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我躺下来,以一张报纸当枕头。高高在我上方的,是会眨眼的星星,而当火车弯曲而行,这些星群便上上下下的画着弧线,望着它们,我睡着了。今天已经过去——我生命中所有天中的一天,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而我依然年轻。
by
杰克·伦敦
《大路》
24.4798° N, 118.0894° E
台湾
综述篇
飞往海峡對岸去瞧瞧是早已预计好的行程。因为习惯的缘故,我们直接摒弃了跟团走,而选择自由行。幸而如此,我们得以认真感受这里的温度,还好,是刚刚好的温热。台湾的确是一个你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地方,这里或许不似你想象的繁华,却有种能耐,令你流连其间恍惚记不起今夕是何年。細細想來,應該用怀旧气息来形容最为贴切,至少这是她于我感官的第一体会。
之所以会习惯性得喜欢自己安排好行程去旅行,除却不愿跟团走的奔波,舟车劳顿,还在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或许太过于千篇一律,而自由地选择规划自己的线路更显得舒适和有价值。
此时此地
Wish you were here.
台湾
去台湾之前,得先准备好两证,一个是大通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另外就是入台证啦~出入台湾时,记得随身携带这两证。
我来台北的第一天,什么都还不知道,不知道去哪里搭公車,弄不清捷運的线路,還不熟悉台币的面值,也不清楚便利店里一瓶水的售价。可是才只第二天,就好像有了熟悉的感觉,奔忙于台北的街头也早已没有了初来时的忐忑。
来台北的时候,天气晴朗得无限好,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电动车,几乎人手一辆。每日清晨轰隆隆的机动车响却衬托得整个城市愈发得安静,就好像夏日午睡的蝉鸣,越是响亮便越是显得寂静。
第一天到达桃园机场,等入境换好钱后天色已暗下来好久了,坐上去台北的大巴,遇上邻座好心的台湾小帅哥,不仅陪我们去找711换零钱,跑捷运站买悠游卡,还等我们坐上了公车之后自己才走。直到现在想起来心还是热乎乎的一阵感动。
此时此地
Wish you were here.
地球某处
像这位小哥一样,这里的人们大多热心,行人会耐心告诉你要去的路该怎么走,如果记起什么注意事项,甚至会再度跑上前去追着告诉你。公車司机会温和地跟你说你该投多少票价,如果沒聽清,也会对你不厌其烦,并告诉你说自己国语不好。倘若你要下车门还没开,车上乘客会一起向司机师傅讲。导购小姐会和你撒娇说你穿这件好看,店主会接过钱和你说谢谢。路上和同伴随便叨咕几句不认识某某路,若是被路人听到便会有人热心指引你那条路就在哪里哪里。
因为是自由行,在来之前固然是要做好各种攻略。坦白讲,未到之前,网上一边倒的好评让我既是兴奋又是忐忑,兴奋自不必说,之所以会忐忑是因为害怕自己设置的期待值过高而产生的落差值会过大。所以我有事先给自己打预防针,好在她的确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
我见识浅薄,如果不是因为去了诚品,我都不知道台湾还沿袭了古时书的式样,是由左边翻开。有些地方,我觉得我们所保留的文化其实早已在千百年的变迁里慢慢消失殆尽,想要完整从质上保存一份文化的完整性是困难的工程。因为需要革新,而必须重新找到新鲜的东西去取代,比如去繁化简。
北投篇
正如我在前面有提到过的,北投的图书馆无论是在外型上还是内部设置上,都是别致而温馨的。
温泉博物馆的设立也给民众以机会去了解北投温泉及公共浴场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去地热谷的话,你一定得入乡随俗,尝一枚温泉蛋。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淡水篇
去淡水的话,便一定要站在这渔人码头,和落日的余晖来张合影。其实晚上的淡水也是另有一番景致。
九份篇
说起九份,她小清新的情怀里透着些安静,即便是徜徉于人挤人的狭长小巷里,这种安静的味道也深埋于此。开车的司机师傅说,早年,这里只居住着九户人家,每到要去市集购物便会每样都买好九份,就这样,九份便这样叫开了。
九份,依山傍海,四处可寻见宫崎骏老先生笔下动画的踪影。来这里游玩的大多数是日韩的游客,当然内地的游客也是不少。
有一个地方永远晴朗之垦丁篇
买一张南下高雄的高铁票,再搭乘垦丁快线便是台湾最南端的垦丁了。
这里干净的空气里有日晒的味道,还有微风拂面的轻柔。
以前喜欢的一部电影—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有在这里取景拍摄,还有我没看过只是有耳闻的《海角七号》等好多作品也都是在这里完成拍摄的。你看,垦丁,在她安静的低调里,藏匿着许多想要同你娓娓道来的故事。
垦丁大街白天几乎很难看到什么人,白晃晃的阳光里透着海风的清澈,就像是被阳光晒过后被子,你可以清楚地闻到太阳的味道。转眼到了晚上,她便又变换了模样,那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
垦丁自然是受阳光眷顾和青睐的地方,听海风吹着白沙,还有那轻拍海岸的浪花,走着或坐着,躺着或立着,无论你以怎样的姿态,这里都会有你想要的舒服,没有束缚。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垦丁,无论你面朝哪边,都是明媚的朗朗晴天。
对于垦丁,我想说,来台的话,这一站一定得在你的行程
下图名为“亲吻石”,很形象,也很有爱,那天下午炙热的阳光打下来的光晕刚好颇为适宜地与之融为一体,并现出心形的轮廓,好喜欢这样的凑巧,美满得刚刚好。
中学的时候,每周都得写周记,我还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他第一天教我们的时候念错了我的名字(这其实很常见),第二天他竟特意为此向我郑重道歉,后来我成了语文课代表。有一次我写了篇名为“不打伞的理由”的周记,老师后来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周记写得好,我心想我咋知道你为什么觉得好,虽然我也觉得好,我可是用了大量排比的呢。老师特风趣地说,修辞用得好啊!再后来,换了一个新老师,刚来没几天有次她让我们以“我为什么课上不积极发言”为主题写篇周记。她的评语我至今还能记得。“你俏皮的文字里透露出你的不举手发言像是和老师故意开的玩笑。人们说人如其文,其让老师有些喜欢你了”。
坦白讲,无论是经历热闹的街头,还是落入空静的小路,我总习惯了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感想这个世界,或者从近了说,算是感怀自己的繁琐细碎和念叨自己究竟都干了些什么。故而才有上述的怀想。
感性之于理性亦如热闹之于空静,许是锦上添花,许是雪上加霜。做这样的感想除了基于感性的回想,更是为自己理清头绪,让自己清楚我所经历和期待的种种是如何在时间的堆移和细小的举动里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我特别喜欢看访谈类节目或者听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尤其是当我需要寻找标杆,寻找坚定的力量时这样的见解对我来说实在太必要。我需要从他们的故事里结束我多余的矫情,然后告诉自己哪来那么多自怨自艾,好好努力向上才是正经事。
来台的每一日里所遇见的美好,哪怕微小都觉得欣慰。我于是好像豁然开朗,到不是说我发现了这世界有多纯粹的美好,因为永远保持正能量满满本身便是个伪命题,不是假装便是自欺欺人,毕竟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让我瞬间觉得明朗起来的是一种放开的心态,是一种想要发现美好的眼界和继续相信美好的勇气。
乔布斯曾经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过“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段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串联起来”。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在当下看来毫无实际的意义,但在生命的延续里,某天你回头看定会豁然开朗。我相信某些因缘的力量,如同遵循能量的守恒,在兜兜转转中前行,全凭一份温和的坚守。我所讲述的温和好像云淡风轻里怀想,随着风起风落,能舒展一切愁容,能吞没一切诋毁。
唯物主义哲学里讲求辩证的一分为二。以辩证的思维评价一个人,既看到他的缺点,也不否定他的优点。如果基于对他人的不满而在对他人的审视中掺杂进太多主观的情绪,得出的结论固然是不够客观的。故而,从我的角度来看,全盘否定一个人只因为他施加于你的不悦并不是我所擅长。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与排斥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气场,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工作,学习或生活遇见了很多人,与你共事多年的人不一定就能与你把酒言欢,成为你推心置腹的知己,而有些人尽管与你才相识不久,却能很快对上你的频率,成为合拍的搭档。而剩下大多数人其实都处在折中的境地,不会太好也不至于太坏。与你交恶的人并不见得就是不会与人为善,你不能因为种种偏颇的不满而全盘抹杀掉他人的光芒,除非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既不能容忍,那便不再与之为伍便是。悔恨与愤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开解便不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这并不是教你毫无底线的容忍和接受,并以此原谅伤害自尊的行径,而是教我们放开无所谓的周遭,看淡看轻事物本身的影响,才不至于让本不该占据太多时间空间的事打乱你原本的节奏。由绝望到希望再由失望走向坦然,这本来就是事物成长的轨迹,哪怕再迂回曲折,它也是生命轨迹中的一种形态,其前进趋势也是向上的,这便是好的势头。我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相对价值,当某一事物的价值对你而言逐渐削弱,你便会计算或是算计你的继续投入是否值得。显然由这一刻开始,这种亲疏有别昭然若揭。
结束语
瞬间位移是件奇妙的事。中午还在武汉,下午便站在了距离太平洋咫尺的地方,一个你不了解的地带。你不熟悉这里原有的形态,不清楚这里本来的日常,不确定是否适应或者说是否会与你固常的思想观念有出入。然后你开始去了解,去发现,去探索和感悟,然后由浅入深,由新奇到熟悉,这个过程便是种经历。人们常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往别人呆腻的地方。这话一点不假,去向一个你所不了解,完全陌生或者一知半解的地方,找寻不一样的新鲜这是大多数的我们想要给生活增添的调味剂。旅行,对我而言,除了赏玩风景,更重要的是体验和经历,历经途中的风景,感受周遭的一切。
人生就好似旅程,下一站开往哪里你或许不会事先了解,但你一定清楚哪些地方是你想要再来一遍的重温,又有哪些是你绝对不想要再度到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