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上一晚上读完三本书?我的方法论使我避开了阅读障碍

        “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火腿肠,来腿收一下”每次到饭点时,这就是火车上很有特色的吆喝声。



      轰隆隆声,夜晚一俩绿皮火车在铁轨上飞快行使着

            车厢里旅途的人,在刺眼的灯光下眯眯糊糊睡着了,偶尔会有醒来去上厕所的人,看到我还在捧着手机,不知道我在干嘛,以为我是个手机控而已,其实我在看电子书。


首先我先说说我看书的方法论


- [ ] 除了有兴趣以外还有很强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在书中找答案,兴趣和目的是打开书继续阅读的动力。


- [ ]  看目录,梳理一下,我的问题是在那个章节,就直接打开看看,里面的答案是否完整,是否还需不需要延伸阅读,如果不需要立即停止,等有新的问题出现时,在打开书继续阅读。


- [ ] 做完以上步骤,如果感觉这本书的信息量大,我会顺着自己问题的引线 ,有可能会跳着章节继续阅读。




- [ ]  关于阅读时顺序

一个是正常的顺序,一章一章的读,有时候我会从中间开始读,

有时候会从最后一章开始读,

这些步骤也是会随着我要找的答案不同,而不同,归纳说,顺序跟随我的问题走,直到解决问题。

   

    总结

无论什么书,只要是一本好书肯定不止是看一遍,而每次的阅读必须要带着问题进去,不然就会啃不动,哪怕是经典的好书,没有兴趣的我绝对不会阅读,因为有障碍最多看2章节就会困了,带着问题进去,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举个例子(红楼梦)世人都知道这是一本好书,我以前每次打开都是看不下去,里面的人物关系都那么多又那么绕,没有带着问题进去实在是肯不动的吖,直到有一次偶然的好奇心产生了兴趣,一口气把他读完。之后每年都会拿起读一读。






我是怎么找问题的?


1. 解决某类技术问题,或者未知领域的知识解答,

    看完之后做笔记,去实际行动,提高阅读效    效率,这样就可以避开阅读障碍。

2. 喜欢书中的某个人物,就专主阅读有关他的章节,可以顺着这人物的关系图继续阅读。

3. 平时喜欢写作,就会看作者的笔法,和用词,动作肢体语言描写,心里描写,大环境描写,特写描写,倒序的用法……等等

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知识构建系统。



一直想做一个纪录片系列

- [ ] 我就很好奇

- [ ] 什么是记录片?

- [ ] 什么是传播学?

- [ ] 怎么写脚本?

- [ ] 怎么写剧本?

- [ ] 以上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然心里就会难受,带着这样的问题,一口气阅读完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本书是,《这世上的偶然》作者是日本的,想田和弘。

          作者是一位纪录片导演,他的记录片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他的记录片特点是,无旁白,无配音,无脚本,拍摄前,无主题,这个真的是刷新了我以往的认知,想田和弘曾2008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获2008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 [ ] 为什么无旁白和音乐?书中作者的回答

是想展示最真实的画面,让观众自己感悟,由此一部记录片每个人看了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加任何自己主观旁白解说,一旦解说了,一部纪录片的想象空间就会压缩了


- [ ] 为什么拍摄前无脚本和无主题?作者回答

脚本会限制他的拍摄有可能会因为脚本的问题错过一些精彩的镜头,

还有主题会限制他的创作灵感,永远也不要先入为主,



第二本书是,《传播学是什么》作者陈力丹

      这本书对于写作和拍摄,有很大的帮助,做自媒体的朋友不要错过。以下是我载入书中一个段落,

- 我倚在下铺的靠背上,自己问自己:“这趟差得在车上呆十几个小时,怎么过啊?真没劲!”拉门开了,进来了第二位旅客。这是位老者,他提着

- [ ] 口箱子,进门试探着问:“23号是这里吗?”“没错”,我随口答道,帮他把箱子提进来。看到他的箱子上印着大学联

谊会的字样,我不由得发生了兴趣,问道:“您是大学教授吧?”“你怎么知道?我是林业大学教授,研究林木病虫害的。”我的脑子一下子转到家门口那棵病怏怏的老槐树上,来了精神,抓住这位专家咨询起我家老槐树的病因……

这是我们常见的对话场面。其中的自身传播,是由于现在的“我”处在一个新环境(火车上)中,与此前的“我”产生位置差异而引发的。不相识的人之间的传播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那位老教授问话,显然是一种证实自己判断的需要,得到明确回复

是对话继续下去。由于“我”产生了明确的信息需求,两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得以深化。


其实,人与人之间无意的问话或回话,都是由于信息的位差引发的,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罢了。教授不能明确自己找到的地方是否准确,他需要信息解惑,于是发生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信息弱者寻求强者确认的传播。“我”看到教授箱子上的字样,产生问题并希望马上得到答案,这时他是作为这个问题上的信息弱者在寻求解答,对方回答中又提出新的问题,于是传播继续下去。在后来的交流中,由于“我”和教授之间在老槐树病因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信息位差,传播现象就可能较长时间持续下去。每一次有意的或无意的传播过程,总是由一方(信息的弱者或者是信息的强者)首先发出信息,得到回应,传播得以完成。大众传播也是如此


一张报纸发送出去,一条电视新闻播发出去,传媒的一方虽然是信息的强者,但是若没有人看报看电视,这种传播便是失败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传播得以形成和完成,至少需要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还有不少发生在多方之间、一方与多方之间的传播),信息在双方之间流动。这个传播模式极为简单:传播者、信息、接受者。但是,它概括了传播的基本条件。这里暂时略去了传播双方之间承载信息流动的媒介问题,以及信息的外在符号问题等等,下面再讲。




第三本书是,《剧本》作者(美)理查德.沃尔特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写小说,和写剧本完全是不一样的,写剧本是要有镜头感,而且是还要考虑拍摄条件,环境,器材,能不能完成这一组镜头,写小说就很轻松了,比如小说《红高粱》女主坐花轿时在路上停下来跌大花轿的那一段,这里小说几句话就描述完成了,而电影剧本和拍摄完成这一组镜头花了很长时间,我的理解是两者的写作手法可以融合着来用,读完这本书对于在头条号和西瓜视频的创作者来说,写脚本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如何实践的?

      以前坐火车都感觉很枯燥乏味,路上的风景从来不会仔细的去观察,甚至坐在我对面的人也不会去观察,有时候可能一句话也不想说,我是连续看了一会儿,就会停下来思考,尝试的去拍摄,等我看完书,拍摄完成,我也是到站下火车了

    这三本书大概介绍了一下,近期会写一篇关于这三本书的阅读体验。




看完这几本书,于是乎?

  我就实际行动拍了几部记录片,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难就难在,如果无旁白和音乐,要想用视频表达一件事,不经过思考的磨练是很难完成的。

    我拍摄的素材大概有40分钟,通过不同顺序的排列组合,最后花了几天的时间剪辑,剪辑时压缩成最多4分钟的视频,无旁白,但是我加了音乐,音量很小,视频里的声音占据百分之八十,发布之后的推荐量和播放,一个字惨,难道西瓜视频里纪录片是不被推荐的吗?还是功力不够呀?继续努力学习加油吧!

最后关于拍摄纪录片,和最后的剪辑,近期会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火车上一晚上读完三本书?我的方法论使我避开了阅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