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文艺生活 ------ “百老汇王子”走了,传奇却将永存!

纪念二十世纪纽约百老汇最著名的音乐剧导演兼制片人哈尔.普林斯(Hal Prince)



       当地时间上周三(2019年7月31日),二十世纪美国纽约百老汇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导演兼制作人哈尔.普林斯(Hal Prince)因病离世,享年91岁。

      在其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当中,这位有着“百老汇王子”(Prince of Broadway)美誉的音乐剧制作家曾参与指导和创作了几十部百老汇音乐剧,并先后二十一次获得号称美国戏剧界奥斯卡奖的“托尼奖”(Tony Award)的奖项,其中包括八次“音乐剧导演奖”、八次“年度最佳音乐剧奖”和两次“最佳音乐剧制作人奖”等等,成为“托尼奖”历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戏剧艺术家。

图一,有着“百老汇王子”之称的著名音乐剧导演兼制作人哈尔.普林斯。


      哈尔.普林斯(全名为哈罗德.史密斯.普林斯 - Harold Smith Prince)1928年1月30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高中毕业后,普林斯进入了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攻读人文艺术(Liberal Arts)课程,并很快用了三年时间毕业,当时他只有19岁。

      进入音乐剧艺术行业以后,他很快在1955年以共同制作人(Co-producer)的身份参与制作了根据1953年的小说《七分半》(7 1/2 Cents)所改编的百老汇音乐剧《睡衣游戏》(The Pajama Game),该剧于当年即获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奖”在内的三项“托尼奖”。

图二,百老汇音乐剧《睡衣游戏》的初始海报。


     同年,他还作为共同制作人参与制作了百老汇喜剧音乐剧《该死的扬基人》(Damn Yankees),该剧又于下一年(1956年)获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奖”在内的七项“托尼奖”。

图三,百老汇喜剧音乐剧《该死的扬基人》的初始海报。


     1957年,他参与制作了根据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启发而改编的百老汇音乐剧《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并很快取得成功。该剧于1958年获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奖”等在内的六项“托尼奖”提名,并于1961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2020年,由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所导演的新版同名电影也即将上映。

图四,左图为音乐剧《西城故事》的初始始海报,右图为1961年改编的同名电影的海报。


     1966年,就在他即将想要放弃在音乐剧方面的工作时,他遇到了著名的百老汇音乐剧组合Kander and Ebb(即作曲家John Kander和词作家Fred Ebb)*。在两人的劝说下,普林斯参与导演了由他们所创作改编的音乐剧《歌厅》(Cabaret)。该剧在百老汇首演后立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于1967年在“托尼奖”上斩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奖导演”以及《最佳原创音乐剧奖》等在内的八项大奖。该剧于1972年被改编为好莱坞同名电影,由著名影星丽莎.明内利(Lisa Minnelli)主演,并在1973年举办的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也获得了八项大奖。

图五,左图为音乐剧《歌厅》的初始海报,右图为同名改编电影的初始海报。

*备注:Kander and Ebb还在1975年共同创作了百老汇著名音乐剧《芝加哥》(Chicago)。

        此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期间,普林斯开始了与之前曾与他合作过《西城故事》的另外一位百老汇著名音乐剧作家、作曲兼词作人斯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1930-)的长期合作,先后创作了包括《伙伴们》(Company,1970)、《富丽秀》(Follies, 1971)、《小夜曲》( A Little Night Music, 1973)、《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 1976)以及《理发师陶德》(Sweeney Todd,1979)等多部获奖音乐剧,成为“托尼奖”的常客。其中《理发师陶德》还于2007年被改编为由好莱坞著名影星强尼.德普(Johnny Depp)所主演的同名黑色幽默、恐怖电影。

图六,左图为音乐剧《理发师陶德》的初始海报,右图为由好莱坞同名改编电影的初始海报。


      1978年,普林斯开始了与二十世纪晚期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剧制作家,英国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The Lord Andrew Lloyd Webber,1948-)的合作。这一年,普林斯指导了在伦敦西区(West End,London)首演的劳埃德.韦伯音乐剧《贝隆夫人 -艾薇塔》(Evita)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次年,普林斯又指导了百老汇版本的该音乐剧,同样取得了成功,并于1980年赢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奖”和“最佳音乐剧导演奖”等在内的七项“托尼奖”。该音乐剧于1996年被改编为好莱坞同名音乐电影,并由美国超级巨星玛多娜(Madonna)担任女主角。

图七,左图为音乐剧《艾薇塔》的初始海报,右图为好莱坞同名改编电影的初始海报。


     1986年起普林斯再次与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合作,开始在伦敦西区指导音乐剧《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该剧上演后不久,就获得了英国戏剧界的最高奖“劳伦斯.奥利维尔奖”(Laurence Olivier Award)的“最佳新音乐剧奖”。1988年1月起,由普林斯指导的百老汇版《剧院魅影》开始在纽约百老汇上演,并很快获得当年“托尼奖”的包括“最佳音乐剧奖”、“最佳音乐剧导演奖”等在内的七项大奖。此后的三十多年里,《剧院魅影》一直是包括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剧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也是百老汇历史上演出持续时间最久、场次最多的剧目(至今已经超过13,118场)。该剧也于2004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英国著名演员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和美国女演员艾美.罗森(Emmy Rossum)分别担任男、女主角。

图八,左图为音乐剧《剧院魅影》的初始海报,右图为同名改编电影的初始海报。


     2006年,第六十届“托尼奖”的评委们将“剧院界终生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 in the Theatre)的“特殊托尼奖”(Special Tony Award)颁发给了哈罗德.普林斯,以表彰他对二十世纪音乐戏剧界的巨大贡献。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曾说过:“在大西洋两岸的音乐剧院里工作的人们当中,没有任何人不是欠着这个非凡之人的巨额债务 ...... 哈尔在他的戏剧场景中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人们以为'魅影'是一个很大的奇观,那只是一种幻觉。哈尔总是把这个剧目视为一个巨大的黑匣子,其中的舞台工艺会使你相信,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环绕在你的周围。”

     如今,“百老汇王子”走了,但他在音乐戏剧界所书写的传奇却将永存于人们心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美文艺生活 ------ “百老汇王子”走了,传奇却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