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马克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这是我第二次看《玛丽和马克思》这部影片。相比于第一次,我除了不再注意这部动画奇怪的黏土制作之外,还对影片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其中,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无论是玛丽还是马克思,他们对对方来说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然而世间事有何时真的能说清一二三呢,玛丽长途跋涉的寻找和马克思的离开不都是意外吗。

导演亚当·艾略特和《玛丽和马克思》

《玛丽和马克思》这部动画是导演亚当·艾略特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的。

导演艾略特童年时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乡下,因为生性羞涩,艾略特总是把自己所在房间里画画,用鸡蛋包装盒、卫生筒做各种小玩意。后来有了一个长达20年之久的笔友。

所以玛丽的原型是导演艾略特,马克思的原型就应该是他的笔友了。

《玛丽和马克思》

《玛丽和马克思》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玛丽和马克思通过信件交流成为笔友的故事。玛丽·丁克尔是一个居住在墨尔本市区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独的小姑娘;马克斯·霍尔维茨是一个居住在乱糟糟的纽约的肥胖的,患有亚斯伯格症(自闭症的一种)的44岁犹太人。

这部电影并不会因为是黏土捏制的就变得不精致,反而在一些场景、镜头的运用上更加具有抽象的写实性。例如,在影片的开头,对玛丽住的小镇上的一些细小的生活气息的镜头转换就很好的能说明玛丽生活的大环境和导演对影片内容赋予的情感。包括这部电影中的所有文字——那些出现在街角商店橱窗里的文字、招牌上的文字、包装上的文字、啤酒瓶上的文字、玛丽和马克思之间的书信上的文字——统统是亚当·艾略特亲自书写。

这部电影的结构组织或许可以按照故事进展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介绍玛丽的生活,介绍马克思的生活,玛丽和马克思的信件往来,最后是玛丽去美国找马克思。

在影片一开始,就分别通过玛丽自己的生活细节、玛丽父亲的日常及其工作、玛丽爷爷的爱好、玛丽母亲的场景,构建出了玛丽是一个怎样的人。

例如,玛丽有一个心情戒指,她要看着心情戒指所对应的心情做事表格来做事;玛丽最喜欢的动画片是阿诺的一家,并且用自己收集的东西制作出了玩具;玛丽父亲的工作所引出的玛丽最喜欢的茶包“Earl Grey”,并以这个名字想出了自己的希望的外来;玛丽对玛丽爷爷去世和对母亲酗酒、偷盗是困惑的。

导演用了不算少的时间、镜头讲述了玛丽还小,对很多事情的疑惑、不理解,以及家庭成员对其的冷漠抑或是不关心,同样也反向证明了玛丽对未知的幻想的渴望。

接下来的部分就是介绍马克思了,然而导演刚开始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马克思也喜欢看阿诺的一家。或许这是在应和与玛丽有着相同的爱好,可以成为彼此的朋友。

第三个部分是玛丽和马克思通过写信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思考。这其中包含了对死亡、自杀、酗酒、性、精神疾病的讨论与思考。但是导演并不是以一种讽刺批判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而只是在故事中描述了这些问题。在信件中所涉及的这些问题都是留有空白的,可以让观看者思考的。

这是我觉得这部影片值得深思的,导演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些看似很是问题的问题。就像在真实的刻画一个客观的人,没有完美的,也没有绝对的。像是有一个场景:是马克思在第一次给玛丽回信的时候说到他已经捡了很多个烟头了,也很讨厌那些随地扔垃圾的人。这个场景让我不仅想到,即使马克思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人,但是他对于是非好坏是可以分得清的。相比于那些分不清的人,是不是好了太多了。

这个是贯穿了玛丽和马克思长达20年写信的部分。导演有时将二者读信件内容后的行为、心理做了很大的反应。例如在这20年的场景变换中,导演会将黑白的主色调中加入鲜艳的彩色,以此来表达玛丽或马克思的心情,或导演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如果观看影片的人觉得到此时有些无聊不想接着看下去,那么他们就错过了最后一部分。玛丽和马克思一直以笔友的身份讲述故事20年之后,玛丽终于踏上了寻找马克思的路上。没人会想到这是一个这样的场景,是只有玛丽能看到马克思,而马克思永远也看不到玛丽了。玛丽找到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已经去世。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导演给出这样的结尾似乎是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吧。这是一部值得安安静静观看很多遍地电影,真实而不做作。每一次观看后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对电影中所展现的矛盾,既觉得过于冲突,又觉得抽象的真实。

玛丽让马克思有了一个鲜活的明天,知道了“爱自己是第一位的”;马克思让玛丽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对想要的,学会了追逐。他们都是彼此的“明天”,也是彼此的“意外”。但是真正的“明天”和“意外”却是真实而残酷的。

大概在这世事无常的世间,永远不要想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你可能感兴趣的:(《玛丽和马克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