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 草稿

最好的教养,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02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gai: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qu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03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04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本文节选自《让孩子心悦诚服》,作者:杨杰

表扬、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越来越好

一、15个表扬孩子的科学方法

1. 表扬要具体

准确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让他知道自己因为做了什么得到表扬,怎么做能够得到肯定。

2. 表扬重过程

让孩子知道,整件事情中自己哪里做得好,应该发扬,哪里没做好,需要改善。

3. 表扬应衷心

不要随便说一句“你真棒”,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让孩子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认可。

4. 表扬重努力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表扬他很努力,而不是很聪明,他就知道通过努力能够取得好成绩。

5. 表扬要互动

表扬孩子时要用温暖惊喜的目光注视着他,或者说一说孩子之前的表现,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6. 表扬要及时

在孩子最需要被肯定的时候,一个及时的表扬让他充满自信,动力满满。

7. 表扬其态度

认可孩子自觉学习、认真读书、积极做好一件事的态度,比只看到结果更重要。

8. 表扬其付出

肯定孩子的付出,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好结果而失落,反而更加努力。

9. 表扬其坚持

鼓励孩子坚持下去,不要给他太大压力,父母的认可会激发孩子的毅力。

10. 表扬重品质

肯定孩子用心努力得到的成果,而不要表扬孩子贪多求快乱做的结果。

11. 表扬“第一次”

孩子的“第一次”勇于尝试最需要肯定,无论结果如何,认可孩子的勇气,孩子就会勇于挑战。

12. 表扬要守信:

家长的表扬不能食言,说到做到,该表扬就表扬,孩子以后就不会敷衍家长。

13. 表扬合作力

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并取得成功,就要肯定他的合作力、沟通力,帮助孩子融入团队。

14. 表扬重精神

物质表扬会纵坏孩子,精神层面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更好地塑造价值观。

15. 表扬要特殊

自卑的孩子要多关注,敏感的孩子要多肯定,调皮的孩子要发现优点……

二、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1. 允许孩子解释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

家长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 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

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 首先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前,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

家长的自我批评,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 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指导。

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5. 教会孩子改错

不能盲目地批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且找到改错的方法。

利用批评再给孩子上一课,是批评的意义所在。

6. 选择恰当的时机

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最好和孩子坐下来平静交流,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

7. 采用和善的态度

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然后再教育。

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让孩子抵触认错,不服管教。

8. 尊重孩子的自尊

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

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好的教育,奖惩分明。

好的父母,管教同步。

健康的成长,既需要赞美的阳光,也需要批评的雨露。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场爱的轮回和滋养。

亲爱的孩子,谢谢你,我爱你。

很多家长每天都在想:孩子不与父母沟通,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被接纳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沟通的愿望,都需要被看见和被理解。关键在于,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大家能站在相同的平台上对话,能够有共同角度和共同感受。

这两点如果没有共识,沟通是无效的,是不被欢迎的。为什么沟通往往无效?我们成人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常常潜意识里有自我的角度和目的。例如:当孩子表达不想上学时,家长的确是想去理解孩子,但潜意识里却在找一切有利于孩子上学观念的信息,希望跟孩子互动过程中打消他不愿意上学的念头,最终把孩子引领到“接纳去上学”。结果,沟通一开始就遭到孩子强烈排斥。

孩子希望家长没有任何功利心地倾听他遇到的苦;而家长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对他的要求和指导,是“为了他好”的苦。试想:这样的聊天,出发点和角度都不一样,怎么愉快地进行?更不要说想让孩子感受到获得同盟军增援的力量。因此,只有跟孩子站在相同角度,才能看到和懂得孩子的全部感受,理解孩子当下的结论。孩子得到完全理解,才能考虑如何调整;父母才有机会与孩子一起探讨多角度思考问题,无痕带动孩子走出困境。

放下焦虑,建立同盟

为孩子不跟自己沟通而烦恼,本身就是在向孩子证明自己的幼稚和无能。

幼儿时期,孩子最怕父母说“我生气了,再也不理你了”;现在的父母那么怕孩子不理自己,这么脆弱,怎么传递力量呢?

曾几何时,当父母觉得自己的经验可以应付孩子出现状况时,自然而然就用“经验型”心态去对待孩子;而当孩子的学识、思想、主张等能力不断成长,家长发现自己的经验已经无力应对,便一下子从“经验型”变成“手足无措型”。

这很正常,父母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成长中所有的状况,他们也都是第一次遇到。因此,父母和孩子要学会“惺惺相惜”。父母要知道,当觉得自己的教育力不从心,不知道该怎么办,焦虑无助痛苦时,这也是你们孩子目前的感受。父母有多少“苦难感”,孩子就也承受过多少这样的苦难。感同身受,自然会“惺惺相惜”。父母首先要放下焦虑,再开始行动。如果孩子暂时不接纳跟父母聊天,你先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当你这么大出现相同的事情时,你希望父母怎么对你;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希望拥有怎样的成长环境,获得哪些信任,希望父母具备哪些力量。

然后,先给自己信心和安心,放下焦虑,沉静反思,调整自己,间接为孩子做能做的点滴小事。例如,从改变夫妻的交流方式开始,不吵架,关心父母,传递家的温暖……有时孩子会看你怎么对别人,来判断你会怎么对待他。默默做好生活中的关怀,一切会在平静中慢慢变化。如何做到“共同角度,共同感受”?

我们用“盲人摸象”来比喻。

人与人常见的沟通不畅的原因是,每个人摸着“大象”不同的部位,顽固地坚持自认为正确的说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看到了真相而对方很荒谬,都觉得不被理解。

父母和孩子无法交流,原因也往往如此。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办?

我的意见是:你先站到孩子一边去。孩子摸到“象尾巴”,说“大象”就是细的,父母该做的是听他描述大象为啥就是细的;,同时跟他站在一个角度,去摸摸“大象尾巴”,体会孩子的描述和感受,认同他所在的角度形成的结论。

我们需要学会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结论,完全认同对方的感受;然后跟孩子探讨:咱们换个角度看看会不会有别的发现?这样带动孩子从更多的角度看“大象”,孩子才不会有反感、抵触甚至强烈抗拒。

这里的“带动”,是陪伴,不是讲道理。是跟他站在一起,牵着他的手,陪伴他慢慢发现。

这个过程不能太着急。当你和他愉快地走完全程,所有的真相他才会懂。他学会了自己去看,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听你说。最后的结果可能刚好是你想要的。

如果想急功近利地去改变孩子,孩子就会把精力放在与不理解自己的父母对抗上,并且在对抗的过程中感受孤独无助,委屈遗憾,自我否定……

当你无痕教会了孩子从多角度看问题,并得出不同结论,他就会自己去选择他需要的角度和结论。

选择信任

有些时候,只要做对了事,不要怕慢。慢就是快。

很多时候,信任胜过一切道理,哪怕这种信任你觉得不靠谱。

你可以想想现在情况:即使不信任,你能做什么有利的事吗?如果不能,就选择信任孩子。

讲一个故事:有个高三男孩,孩子叛逆,父母焦虑。高三下半年,父母越让他学习越不学,整天玩手机,成绩每况愈下。

我对父母说:既然你们改变不了,不如选择信任。

父母说:怎么信任,就这样能考上大学吗?

我问他们:不信任,你天天唠叨,能考上不?既然都是考不上,莫不如用信任让孩子内心平静。

父母还是觉得信任他不靠谱,但又没有别的方法,决定试试。问方法,我说,你就用“心中有数”这个词试试,无论孩子有没有数,只要他说有,你就表达坚定相信他。

于是,一天父母问孩子:看你天天玩,对高考有数没数啊!孩子说:“有数”!父母立马如释重负的样子,哦,真好,你有数爸妈就放心了。然后父母就再也不唠叨了,适当问孩子的需求,做好配合。后来孩子顺利考上了二本。

做内心有力量的父母

孩子不理父母,其实他也在等待父母的变化和内心的平和。他需要父母不那么焦虑、脆弱,不那么不堪一击,这样孩子才能敢去表达困惑。

他们是孩子,我们是大人。要让孩子感受到,无论他怎么样,父母都有办法用自己的力量带动他,而不是做一个时刻拿着“手术刀”、想对孩子做各种手术实验的“庸医”。过分关注孩子,父母怕这怕那,想像各种孩子可能会吃亏、各种无法承受现实的情况。这实际上是父母自己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家长强大的表现是:遇到啥事都没啥大不了的。遇小事不慌,遇大事不乱。这对孩子来说,是最牛的传递和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爱和力量,做有内心力量的父母很重要。

在人生的战场上,不是帮孩子去“打仗”,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他永远有充足的“后方补给”,永远不会“弹尽粮绝”。

这才是最强大的父母。

感赏孩子今天抽出时间去陪太太过生日,感赏孩子在家吃的很丰富。

      谢谢宇宙爸爸给予无穷正能量带动孩子积极向上,投射孩子下周开始恢复学习状态,能量满满,投射孩子身心健康,投射孩子在校睡眠好,投射房子赶快卖掉换个新环境,投射自己有力量能够把家经营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1.14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