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工作一年总结

        毕业有11个月了,算起来工作也接近一年。最近做晋升的述职PPT,虽然由于客观因素没能成功晋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收获还是蛮大的。感触最多的是修改PPT的过程。同样的东西,不同人的理解深度和高度真的差很多。跟主管修改PPT时,一遍又一遍的灵魂拷问,每次都能对过去一年做的事情有新的认识(这点真是太牛了),也意识到了自己更多的缺点和不足,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这一年我做了什么?学到的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做?未来要去哪儿?想要怎样的生活?

      做了什么:入职一年一共做了三件事情:信息预测、竞争力评测和异常检测。前两件事情做的都不是很好,结果差强人意,做了跟没做差别不大,做完之后自己除去了解了业务、熟悉了工具之外,其他方面的成长和沉淀非常少。真正收获较多的还是异常销量的检测。双十一零点的时候发生了一起异常事件,原有的检测机制失灵。当时主管就嗅到有事情可以搞,拉着我去和负责的产品经理见了见,大力推销我这个半瓶水的算法工程师。事情比较复杂,不太好做,原本想着悠哉悠哉的做调研、建模、开发,怎么着也得好几个月才能上线。后来刚过了不到两个星期,又发生了异常事件,合作伙伴损失又是损失了好几百万。二级领导下命令,双十二之前必须上线一版,只给留了不到两个星期的事件。除去数据准备和工程实现,算法建模的事件不到一周,感觉有点慌。好在后来在师兄的帮助下,还是赶在deadline前上线了一个极其粗糙的版本。有了初版之后,后续的工作都是在这个框架之下搭建。上线之后的几周,每周都有误报,也可以理解,毕竟一个星期做出来的模型,准确度还是有所欠缺。而且异常交易占总体的比例极少,可能接下来半年、一年都未必会有good case。“准确率虽然为0%,但是召回率100%啊,哈哈哈哈”,mentor也这么安慰我。就这么安慰了有三周吧,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又发生了一起异常事件,但是自己做的东西并没有报警,虽然上游环节有人捕捉到这个异常,但还是造成了有小几十万的损失吧。事后排查原因,发现自己训的模型其实发现异常了,但是由于代码实现的时候有一个BUG,导致没有报出警。心情降到了冰点,日思夜想的期盼着发生异常,然后检测到、报警、一战成名,可惜关键时刻掉链子。这次以为BUG没能成功报警,那代码里是不是还有其他BUG,等下次异常是不是要又要等到猴年马月啊?心情郁闷,但是没办法,只能继续优化。修BUG,升级算法,加自动熔断功能,加外呼功能。就这么做了一个多月,异常一直没发生,每周还都有误报,感觉运营都在怀疑这套东西到底靠不靠谱。虽然表现还是不好,但是当时自己却极其富有激情,不断优化算法,优化产品体验,有时候凌晨一两点突然想到好点子,都会打开电脑开始写代码;没人催我进度,周末的时候自己不自觉地在家开始加班,虽然没人知道这些,但是自己过的很充实;每次报警的时候,无论多晚也都第一时间帮助运营排查问题。自从上次的漏报之后,太渴望检测到异常,太渴望证明自己。直到2月份事情开始发生转变,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商家频繁的发布新价格、新政策,取消操作也变得频繁起来,异常开始出现的频繁起来。第一次运营反馈说检测到异常的时候,真的是太高兴了,感觉长舒一口气,埋土苦干了三个月了,终于看到good case了,太不容易了。接下来的每周都有检测到异常,最多的时候一周见检测到4起异常。检测到的异常种类也在丰富,本来是为了应对异常价格,后来发现还能检测到11种异常,都是之前从未感知到的种类,这个真的是大大出乎意料。2月和3月简直是我的幸运月,每周都会有检测到异常,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再也不需要通过检测到异常来证明自己。异常交易的检测后来还自然延伸到了黑产检测。之前大家普遍觉得黑产在我们这个领域获利很少,而且在前几年的打击之下,现在应该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自己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做,最终发现了有三四个黑产场景,其中一个还联合了公检法打击,并推送了新闻,上了当时的微博热搜,多家媒体都转摘了。这件事情做的也是蛮开心的。

     学到了什么: 这一年最大的成长就是有了产品化的思维。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怎么才算是把问题解决了呢?算法建模,能检测到异常就可以了吗?显然不是的。算法在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中虽然比较重要,但却不是唯一的。检测到异常之后,要怎么把消息触达到运营;运营收到异常之后,需要配套的排查工具确认报警是否有效;如果有效,需要有相应的异常处理工具,同时再把信息传达给商家、产品、开发和测试人员,进行异常排查;排查到原因之后先紧急止血,再修复异常;事后复盘,查找异常发生的根本原因,总结经验,并将发生的异常再次优化检测算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闭环。此外,当异常发生后,谁负责什么,该怎么做,使用什么工具,怎么同步消息,传达信息也都需要考虑。怎么让运营熟练的使用,缩短误造成的损失和异常持续的时间,整个的SOP流程还是蛮复杂的。作为这个项目的PM,协调运营、产品、开发、测试的工作,也让自己成长了不少。财年末的时候,拿了技术部的最佳新人,主管也给提名晋升了。集团里1年晋升还是挺少的,而自己有异常交易的项目+最佳新人+黑产检测的热搜新闻,三者加持,胜率挺大的。一时有种春风得意的感觉。准备晋升PPT的过程中,主管给了很大帮助,同样的工作内容,经过他的指导润色,项目之间的逻辑性更强了,视野和层次高了好几个level。可惜今年晋升卡年限了,提名被高层刷掉,有苦难言。不过这个准备的经历也是蛮有意义的。

        接下来要怎么做:坚持做算法梳理过去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的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我是团队里唯一一个title是算法的工程师,平时有个剑桥毕业的博士师兄带我,团队里大部分人都是在做业务开发。那么我到底是算法工程师,还是研发工程师呢?回顾一年的工作,显然是一个研发工程师。自己做的三个小项目,目标都是在朝着产品化的方向发展,算法也有,但是都是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即使是复杂的异常交易检测,自己也没有写一行算法的代码,核心算法靠组件,然后在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下功夫。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算法工程师做的事情。有时会困惑,有必要纠结于这个title么?做开发也挺好的呀。其实自己纠结的不是title,而是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社会原有的消费模式是人找物品/信息——人主动学习、搜索、寻找自己需要的物品/信息,但是随着物资丰富、数据爆炸之后,已经变成了物品/信息寻找合适的人群。从海量的数据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推给合适的人群,这是一个算法的问题,算法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是大的环境,就小的领域而言,自己也不太看好所处位置。在公司的战略板块中,虽然这项业务GMV比重较大,但是它转化率太低了,导致公司的营收极度的不健康。公司对它的定位是充当着流量入口的角色,业务发展稳定,上层也不会有额外更多的投入。就业务自身而言,这个领域也很垂直,逻辑复杂,长期做下去行业专家的属性大于技术专家,大量的行业知识无法迁移,以后跳槽的可选择范围都大大缩小。毕业前三年做什么,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影响还是挺大的,以后再想换行,付出的代价就大了,如果不适合就趁早换。晋升结束之后就联系了个性化推荐团队的主管,表示想去他们团队做算法。那边主管表示很欢迎,两边主管谈妥之后,大概六月初就可以转过去了。嗯…… 就是以后要做个性化推荐了。但愿还能保持高速的成长吧,避免有一天被彻底淘汰出局。

        未来要去哪儿:是北京吗?是程序员吗?转组的事儿大概敲定之后,很激动的跟基友分享了,基友倒是很淡定,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并没有想明白:要留在北京吗?程序员要一直干下去吗?这些问题不解决,焦虑就不可能消失,大把的头发还是会继续掉。要继续留在北京么?照现有的发展发现,在北京买房虽然还是比较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努力工作还是可以实现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户口。当初抽签没抽到,自己应该和北京户口再也无缘了。以后孩子上学怎么办呢?还要想自己一样在河南的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么?老家上学,自己又会错过孩子成长中的很多重要环节;北京上学,终究没办法在这个地方高考。出国读大学的话,初中就要有意识的培养,高中就要把孩子送到国际部,这些再加上国外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感觉人到中年的压力好大啊。而程序员到35岁就开始有瓶颈,开始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如果在最需要钱的时候,自己失业了,那局面想想真的是太可怕了。程序员这个职业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也就二十多年,还没经历完整的一代人,大龄程序员都去哪儿了,他们后半生的生活是干什么?组里有个老P7,就坐我旁边,在集团干了有九年吧,遇到职业瓶颈了,升不到P8管理层。他技术挺强的,尤其是在DDD领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方法论。三个小时的分享会,我大概也就能听懂前半小时(着实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工程小菜鸡)。技术强悍如此,但是私下聊天的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他的焦虑,职业的瓶颈和后浪的来袭,看着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和火热,好像是有种无力(?)。上个月他离职了,理由很简单:这个地方升不上去,就只能通过跳槽升一级了。这个算是一个成功转管理了的例子吧吧,但转管理的毕竟是少数,没有成功转型的话,真的要像段子里讲的去送外卖或者回家卖水果吗?每次想这个问题,都感到很迷茫,迷茫本身又加重了焦虑。被淘汰的而焦虑,未来转型的焦虑,房子的压力,北京生活的压力,五味杂陈。未来在哪儿呢?目前还是没有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得,深度学习,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