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224]杜延年朝中议论持平 —— 决策机制的平衡

[白话文]

大将军霍光因朝中缺少旧臣,而光禄勋张安世(酷吏张汤之子)在汉武帝时就担任过尚书令(相当现代国务院总理,只不过这时是丞相负责制,这一机构的权力不大),心地纯洁真诚,就奏请昭帝任命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作为自己的副手。霍光又因杜延年忠诚,特地提拔为太仆、右曹、给事中。

霍光执法严厉,杜延年常常以宽厚辅助。每当官员或百姓上书有所建议,总是先交杜延年研究其中内容是否应当执行,再上奏昭帝。凡是参加朝廷考试合格的人,就会派到地方上去锻炼,最高官职为县令,或者交到丞相府、御史台先试用,一年后将试用的情况上奏,有罪者依法惩治。

[点评]
上官家族与桑弘羊叛乱被扼杀之后,汉武帝指定的四个辅政大臣(算上桑弘羊)去其三,霍光此时更是大权在握。不过从这些安排来看,霍光辅政还是稳重有度的,坚决执行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所以,使用老臣做副手,尤其是自知自己过于机械生硬,让宽厚的杜延年给自己“纠偏”,头脑很清醒。于此,不得不佩服汉武帝的用人之明。

燕王和长公主之乱,桑弘羊的儿子桑迁逃亡。他父亲的老部下侯史吴将他藏匿。后来桑迁被捕,伏法被诛,侯史吴也因此入狱。其后,赶上一次大赦,廷尉王平、少府徐仁负责审理这一反案,认为桑迁是因为父亲谋反被牵连,侯史吴窝藏他,不是窝藏反贼,而是窝藏被牵连在案的人而已。所以,以大赦令免除了侯史吴的罪。但是后来侍御史重审此案,认为:“桑迁通晓经术,知道他父亲要谋反,却不能谏争,这和参与造反性质是一样的。侯史吴身为三百石官员,身为藏匿桑迁的首谋,这和平民窝藏一个从犯不是一回事。”于是奏请重审,并弹劾廷尉王平、少府徐仁纵容反叛者。

徐仁是宰相田千秋的女婿,所以田千秋也多次替侯史吴说话,怕霍光不听。田千秋就召集中二千石以上官员、博士在未央宫北阙公车门开会,讨论如何处置侯史吴。与会的人都知道大将军霍光的态度,所以也大都说侯史吴大逆不道。第二天,田千秋将大家的意见上奏。

霍光认为田千秋擅自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造成朝廷内外意见分歧,下令将王平、徐仁逮捕下狱。朝廷大臣们都担心会牵连到丞相。

太仆杜延年上奏给霍光说:“官吏纵容罪人,国家有法可依。如今把侯史吴列为大逆不道,恐怕用法太过。而且丞相一向没有什么成见守持,只是喜欢帮下面人说话,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至于他擅自召集中二千石官员会议,确实不对。不过,我认为丞相在位已久,又是先帝旧臣,除非有大错误,不应该抛弃。之前民间就有议论,说国家用法深刻,官吏严酷,如今丞相所议,又是刑罚宽严的事,如果因此罪及丞相,恐怕不合民心,群下喧哗,百姓私议,流言四布。我担心此案也让大将军您的英名受损。”

霍光以廷尉、少府玩弄执法轻重,下狱,夏,四月,徐仁自杀。王平与左冯翊、贾胜胡皆腰斩。此事没有牵连到丞相。

霍光与田千秋,一直和平共事。杜延年议论持平,合和朝廷,大多是这种情况。

[点评]
这个杜延年是“刹车皮”,否则,以霍光之严厉,众臣之谀,外朝之弱,那么汉朝的政治走向要不多久就可能“跑偏”。
司马光举桑迁、侯史吴这个小案子,是想表彰杜延年之宽厚,居中调和,是儒家之“仁”。其实他没有看到杜延年的更大的作用,就是不使汉朝政治走向“跑偏”,毕竟是辅政时期,说到底是外姓权臣当道,如果没有个限制、调和,霍光能否变成王莽篡政角色,还不好说。不过,这个副手是霍光自己找的,是主动为自己设置“报警系统” ,至少说明霍光这个阶段对汉朝廷是忠心耿耿的,辅政沉稳有大局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224]杜延年朝中议论持平 —— 决策机制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