传因素对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中追寻创作中的自我。


片头,博物馆的介绍员说了一句话:艺术应该来源于才能。我想,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举个例子,上初中时有音乐课,可是,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弄不清楚五线谱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一位同学略知一二,每次考试,他的答案就成了大家搬运的目标,无一例外,幸运的是,音乐课不是必考科目。


假如我的理解没有明显的差错,那么,人们常说的艺术细胞,是在人还没生出娘胎时就已经注定了,在这里,才能与天赋是一回事。


好在即使我们没有这种特殊的才能,也同样可以欣赏到一些佳作,如果有日积月累的熏陶做基础,那就更好了。


图片发自App


艺术可以通过某种不为人所知的途径告诉伊丽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大概这是有艺术天赋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之一吧。


我们来看一看这种区别吧:


伊丽莎白站在公交车站前,闭上眼睛,当司机们同时按响喇叭时,她展开双臂,神情庄重肃穆,此时,伴奏音乐响起,站在一旁的侄子,渐暗的天色,面前的公交车……


现实中的一切仿佛都与她无关,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沉浸在只有自己才能领略到的奥妙中!这幅景象,烙印在年幼的库尔特的记忆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既然是文艺片,当然就离不开浪漫这个词,而浪漫往往跟艺术有着某种联系。


库尔特当工人时,厂里那位管事挺有意思,他看到库尔特的艺术天赋便说,艺术学院的女孩子比工厂里的好看多了,我喜欢这种一不留神就脱口而出的大实话。


在艺术学院,库尔特果然碰到了好看得多的女孩子,其中一位还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女主角,女主角也叫做伊丽莎白,也许这个名字让他有些伤感,于是,库尔特叫她艾莉。


艾莉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于是,她的学期论文——那套西装就成了定情物,库尔特的画作里则有了艾莉的样貌。


图片发自App


总有些人苦于没有追求女孩子的方法,看看文艺片应该可以找到一点灵感!接下来还有更浪漫的事情:


小情侣晚上在二楼幽会,碰上女主角的父母刚好回家,下楼是来不及了,所幸有窗户在,所幸窗户没有栏杆挡着,于是,主角从窗户跳到旁边的大树上,一阵悉悉索索,好不容易下到地面,却看到女主角的母亲静静的站在树下,手里拿着他的衣服,还将他的皮鞋递过来……


看到这里,我不由地感叹道,多好多开明的一位母亲啊,举止优雅,大方得体,尽管整个过程她都一言不发,但她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让人难堪,是一种优雅。


影片跳出一般影片的叙述框架,没有怎么去追究库尔特的老丈人在纳粹时期的罪行,而是以库尔特在艺术观念上的转变来反证纳粹的奇谈怪论。


老丈人始终没有搞清楚一些事情,他的想法里有很强烈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来自当年的纳粹思想。


比如说,老丈人跟妻子讨论起库尔特时,说他是“一个因为擦几级台阶而自杀的男人的儿子”,认为这是“优生安乐死”,甚至还认为这是人的基因问题。


基于这个理由,老丈人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试图阻止艾莉与库尔特的好事,后来他被迫离开,此事才作罢。


假如剧情可以不说,颜色可以不论,甚至浪漫也可以不谈,但是,那位总是戴着帽子的教授却不能不提。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该教授没有多大的艺术天赋,起初我还以为他的存在只是一个笑话,其实,他是压轴的人物,他知道什么才是好,而“好”是评价艺术的标准之一了。


他的掏心话,对库尔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后者更能明白自己还在艺术学院上学时的老教授所说的“自我”的深层含义!


在我看来,这是该片的精髓所在,这也是文艺片的魅力所在。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科学可以通过一些规则学习到,艺术则不然,只能够潜移默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艺术当中的好,无法在课堂上学到,没有人能教你,只能自己去参、去领悟。


没有了规则也没有了约束的“好”,正是艺术领域最艰涩难懂的地方,所以,文艺片才那么小众,而小众的好,就在于它的精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值得推荐的文艺片:《无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