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带你吃铜鼓包圆

李梦初

铜鼓有三宝:包圆、撑酒、温泉澡。三宝之中,包圆位列榜首。它是铜鼓客家人的传统美食,也是年夜饭的必备。据说,团年饭吃包圆的文化内涵,其实就是团团圆圆之意,故现如今的团年饭,铜鼓人家家都吃包圆。大年三十之夜,铜鼓人合家围拢,团座,包圆端上来,腾腾的雾气弥散开去,笼里的包圆便晶莹剔透,玉色生香。铜鼓人说,只要它一上餐桌,在座人的口水就都“哆哆跌”了。

然而,从前的铜鼓人,吃包圆似乎并不普遍。三十年前,作为一个到铜鼓已近十年的人,我还不知道包圆是什么。刚好那年,我从县中调往一所乡镇中学任教。一天,同事对我说,我们自己来做包圆吃吧。我有些丈二和尚,居然对包圆毫无概念,就问:包圆?接着便是一脸茫然的蒙态。同事神秘一笑,说,这是客家人的精美小吃,我们亲手来做,你等着吃就是了。于是,等下了课,一群年轻的老师聚坐起来。包圆上来了,我一看,这不就是饺子嘛!可仔细再看,包圆皮的颜色却与饺子不对,个头也比饺子大。赶快尝一口,哦呀,味道鲜美极了!

后来,很多朋友告诉我,早先,也就是三十多年前吧,他们也不知道包圆。那时候,大米奇紧,普遍以杂粮为主粮。山里人家,山上山下见缝插针,到处种红薯,大人小孩也是天天吃薯丝饭,有的吃到作呕想吐还得吃,不吃就没有其它可吃了,哪里舍得拿“主粮”来做美食呢?再说,包圆大多都是现吃现做,农家人忙,要架起势来做是很费工夫的,谁有那闲功夫来对付它?所以,那时候的人,想吃包圆而不易,很多人听过没见过,见过没吃过也很正常,吃过的就是幸运儿了。可见,在当年,包圆是稀有的佳肴,是奢侈的珍馐,不是一般人家能吃得到的。据说,到上世纪80年代,包圆只偶尔在温泉、三都一带的农户家中能够吃到,农家餐馆能做的也只温泉一两家,唯有三都的西向村有些特别,可能是传统习惯的缘故,据村里有年岁的人回忆,他们年年过年,家家都有包圆吃。

包圆的包皮是山间水旁、湿地中生长的芋头和红薯精制的薯粉做成,乃天地阳光雨露之精赐,性味天然而独特,铜鼓人以吃它为脸面,为荣耀。古往今来,它也一直是铜鼓人待客的上品,客家人常常用它来招待尊贵的上宾。条件困难的年代,远方的贵客来了,有条件的人家也会蒸上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圆来表达心意。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迈上深入,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铜鼓人吃包圆的习俗被激活了,并且逐渐普及和兴盛。走进农家,吃包圆的人越来越多。城里人尝到了滋味,也来跟风,经常到乡下买来吃,过年就更不能少,还动不动要到农家乐磋一顿。机关单位的人,也会利用周末邀约,一起到同事的家里去亲手做一顿包圆吃。

我参加过这种聚会。双休日,我们开着车,来到同事家乡下的老屋。新鲜的空气,明净的山水,房前屋后葱郁的竹木林,真可谓赏心悦目。大家到临水的地头挖来新鲜的芋头,一群人兴高采烈,专拣优质的红芋子,一些人洗、一些人煮,煮到熟烂,然后一起给它去皮,再捣烂成泥状,再搬来适量的红薯粉加入、拌匀。红薯粉也是选用刨丝洗出的淀粉,和芋泥一起糅合、发轫,再擀成胚团,接着就做外皮了。将胚团用手掌压拍成四周薄、中间厚的圆形薄皮,再包入事先制好的馅芯。馅芯主要有两种,有人喜欢吃咸的,有人喜欢吃甜的,那就做两种。咸味的是“八宝馅”,拿来腊猪肉、冬笋、香菇、鸡肉、火腿、莲子、盐、酱油、味精等做锅料,炒成半生熟;甜味的是“水晶馅”,拿猪油、炒芝麻、白砂糖拌和……

铜鼓的包圆,形状以元宝形为主,寓招财进宝之意。其它还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或者捏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包圆做成,上蒸笼,旺火蒸15分钟左右,再出笼。蒸熟的包圆呈玉色,鲜香可口、甜而甘肥、软而不粘、松韧爽口,人食之而不忘,可谓回味无穷。

然而,有的人性子急,看见鲜香包圆,拿起筷子就想吃。懂吃的朋友立即提醒,莫急莫急,刚蒸出的包圆,连笼端上桌,看似不冒热气,"面孔"凝重而冷峻,但"心肠"很热,千万不能马上大口咬吃,最好是等它稍微冷却了再咬,否则,馅里的油汤会烫口的。

2000年后,铜鼓的包圆飞出了山窝,蜚声省内,扬名五湖四海,而且还走进了央视,走向了全国。此时,许多来铜鼓旅游的人,都要亲口尝一尝铜鼓的包圆,附近的游客还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同时,铜鼓人也喜欢拿包圆馈赠给朋友、贵宾,用泡沫箱子装进包圆,夹带冰冻的矿泉水,扎牢,能保证包圆在一定时间内不散,不变质,也容易携带。于是,包圆的需求量陡增,一时供不应求。“海辉包圆”也于此时应运而生,它以品牌的魅力,大量机制包圆,畅销市场。然而,市场打开了,喜欢手工包圆的人却越来越多,买的人络绎不绝,家庭手工包圆作坊也就逐渐兴旺起来,遍地开花了。

如今,铜鼓人不仅过年吃包圆,平时也经常吃包圆,来了客人更得请他吃包圆。只要客人来到,铜鼓人都会说,走,我带你吃包圆去!

今年的春节,倘若你来铜鼓,我也一定是这样说,来来来,我请你吃包圆,纯正地道的手工包圆。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我带你吃铜鼓包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