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勇敢的公主:一生嫁给四位可汗,最后死于唐朝之手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东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接到了一封来自隋炀帝的求救信。

信中说隋炀帝在雁门被始毕可汗率领的几十万骑兵包围,雁门郡所属的四十一座城池,已有三十九座被攻破,其余两城亦是兵少粮缺,情势已然十分危急。

事实上,早在始毕可汗率军出发之时,义成公主便秘密派人将此事告知了隋炀帝,出巡北塞的皇帝这才有机会迅速驰入雁门,否则此时的中原帝王,只怕早已成了突厥人的俘虏。只是她没有想到,即便如此,隋炀帝却依然陷入了重围之中。

1

义成公主刚嫁入突厥时只有十四岁,那一年是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大隋王朝的主人那时还是隋文帝,她的丈夫也不是如今的始毕可汗,而是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

作为当时突厥实力最弱一支部族的首领,启民可汗成为隋文帝扶持的、用来抗衡其他突厥各部的对象,隋朝不仅在朔州修筑大利城安置他的部众,还在河套地区辟出牧地供其游牧,更将义成公主嫁给了他,以表示隋朝对这位首领的支持。

启民可汗也因此渐渐立足脚跟,直至成为整个东突厥的首领,面对繁盛的大隋,他尊奉隋文帝为圣人可汗,并谦卑的表示愿意永远臣服于大隋,世世代代为隋朝放羊牧马,保卫北塞。

如果说这些事情对义成公主而言,更多的是停留在往来文书上的赞美之词,那么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的首次北巡则让她亲眼见证了大隋的辉煌。

那时的隋朝天下承平,百物丰实,隋炀帝带着甲士五十余万,马匹十万余,浩浩荡荡进入草原,旌旗招展,绵延千里,当他们抵达启民可汗的大帐时,可汗带领各部首领们跪拜相迎,许多首领甚至不敢仰视皇帝的面容。

而能工巧匠们为皇帝打造的能够容纳数百侍卫、甚至还能以轮轴驱动行走的宫殿令突厥人拜服,乐师伶人们的表演让他们对中原的繁华心生羡慕...

作为隋朝的公主,义成的心中充溢着一股豪情,虽然飘零他乡远离故土,但自秦汉以来,有哪一位和亲公主能在草原上亲迎自己国家的帝王,重温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哪一位中原皇帝,能够君临边塞令四夷臣服呢?

只怪那时她的目光还是过于短浅,只沉浸在国运昌隆的激动中,却没有看到这浩大排场之后的巨额支出,都沉甸甸的压在隋朝百姓的肩头,没有看到这无限奢靡的繁华之下,掩藏着的帝王的好大喜功之心终将带来的危机。

2

在隋朝的危机暴露之前,义成公主的危机先一步到来,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启民可汗去世,他的儿子始毕可汗接任汗位,按照突厥的风俗,义成要嫁给新可汗,对一位自小接受中原正统的皇室女子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可是她别无选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与始毕可汗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则给义成公主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危机。

始毕可汗时期,东突厥统一已久,势力逐渐强大,为了避免威胁到隋朝的统治,隋炀帝听取了裴矩的建议,打算再封始毕的弟弟叱吉设为南面可汗,以分化始毕的势力,虽然叱吉设不敢接受,但此举已是大大激怒了始毕可汗,当时始毕账下有一位大臣名叫史蜀胡悉,此人善于谋略,经常为始毕出谋划策对抗隋朝,因而被隋朝设计擒杀,自此,始毕可汗不再向隋朝纳贡,并日益怨恨隋朝。

和亲的女子不过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当联姻的双方日渐交恶,义成公主的生活便可想而知,她只盼望母国能繁荣强盛,这样她即使受些冷落,却也能生存下去。可她听到的却是隋炀帝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每月使用劳工二百万人,听说他游幸江都用了上万条船只,纤夫都有八万余人、沿途500里的百姓被迫进献食物,如此种种,国内早已是民怨沸腾。

她想,这样浩大的工程终究是耗费过甚了,如今突厥日益强盛,草原各部的军力已逼近百万之众,如果皇帝能与民休息、恢复国力,始毕可汗或许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没想到隋炀帝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大业八年到大业十年(公元612-614年),隋炀帝三次讨伐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民力军力消耗过甚,损失惨重,国内开始频频发生农民起义,隋朝的国势渐渐衰微,中原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

3

始毕可汗并不像他的父亲启民可汗那样对隋朝心存感激,相反,他对隋朝本就早有积怨,突厥部族的强大也让他不再甘心屈居于中原皇帝之下,他打算趁皇帝北巡之时带兵突袭隋军,生擒皇帝。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在始毕可汗集结军力出发之时,义成便火速派人通知了隋炀帝,然而敌我力量的悬殊让缺乏准备的隋军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当送信的使者告诉义成公主皇帝在雁门郡中抱着幼子痛哭流涕时,她似乎透过连绵的草原和群山,看到了帝王雄风的逝去和王朝命运的终结。

但她毕竟是大隋的公主,她的肩上仍有一位公主要承担的责任,她必须救皇帝,在大漠风霜中浸润了十几年的女子的柔弱目光,在那一刻突然锐利了起来,她亲笔写了一封信送给始毕可汗,告知他北境有敌来犯,请可汗速速回援。

一直陪伴她的侍女担心地问她,若是可汗怪罪下来如何是好?她只冷笑了一声,如今隋朝的援军日夜前往雁门集结,可汗真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把握吗?若是战事失利,这大漠草原上的权力追逐和向来中原一样血腥,始毕的地位只怕会摇摇欲坠,他本无一战而胜的决心,何况北方本就有其他部族屡屡挑衅,趁他大军出征趁虚而入本就不得不防,就算情报有误,他又能如何责罚自己呢?

隋炀帝终于脱险而去,她也因为此事得以再一次出现在母国的史书之中,然而大隋王朝的命运,就像她在接到这封信时的感觉一样,无可挽回的走向了终结。

4

公元618年,隋炀帝因为禁军生变被弑于江都宫,同年,唐国公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母国已然倾覆,义成公主在政治上却日渐成熟,公元619年,对隋朝始终抱有敌意的始毕可汗病逝,在义成公主的主导下,突厥先后立始毕可汗的两位弟弟为突厥的首领,他们就是义成的第三、四任丈夫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而她也终于拥有了可以影响突厥内政外交的力量。

作为一位亡国的公主,义成心心念念的不是怎样安稳地度过自己的余生,而是如何推翻李唐的统治,复兴大隋,重建自己的母国。

于是,在处罗可汗在位期间,义成公主便派人迎接当时还在窦建德手中的萧皇后和隋朝皇室进入突厥,立皇室后裔杨政道为隋王,置百官,将他们安置在定襄。

颉利可汗则更是在她的影响下,屡屡进犯唐朝,劫掠边境,甚至在唐朝玄武门之变、唐帝国权力核心动荡之时,亲率二十万主力进抵渭水,直逼长安,若不是唐太宗乃一代英主,最终达成了渭水之盟,只怕中原又会烽火再起,唐朝的统治或许真有颠覆的危险。

利用突厥可汗进逼中原的野心,掠夺财富的贪心来削弱初建的唐朝的势力,再进一步谋求隋朝的强大,是义成公主的策略,这样的布局不可谓不费尽苦心,然而隋朝的运输早已终结,当颉利可汗最终兵败被俘,唐朝的士兵攻入王庭之时,这位传奇的女子并未像自己的丈夫那样投降称臣,而是选择了英勇的死去,倒在血泊里的那一刻,她似乎又看到了那年隋炀帝首次北巡时迎风招展的旌旗、那绵延不绝的士兵和仪仗。

她的一生,都忠于自己的国家,她的一生,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她想,纵然当年是为了和亲,如今却在改朝换代中身负扰乱边境的恶名,纵然这一生都是飞蛾扑火,她也还可以算得上是位勇士吧,而现在,她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上最勇敢的公主:一生嫁给四位可汗,最后死于唐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