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用《红楼梦》做书名?

《红楼梦》这本书曾有很多名字,如《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但现名成为流传最广,普遍接受的名字。相比而言,这个名字究竟有什么好呢?

体现作者寄托。主人公贾宝玉喜欢“红”,院子名字是“怡红院”“悼红轩”“绛云轩”,《红楼梦》全书的故事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表达阐述,有南柯一梦的含义,有逝水年华的追忆况味。

书中的大观园寄托了作者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实际是清净女儿之境。宝玉和金陵十二钗,是太虚幻境的凡世化身,是作者内心认定天地间至情至性、至美至圣的所在。凝结意淫、女儿尊贵、青春叛逆、正邪两赋、诗意生活、儿女真情及情之悲剧等思想。

梦中的红楼,没有“鱼眼睛”,没有对爱“红”鞭挞,是长不大的彼得·潘的圣地。在这样的梦中,这样花神仙草入驻之地,只有人生性灵,写意的青春,让作者以及世间很多男女走入便无法走出。

切中全书要旨。就书名来说,《石头记》是自称所记石头之事,石头就是个记事本,或者是前中后衔接,起承转合的一个引子,很难担得起其他内涵,好处是比较质朴,隐藏本书珠玉般的光芒。

《风月宝鉴》明喻戒妄动风月之情,可是这不是作者的本意,书中风月无关风月,与《金瓶梅》立意不同,繁华散尽走向荒芜,意味不到“空”,只能产生向往。“宝”是赘字,符合老人家品味,回顾徒然,鉴赏玩味,格调低了一点。

《情僧录》指宝玉有情人做了和尚的故事,是伤心和尚回忆录,作者不会做和尚,和尚也不能逃避红楼之殤,情和和尚虽有对立,有独特味道,但还欠缺韵味。

《金玉缘》记金锁与宝玉相配的姻缘;《金陵十二钗》则明指书中十二女主角的故事,平铺直叙,适合民间流传。

总体看,以上都显得生硬直白,缺乏总结提炼,相比言犹不尽,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情趣,有着较大差距。

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红楼”专指富家女儿的金闺绣阁。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之句;老红学家周汝昌认为红楼”一词源于唐诗,可追溯到韦庄的“长安春色谁为主,古来尽属红楼女”。

“梦”则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在《红楼梦引子》中,作者就明确指出要演出“悲金悼玉”之“梦”。所以甲辰本梦觉主人《红楼梦》序中说:“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以为此名总其全部,最为切中题旨。

梦觉主人还说:“今夫《红楼梦》之书,立意以贾氏为主,甄姓为宾,明矣真少而假多也。假多即幻,幻即是梦。书之奚究其真假,惟取乎事之近理,词无妄诞,说梦岂无荒诞,乃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是也。

贾宝玉之顽石异生,应知琢磨成器,无乃溺于闺阁,幸耳《关雎》之风尚在;林黛玉之仙草临胎,逆料良缘会合,岂意摧残兰蕙,惜乎《标梅》之叹犹存。似而不似,恍然若梦,斯情幻之变互矣。”

恍然一梦,情海幻变,这是人生的真相。

反复斟酌结果。在小说开头,列出了四种书名——除《石头记》外,空空道人改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者改题的《风月宝鉴》;再后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题名为《金陵十二钗》。

弄出这样多名字,说明了作者的矛盾心态,作者觉得很难用几个字概括整书,也说明他心目中的这本巨著的内涵,希望世人懂得。

《红楼梦》是书中第五回太虚幻境中警幻所演之曲名:“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

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古筝,听他歌道。”

第一支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里面有起伏波折,警幻仙姑让贾宝玉先看原稿,后听其歌,认为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若不先阅其稿,而后听其歌,则翻成嚼蜡矣!

不认真读几遍,仅听说,听人唱,不解其意,还真是嚼蜡。

宝玉没有认真听,回想时已经是半生,可即便有人再讲,又有几个人会认真听呢?

后来者居上,《红楼梦》成为定名。

普遍为人接受。按照胡适先生说法,《红楼梦》取名有小名、中名和大名的区别。

小名就是曲子名。中名是因为它和《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站在一排。大名是因为脂砚斋甲戌本评论,本书初用《石头记》这三个字时候,评论,“本名”。(第一回)在本书初用《红楼梦》这三个字的时候,评论:“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是红楼一梦耳”(第五回)。

在脂本的凡例中,说《红楼梦》总其全部之名,也就是有两个解释:包括本书的一切内容,统一了本书异名。

时人叫这本书为《红楼梦》,乾隆时候、乾隆以后的人都已经都叫它《红楼梦》,直到后来,《红楼梦》书名大行其道。

九洲芳文投稿一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用《红楼梦》做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