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蒙古四绝之二•马:高速机动
小武道:“难怪别人都说,蒙古的骑射之术世上无双。应该说,他们的战法已经超越了同为骑兵为主的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突厥、西夏、女真等等。”
八角点头笑道:“不错。当然,蒙古人的射箭之术始终是和骑马相配的。你必须要明白,蒙古的第二绝---是马。”
小武点头笑道:“这是当然了。不过我听说,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蒙古马也是相当吃苦耐劳,就跟蒙古战士差不多,对么?”
八角摇了摇头,道:“也没有这么简单。一个蒙古战士,在行军的时候,通常要带着四到五匹马---也不一定都是蒙古马,很多马都是缴获的其它地区品种。”
小武一震,讶道:“这么多匹马呀?照顾起来不麻烦吗?”
八角捋须笑道:“所以我说不简单!每个战士都有好几匹马,用处也不尽相同。有的马并不载人、但可以驮很多东西,比如说十几筒箭、或干肉、干粮什么的,或者是缴获的金银衣物等等。”
“但在开战之时,一般要保证一人至少双马;而且为了确保‘马力’,合格的蒙古战士必须懂得高速换马的技巧。”
小武奇道:“什么是高速换马呢?”
八角笑道:“首先,在快马奔驰之中,除了本身所骑之马以外,战士还要拉住缰绳,让另一匹接替的马,在旁边同速奔跑着。”
“如果自己骑的这匹马有些累了,骑士就瞅个冷子,双手按住马鞍、跳落到两马之间的土地;脚尖一点地后,马上借力弹起、扑向另一匹马的背上;依然是双手抓住马鞍,然后跨上马背、继续前行。这样,就完成了高速换马。”
小武大惊道:“这岂不是高难度的动作?一不小心就会跌得鼻青脸肿?”
八角嗤得一笑,道:“在战场上这么做,如果不成功,岂止是鼻青脸肿而已?不过,很多蒙古战士对于高速换马的技巧、早已熟极而流,除非半空中被人射了一箭,否则一般不会失败。”
小武摇头道:“骑手在快速运动中,也是很难被人射中的。”
八角捋须微笑,道:“这一套手按马鞍的空中飞越动作,如今已经被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操项目吸纳,衍生为一个项目---名字就叫做‘鞍马’。”
小武呼出一口长气,惊道:“原来‘鞍马’是这么来的!”
八角又笑道:“蒙古人普遍认为,马匹越多越好,原因是给他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机动能力!而且不能用于打仗的马,比如老马、怀孕母马、小马驹等,带在军队的后面,也是有用的。”
小武讶道:“到底有什么用呢?”
八角笑道:“有的老马可以认路,有的可以挤马奶以供饮用。就算真的派不上什么用场,走起路来还是有动静吧?”
“在长途跋涉的蒙古大军背后、肯定跟着许多马匹,还有家人和牧民队伍,以及数十万头其它牲畜一起走路---结果造成尘土遮天蔽日,更显得蒙古军队数量很多,可进一步令敌人亡魂丧胆。”
小武点了点头,道:“好吧,这么大的阵仗,就跟全体蒙古人搬家了似的,是吧?”
八角笑了笑,捋须点头道:“这也是蒙古人的一种‘心理战’。如果再刻意让一些牧人在敌人的土地上放牧,那敌人不免以为、他们‘搬家’来了就不走了,从而陷入了绝望。”
小武转念又道:“除了马匹以外,你说蒙古人还带有其它牲畜?”
八角点头笑道:“忘了说了,带上其它牲畜,比如说牛、羊、骆驼,那是为了提供食物。蒙古战士通常只吃牛羊肉、只喝马牛羊奶,而且还不是当地的牲畜,而是行军路上自己带的牲口。”
“蒙古战士喝的是新鲜的奶,吃的是现宰的肉,这样就基本没有了食物中毒的可能,也大大减少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小武点头道:“哦,原来如此。”
八角捋须道:“所以蒙古人惯常驱赶着无数的马匹和其它牲口,制造野外的恐怖---利用其野战无敌的威慑力,将对方野外的军队或者平民,都逼入到大城市里去。”
小武讶道:“这莫非是‘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八角道:“只怕前面还要加上两个字---‘屠光’,于是策略就变成了‘屠光农村、包围城市’!”
“若举蒙古灭金的过程为例,1213年秋季蒙古大军分三路南下,整个金国只有11个大些的城市没有被打下,其它小城市和农村则被扫荡殆尽!”
小武大为吃惊,道:“当时是怎样一个情况?”
八角道:“由于金兵已经怕了蒙古,故躲在大城市里龟缩不出。但成吉思汗也并不打算猛攻大城市,而是兵分三路、专捡软柿子捏。”
“先说右路军,一共三万人马,由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沿太行山东面向南杀下去,一直打到黄河边上;然后再绕过太行山,又从太行山西面杀上去,一路北上杀回蒙古。仅此一路,便让太行山两面几乎化为白地。”
小武大惊道:“这完全就是剃头式扫荡啊。”
八角道:“再说东路军,一共二万人马,由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率领,沿着渤海、辽东一带扫平各地。也是烧杀抢掠,无人能够抵挡。”
“至于中路军,则有六七万之多,由成吉思汗和托雷亲自率领,从河北杀到山东、再杀往河南,抵东海、黄河(当时黄河与淮河并流)扫荡,转了一大圈子又杀回北方。这对金国来说,已不能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了。”
图表14蒙金战争路线图(1223-1224年)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长叹道:“经过蒙古军队这种犁地式的大扫荡,对于金国来说,野外的民众和财富,已经是不复存在的了。”
八角道:“据金国事后统计,黄河(淮河)以北,只有11座大中城市得以保全,其余全部被三路蒙古大军扫荡一空。连不跟蒙古接壤的山东、河南的黄河以北人口也锐减了九成。自此,金国只得完全放弃了野外,几座大城市的人口却突破了几十万到百万,汴梁甚至达到了200余万。”
小武紧皱眉头,道:“这岂不是将幸存的农村百姓都赶入了城内?成吉思汗的目的除了抢掠以外,莫非是要让城市以外都成为蒙古骑兵的天下,进一步孤立城中的敌人?”
八角点头道:“不错,完全控制野外、便可以将蒙古骑兵的机动能力发挥到极致。而若只剩下少数城市的话,华北平原和蒙古大草原、对骑兵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小武犹豫道:“若跟蒙古作战的话,难道只能放弃野外么?”
八角想了想,捋须道:“在1211年,金国曾做过一次著名的尝试。他们号称在野狐岭聚集了40万大军,想以人数优势改变蒙古军队在野外如入无人之境的状态。”
小武摇头道:“可是我知道,野狐岭大战还是以金国的大败而告终的呀。”
八角捋须笑道:“当时金国在野狐岭,同样是有很多骑兵存在的。可是这一战,真实地体现了双方机动能力的差距。”
“据说成吉思汗本来在吃饭,一听说金国正在调兵遣将40万去野狐岭集合,立刻扔下了食物,传令蒙古全军一共10万人马---并不都在一处,但不管当时在哪里,接令后都要直接赶去野狐岭。不吃饭并不要紧,反正每个蒙古士兵的挎囊中都藏有干肉条,可以在骑马赶路的时候充饥。”
小武讶道:“这是抢速度么?以快打慢?”
八角点头道:“以成吉思汗的军事经验,知道调集40万军队绝不是轻快的事情,金兵没有能力做到40万人如一人那么齐整。所以他根本不相信金兵布阵能够固若金汤,觉得只要抢得先机,就能抓住对方破绽。”
“果然,金兵大队人马在野狐岭尚未完成排兵布阵,蒙古骑兵就已快马赶到了。于是双方激烈奋战了多时,但经过蒙古敢死队(八鲁营)舍命来回冲杀了数次,金兵的阵势终于乱了。”
小武道:“你是说,金兵没来得及使出全力,就被成吉思汗给击败了?”
八角点了点头,道:“正是。在野狐岭大战之中,到了双方胜负已定的时刻,参加作战的金兵其实也只有二十几万。另有十几万金兵虽然接到了调令,但根本没来得及赶到野狐岭。”
小武大为惊诧,道:“原来所谓40万金兵主力在野狐岭被全歼,根本就不是在一次战役中呀!”
八角道:“不错。当后续十几万金兵赶到时,败局早已尘埃落定,根本就没有扭转战局的机会了。十几万大军尚未参战,就已充满了‘失败感’,结局早被注定---这就是‘以快打慢’的结果。”
小武深呼出一口气,道:“我明白了。说起来骑兵双方都有,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机动能力!蒙古战士对马匹的使用,以及相应的习惯与纪律,保证了他们拥有最强的机动性!”
八角捻须微笑道:“不错,大家都有马;但是谁更快、谁更强,就要看怎么运用了。”
小武点头道:“这是很符合现代军事思想的:最强大的机动能力,就意味着最强大的战斗力!”
八角点头道:“你总结的很对。顺便说一下,当时还有一件事情对金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小武讶道:“还有啥事情呀?”
八角捻须笑道:“那就是‘明安献马’!石抹明安(金国降将)告诉蒙古大将木华黎,金国在抚州(河北张北)有一个巨大的养马基地;于是蒙古军队迅速派遣万人前往洗劫,一下子得到了军马百万匹之多,全部赶回了漠北。”
“就是这一下子,让全蒙古的战士每人都分到了3到5匹骏马;无论是个人的财富、还是军队的作战能力,全都大为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此后金国就不再具有跟蒙古野战的能力了。”
小武张口结舌,摇头道:“金国人这是何等的败家呀!”
八角呵呵笑道:“以前,蒙古大举进军之时,在接触敌人以前,往往令战士们下马步行一阵,以便恢复马力;此后则完全不用了,因为有的是马匹可以换乘。”
“而且在‘明安献马’之后不久,蒙古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西征。可以说,这从天上掉下来的百万匹骏马,使得蒙古的西征把握一下子变大了许多。不然的话,也许西征的时机尚未成熟。”
小武连连点头,嚷道:“你说的是!百万匹骏马呀,落入最强的骑兵手中,那还了得?!”
八角道:“再从骑术方面来讲,战士们除了必须掌握高速换马的技能之外,水平更高的骑手、还要懂得并且学会‘巨木冲城’。”
小武又怪道:“什么是‘巨木冲城’?”
八角捋须道:“这个么……一般需要20来个高水平的大力骑手,将人马分为左右两队。再将多根绳索捆绑在一颗伐倒的大树上,然后两边每人在马上各自拉住一根绳索。”
“在统一口令下,两队骑手同时发力,将巨木从平地上拉起悬空,然后再保持同一速度、骑马向前。等靠近对方城门之时,逐渐加速;最后离城门还有两丈之时,全体一起撒手。这样,巨木就会带着巨大的惯性,从空中撞向对方的城门;城门若是不十分结实,往往会当场洞开!”
小武大惊道:“此招十分厉害!而且对骑手和马匹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八角点了点头,道:“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在蒙古军队面前,小一点的城池根本就连一会儿也守不住?只须巨木撞一下就破城了。”
“所以金国有些守城将领,甚至下令用烧熔的铁汁、将多个城门给焊死。只留下个别厚重宽大的城门,严加防守、满足平日进出的最低需要。他们就是怕‘巨木冲城’这一招呀。”
小武连连摇头,叹道:“这根本是防不胜防、因噎废食呀!”
八角又道:“在金国晚期的时候,汴梁是最后固守的大城,但是也害怕蒙古人再来大举进攻。于是官民们商议,在城边挖掘一条宽阔的护城河,以防止蒙古军队前来冲城。”
小武好奇道:“护城河能防得住蒙古人攻城吗?”
八角捋须道:“当蒙古军队得知汴梁城外正在大举挖河以后,开始时似乎也没什么反应。然而在某一天,突然有数千蒙古骑兵从远方急速奔往汴梁城,中途连连换马。”
“这样一来,在城外挖河的民夫们根本来不及扔下工具回城;而城内由于恐惧对方借机破城,直接关上了城门。”
“如此,高速机动的蒙古骑兵转眼就到,并且当着城内守军的面、尽杀了城外二万民夫,然后扬长而去。这使得城内金军的士气、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小武低头道:“这就是古代的‘闪电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