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散记——之桂林米粉

自从接了代工的活,今年以来各总问题返工挑选投诉时常发生,各个都变得郁闷和愤怒,问题还都不是些功能性问题,皆为各种外观异常,对于这类产品个人看法,的确是质量过剩了,工业用品玩出了艺术品的要求,供应商也是快到取白旗的份上了。

夜夜八到十点,各种计划编排也都是废纸一张,各种异常弄得我也是放弃了。看米下锅吧,也乐得个轻松自在,有时达不成交期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就看终端客户的交期和质量客户怎么定夺了,只能赖皮一下了

在这种情境下,内心也是慌堵。周日陪儿子去钢琴班,这次因为培训机构有一个年底的联欢会,所以有个集体排练,我与夫人就去逛了下,和老师打了个招呼我就先行离开了。

这日休息,午餐也未曾考虑,到了下午三点,也着实饿了,于是去了家桂林米粉店,进入店内夫人已快吃完,我径直走向前台,点了个经典桂林米粉,收银员交给我一个提醒器,上面闪着红灯,还有个数字显示器,应该是时间之类的吧,整个提醒器就像个大柿饼,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也不稀奇了,我也没再细看。

 坐在夫人对面,我环顾了一下店,进门的右边墙壁上贴了一张十几个平米画卷,几个苗家女子围着一个老太,介绍说九十岁老人“传说”厨艺。我正在怀疑着画里的内容,提醒器已经在桌面又跳又叫起来。取了粉,放在桌面,碗下压着一张介绍,说着米粉的吃法。我只能撇嘴一笑,我这土生土长的桂林人咋就不知道还有这吃法,各种调味,搅拌,如何放汤?让突然感觉啥时候吃个米粉都如此有仪式感了?深奥到怀疑起自己的出生来了……

我在想,这样的宣传下多数人可能还是会觉得很可信吧?因为他们让我感觉“专业”到怀疑自己的智商了,我在想从出生到现在莫非我吃了几十年的假米粉?

对于桂林米粉的吃法其实并没有如此讲究,关键的只是里面的那点卤料,至于是否要放汤,那是个人喜好,整个桂林地区的人口味都是较重,喜辛辣,所以有些人就喜欢了不放汤,只拌着卤汁吃,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放汤吃的,特别是到了大冬天,能暧暧身,特别是上学那段日子,没什么取暖的条件,吃早餐时能喝个热汤,那就暧心窝里了。

在点餐里店里老板通常会问你要汤菜还是卤菜,这是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汤菜其实就是碎肉汤,卤菜就是一些叉烧,卤菜加粉通常太干,所以店里会放一锅骨头汤,客人随意添加,也方便调整盐味,所以并没有这家店里宣传那么唬人。吃得自己像个白痴的感觉。

对于桂林米粉的来历,多数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秦始皇修灵渠这个典故。相传修建灵渠时因多为北方士兵与囚徒,因到南方湿热,温症四起,水土不服而不思饮食,军中军医便以多种药草与香草调制出了一种汤剂,解决了这个问题,慢慢传了下来,也不有了今天的桂林米粉,而桂林米粉真正的发源地又不是在桂林市,而是离市中心一百多里的灵渠所在地兴安县,所以你要想吃真正口味的米粉还得去这个小县城,味道一定会与市里面的天差地别。现在每年这个小县城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米粉节,有兴趣和时间而且好奇的朋友可以去探访。

对吃于饭食无非填饱肚子,之后满足下味蕾,所以还是别去增添那些无谓花哨事情,吃得愉悦就好。

吃完返回的途中带了点蛋挞给到培训老师,下午五点了,也到饥寒的时候了,我们一到门口儿子就满眼含泪的扑了出来,小孩子伤离别啊,着实让在场的老师和家长们笑话了。只是希望你大了也能如此才好,不好像我,人到中年,在家陪父母的年头两只手就数得差不多了。

和老师告别后一家三口去了购书中心,儿子只是去玩的,我就转了转,一个来小时,书架转了一圈下,突然发现没什么书吸引我,不知是我最近倦怠了还是现在的书作者没有把书名起好?去到他们母子二人玩耍的地方着实无奈还是继续转转书架吧,走到散文集的架子,之前从来不看这类书的,随手挑了一本,翻了翻,看着短小的文章,却是吸引了我,到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那短小的章节,最近不知是因为工作还是因为年龄,没发耐性看那些长篇大作,这些简短的文章到是适合了我,于是毫无犹豫的买了下来。

临走了儿子到是要看书了,这是个好习惯没有理由拒绝,于是便由了他去,我也就随意的四处翻翻看看其它的书,儿子拿了两本《我的世界》介绍游戏的书,毕竟他还不认识字,也由他去吧。半个来钟后我们便回了家,这个休息日也就到此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日散记——之桂林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