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在主动又或被动的接收方方面面的知识点。面对层出不穷的观点,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就需要我们有判断的能力,需要用到批判性思维分析。
《学会提问》是一本入门级批判思维书籍,是我们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指导指南。
本书旨在教会大家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理解世界,捍卫观点,破解不严密的论证。
它的读者对象是我们每一个人,适用于各大领域。
旨在教会我们三大技能:找到论题得出结论、为结论支撑的理由和证据是什么?论证中有没有犯什么逻辑谬误?
找到论题是我们得出结论的第一步。
所谓论题,就是引起我们讨论和争议的话题。
论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问题,另一种是规定性问题。
先看描述性问题,它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实。
比如: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吗?是谁发明了造纸术?晒太阳确实能补钙吗?
答:是、蔡伦、不能。
相信大家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不出意外,应该和我的答案高度一致。
这些问题追问的其实就是过去现在已经发生的或许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又叫事实判断。事实判断是客观的。
面对描述性问题,只要我们知识面够广,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因为它是客观的事实描述。
我们再来看规定性问题。
规定性问题和描述性问题差异很大。规定性问题问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带有个人主观思想,很难区别对错。
比如:国家应该采取法律措施强制要求具体数额的彩礼吗?大学应该把婚恋教育设为必修课吗?小学生应该学习性教育吗?
这些论题都是在追问这个世界应该或者不应该变成什么状态,属于伦理和道德范畴。
针对规定性论题的回答,表达了回答者的价值偏好。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辩论会。
辩论会上都有正反双方,对同一论题持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都是依附双方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价值观存在。
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判断相对主观,不同人可能会给出不一样的回答,难有对错之分。
在我们明确了论题后,接下来就应该找相应的结论了。
假设论题是:小学生应不应该普及性教育?结论会有两种声音,应该和不应该。
出现争议时,我们就会追问为什么应该学习性教育或者为什么不应该学习性教育?你的理由是什么?为结论支撑的论据是什么?
所谓理由就是我们为了让其信任我们的结论提供的额外信息。
就小学生应不应该学习性教育,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小学应该普及性教育。
网络、电视发达的今天,裸露画面太多,孩子们处于懵懂期,既好奇又羞涩,容易早熟,才会有那么多偷尝禁果,造成不堪的后果。
防患于未然,先了解总是好的。保护自己,自重自爱,将伤害降到最低。
这个案例中的论题是小学应该不应该普及性教育?这属于规定性问题,结论是应该普及,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理由是孩子早熟以及电视和网络环境的影响。
我们回顾下刚才这个要点:
拿到一段信息时,首先我们要找到论题,确定其是描述性论题还是规定性问题,再找到结论是客观的事实判断还是主观的价值判断,最后在找到支撑结论的论据和理由。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要点:判断追问理由是否有理有据,是否可行。
支撑结论的理由和论据我们分为五大类:直觉、个人经历、当事人证言、典型案例、专家意见。
①:直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六感
我电话响了?他喜欢我?后者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但是直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别人无法判断。大多数情况下,直觉都不怎么靠谱。
所以,当某个结论仅仅用直觉来支撑作为理由和论据时,那我们就要警惕了。
②:个人经历
比如:在高考前去孔子庙烧了柱香祈愿,考上了浙江大学。有个朋友去找老中医求偏方,果然生了个龙凤胎。
这种以个人经历作为理由的证据,常常是以偏概全,也就是以少数案例代表普遍情况。它们不是可信度很高的证据。
所以,大家要小心提防,不要被带偏了。
③:当事人证言
当事人证言与四个要素有关:选择性、个人利益、省略信息和人为因素。
许多证明,比如书籍腰封,电视产品广告,电视宣传都选择了一些大众熟悉的对此可信的证人证言。
而这些证人也有从证言中或许一定的利益的可能。比如:装修公司每年会给物业公司福利,条件就是让他们推荐自家公司。
所以,我们要小心辨别,防止被牵着鼻子走。
④:典型案例
“我们不再干涉你的婚姻感情问题,你自己选择,我们不发表意见。你看马三家女儿,因为父母的反对,想不开自残了”。
栩栩如生的描绘一个人或者事件来让我们相信某个结论,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称为“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因为他们那具体生动的情节很容易在我们脑海中浮现。
所以,在面对那些以引人注目的典型案例为证据时,我们要小心谨慎思考。
⑤:专家意见
专家意见最被我们所信任,他们有着专业的知识和渠道能接触到更多特定事实,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魅力和光环。
所以,当外行人和专家产生分歧时,我们更愿意相信专家的说法。 不过,在我们采信专家的意见作为可靠证据时,还需要留意一些细节。
比如,眼前那个自称专家的人,真的是专家吗?他有没有可能是伪装成专家的骗子?
我们更应该记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专家内部也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比如一个房产专家指出:中国房价在未来两年内会有一个阶段性回落。
房价是中国人都关注的。面对专家的这一说法,众说纷纭。这就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提出支撑专家结论的证据。
坦白的说,我们应该追问以下这些问题:
这是专家研究多年的结果吗?这是他所处的知识领域吗?
专家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是不是对他得到这一结论有所帮助?
是不是和专家切身利益相关?如果一个专家准备从他所提倡的行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我们要特别警惕。
以上就是第二个要点。
接下来,我们追问某段信息中的论证有没有犯了什么逻辑性错误?也就是第三个要点。
理由和结论加在一起就叫论证。
有些论证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冠冕堂皇。这些论证是很有迷惑性的。
之前我们提到的以偏概全就是以少数情况来做普遍案例,这就是谬论。
除此之外,还有五大谬论:人身攻击、滑坡谬误、诉诸完美和诉诸公众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所谓人身攻击很好理解,就是针对个人不针对事,从而达到让我们相信其说法的目的。
比如:
“刘新以前就有小偷小摸的前科,所以这次的钱一定是他偷的”。
“小超初中都没读完,他是个笨蛋,千万不要相信他说的话”。
这两个案例都是对人不对事,属于人身攻击,也是逻辑谬误。
假设小超现在是一家大公司老板,大家还会说他是初中都没读完的笨蛋吗?
很显然,小超初中没读完不妨碍我们相信他是一家大公司老板的事实。
再看滑坡谬误,它是说我们实际上高估了某个事件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事情的概率。实际上是有现有程序来控制连环事情发生的。
我们再来看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举个例子:他爱我?他不爱我?我们局限在爱或者不爱这两种事实里,屏蔽了其他可能性:他一般爱我、他有点爱我、他特别爱我。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往往忽略了其他可能和选择,也可以称之为非黑即白谬误。
不止爱意,就像我们手机铃声一样,可以调节高低,不是只有两种状态,而是程度化的。
要想避免这样的谬误,我们就要考虑到黑白之间灰色的可能性存在。
最后看诉诸公众和诉诸完美这两个谬误。
诉诸公众,错误的以为大部分人喜欢的或者选择的是可取的。
行人匆匆,大部分人群选择了闯红灯,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可取的行为。
但是结论对与否,跟有多少人相信是无关的。
诉诸完美,就是说某某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完美,所以不应该采纳。
比如说,汽车尾气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不应该开车出行。
但是,在我们真正去解决问题时,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相对好的那个。
毕竟,人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更何况其他呢。
逻辑谬误还有许多,它的本质就是以看似有效实则无效的论证来忽悠我们。
逻辑谬误往往隐藏得很深,不容易被察觉。
最后,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书的精华要点。
《学会提问》这本书告诉我们,在面对一段信息时,需要问这三类问题:
第一,这段信息的论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吗?
第二:这段信息中的理由和论据可信吗?
第三:论证中有没有犯什么逻辑谬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父母、师长、朋友、伴侣使用了不靠谱的证据或者逻辑谬误来说服我们,我们不应该恶语相向。
最好的做法就是利用我们学习到的批判性思维好言相劝,委婉地指出其错误所在。
在严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境下,我们需要注重每一个逻辑上的细节。
所以,要想避免思维上的错误,我们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并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跨学科知识量的积累,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