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单位这几天发防暑降温,在签字的时候发现分发的物品不一样。听说是因为正式和派遣的原因。

今天,同事们在议论,才知道原来这单位还分这的这么细致--什么正式工,人才派遣,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

为啥一个单位居然还弄得那么复杂?说不好听的,大家都是打工的,时间一样,地点一样,工种一样,为啥还要分个三六九等?你说,在工资是有差距可以理解,毕竟学历有不一样,在这上面居然也分,有点搞不懂。

说真的,有些正式员工真还没有派遣的有能力,有本事,工作认真……为啥还是正式工?

有同事问: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哪个更好?

我百度如下:对职工而言,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和劳务外包方式,通常是不得已的选择。

对职工而言,就业的优先选择方式是与就业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成为就业单位的合同工,这就是人们口中的“正式工”,因为只有单位的所谓正式工,才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单位的所有福利待遇。

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和劳务外包方式的,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工”同岗同薪同待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根本不会按此操作。

如果说劳务派遣在《劳动合同法》中还有一席之地,派遣人员较真的话,还可以对实际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申请仲裁要求补偿和赔偿,那么,劳务外包人员是连这样的资格也没有的。因为,劳务派遣好歹还可归为劳动关系一类,劳务外包事实上根本就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约束的范畴,劳务外包合同的实质已变成经济类商业合同,就像小包工头外包土石方一样。

对许多人而言,选择劳务派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就业方式,是不得已的选择,现在找工作难,找一份称心的好工作更难。

选择上述两种方式就业的人员大体分三类:

第一类:是一些比较好的单位,一些关系户人员希望进入,但这些单位控编很严,没有编制,只能暂时以劳务派遣身份进入,希望等待时机再寻求转“正”。

第二类:是学历低、年龄大或没有一技之长的,通过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所以,借助于劳务公司通过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的方式寻找工作。

第三类:一些用工单位单方面的要求,一些就业人员为了进入这些单位只能屈就。

对单位而言,有不得已,也有管理的需要。

一些单位采用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是不得已而为之。很多人都知道,要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工”必须有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编制和身份,而现在要取得这样的身份主要通过考的方式,进人非常困难;国有企业过去进入相对放得要松一些,但近几年越收越紧,国企管理的上级单位对人员和工资都采用了总额控制,所以,要进一个人也非常不易,比如:笔者所在地区国有企业要进一个人,必须坚持“退二进一”的原则,层层审批到区领导那一层,然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所以,如果这些单位因工作需要用人,只能选择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方式。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求职者还是不要走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这条路,如果走上这条路,你会深深体味到什么叫“二等公民”和“三等公民”的滋味,至于这滋味,已有回答者较为生动的展示了,就不再重复描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