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初衷

在之前的时候,久远一点话,可以追溯到初中,我回想起来,也是正是在那个时候一步一步奠定了我的兴趣爱好。

刚开始的时候,我历史、政治类的成绩很差,感觉总是记不住,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也提不起兴趣,后面我跟着爸爸看新闻、纪录片等,结合从小跟着妈妈看古装剧的储备,我慢慢觉得这些课本以外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非常有趣的,是有血有肉的,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甚至很多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在当下也是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去发现的。然后我也开始尝试去更多接触和了解历史和政治课本中的人物和事件,没想到就成了兴趣一直坚持到现在。

还有一件事,一个习惯的培养,也促成我对于心理层面上的关注,就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巧的是,这个习惯也是在初中养成的,小学对于阅读是有痛苦的回忆的——名为《阅读80篇》的练习册,专门做阅读题的,当时那是叫一个无奈啊,但好在坚持了下来。到了初中后,我一开始就挺喜欢语文课本,因为里面全是文章呀,虽说那是也不懂是什么体裁,是什么结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等等,但是我喜欢反复看,看文章中的人在什么场景下产生了什么心理做了什么事情,造成了什么影响。

特别是当时在语文课本后面有一个名著导读的栏目,至今我依然对于这个栏目的设置感激不尽。为什么这么说,当我读完了《海底两万里》的导读内容后,我已经进入了小说中,当即就去买了书,看完后后接着看了《格兰特的船长的儿女》,以及《神秘岛》,这三本至今还完好无损的陈列在家中的书架上,就连当时我那激动的眼神还留在封面上。这就开始让我逐渐去看更多的文学类作品,不限于小说,散文,诗歌等。

其实可以发现,不管是前面讲到的对于历史和政治的学习,还是小说的阅读,可以抽象出来一点,在故事中去观察、感受以及判断人物在当下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以及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对于自己产生了哪些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当时初中的时候,我仅仅停留于此。

进入高中后,我开始去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我们都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或者甚至是驱动下产生了某些心理或者行为,那么对于环境本身,我们是否可以营造或者改变,提前预判,营造和改变的目的是想让环境从好的方面对于我们造成影响,从而我们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以及正常的行为。这只是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某些环境对于我们产生了好的影响,需要通过哪些方式去复制和保留?如果是产生了坏的影响,我们在往后的生活中游如何去防微杜渐呢?这是我在这个阶段的思考。

有了初中和高中的积累,我的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仿佛自己是越学习越读书越思考,出现的问题越多了起来,当时我不能理解,后来我清楚这就是正确的呈现。我从高中开始对于心理以及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尝试从心理层面去观察人和事情。观察非常重要,首先自己先要熟知一些环境以及在环境中产生的心理以及做出的应对行为,多积累了这些案例后,头脑里面才有未来去做出判断的资本。

后面进入大学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一些历史学、哲学类的书籍,真正去看心理学的书籍是在工作之后。工作之后,有很多的同学和朋友成为了小学或者是初中的人民教师,平时偶尔会沟通一些工作的情况,我从他们口中得知的自然是学生们的情况。这成为了助推器。

很多次的交谈加上我自己对于周边小孩的观察,让我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我能不能在我孩子出生前,尽可能的去掌握更多一些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和青少年教育心理的知识呢?只有当我熟悉了各种环境下孩子们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和表现出来的行为后,我才有可能去反推孩子当下做出的行为以及表达出来的心理状态,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只有从原因的根源上去着手解决才是真的解决。

我意识到我需要去做好这件事情后,我就在平时更加多的观察这类群体同时也加强书籍的阅读(这里不仅仅是心理学书籍,历史、文学、哲学、心理学都有),其实是包含两个主体的——家长和孩子。由于我目前没有孩子(不过明年小宝宝就来啦),但是我在对于家里亲戚小孩的帮助上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达到了让孩子爸妈满意的结果。

目前工作了4年了,我越发觉得看似有些方式和理论是框定了群体,其实不然,我在工作中也时常会运用到心理学的方法去跟同事沟通和引导,每次沟通完了后同事们总喜欢问我是不是在闷头苦学?其实不是的,学以致用才是关键,知行合一才是理念。在心理咨询这条荆棘满布的路上,不断地输入知识是必须的,深入观察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还要注意要输出,能够将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去输出,才是最终目的。

最后,我想说,在这心理咨询条路上,务必保持极致利他,满心欢喜的心境,务必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上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