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心城』“汇丰”比“咸丰”时髦

『1』

午夜了!

即要洗漱后睡了,突然一个念想出来,即:今年读书,重点是读了两个浙江人的,一个鲁迅先生,绍兴人,都知道的;一个丰子恺先生,今浙江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湾人。两位先生的故里,从地图上看是为跨杭州湾南北直线相对望,并且,都有过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问履历,不过,鲁迅先生是师长辈,丰子恺先生属于弟子列,鲁迅先生年长丰子恺先生17岁。还有,两位先生都有留学日本的学历。我细读丰子恺先生是从今年开始的,知之不多,能大体比较者就是这样。

作为一个“北人”,我读这样两位“南人”先生,最深切的感受即是:浙江是才俊之乡,“南人”实在是聪明智慧得多,吴越文化让人感慨万千!

『2』

对于个人的姓氏,该怎样向他人介绍?按《百家姓》,地球人都知道,就没有什么智慧和妙趣了。丰子恺先生作了一个短篇小说《姓》,来解说自己的独特姓氏,妙趣横生,让人乐而难忘。

丰先生故里石门湾,姓丰的只有他们一家,中举人的也只有他父亲一人,因而,“姓丰必是举人,而举人必是姓丰的”即成为普遍共识。所以,小说的第一个情节便是:

我幼时,父亲的用人褚老五抱我去看戏回来,途中对我说:“石门湾里没有第二个老爷,只有丰家里是老爷,你大起来也做老爷,丰老爷!”

一幅鲜活的乡风民俗图景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读之,似乎就是在街景中见到了这一幕。

第二个大的故事情节,我们改编简化如下:

短工黄半仙对我大姐说:“新桥头米店里有一个丰官,不晓得是什么地方人。”
我大姐同母亲都很奇怪:“半仙,去仔细打听一下,姓丰的会有第二家?不要是冒牌的。”
“回老人家和大小姐,的确姓丰,‘养鞠须丰的’的‘丰’。”黄半仙打听回来后报告说。
“难道真的?不要是‘酆鲍史唐’的‘酆’吧?”我大姐依然质疑地说。

无独有偶。但毕竟是“米店的伙计”,不是“举人老爷”,也就没什么可追究的了。

最有趣者,是在第三个故事情节,仍改编简化如下:

宁绍轮船房仓里。

“尊姓?”一个肥胖的钱庄商人首先向丰先生发问。

“丰,咸丰皇帝的丰。”丰先生答曰。

钱庄商人茫然不懂。“时代相隔太远,他想不起咸丰皇帝。”

“五谷丰登的丰。”

钱庄商人又茫然不懂。“‘五谷丰登’一句成语,钱庄上用不到。”

“丰”,丰先生把这个简单的字用铅笔写在了香烟盒上。

“啊!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丰!”钱庄商人恍然大悟。

丰子恺先生由此获得了一个介绍自己姓氏的“很简明的说法”,并慨叹说:“啊!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咸丰皇帝时髦,比五谷丰登通用!”

如此“姓氏故事”,恕我孤陋寡闻,以小说来表达,还是第一次看到读到。由此,也诱我非把丰先生的自述《我这一生》细致读好不可!

『3』

初读丰子恺先生的宝贵笔墨,我还无以区别与鲁迅先生文风有哪样的具体分野,但给我的感觉还是湛思笔力的。

“科举废了,父亲死了。”此言尤为让我震撼。一个时代的结束,家境的变迁,都凝聚在这八个字中了。

“丰这个姓,据我们晓得,少得很”,“所以人家问了我尊姓之后,总说:‘难得,难得!’因这缘故,我小时候受了这姓的暗示,大有自命不凡的心理。”“然而不拘我一向何等自命不凡地做人,总做不出一点姓丰的特色来,到现在还是与非姓丰的一样混日子,举人也尽管不中,倒反而为了这姓的怪僻,屡屡打麻烦。”

我以为,这是借姓氏问题而作的一种幽默且风趣的自我人生批评了,其中不乏深刻的。

然而,最终还是做出了“姓丰的”鲜明、伟岸人生特色了,让人敬畏,赞佩,高山仰止。

我以为,读书,当读这样人的书;做人,当向这样的人追摹;做事,当如这样人一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风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夜心城』“汇丰”比“咸丰”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