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人开发的轻量级框架
2.双向数据绑定,在数据操作方面更为简单
3.视图,数据,结构分析,不需要进行逻辑代码的修改,只需要操作数据就能完成相关操作
4.组件化,方便封装和复用
5.虚拟dom:dom的操作是非常耗费性能的,不再使用原生的dom操作节点,极大释放dom操作
https://www.cnblogs.com/wzfwaf/p/11280153.html
1、路由配置:使用children属性实现路由嵌套,嵌套的组件关系就是父子组件关系;
2、组件传值-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
第一步:父组件 在引用子组件时,通过属性绑定(v-bind:)的形式,把需要传递给子组件的数据,传递到子组件内部,供子组件使用
第二步:把父组件传递过来的数据, 在 props数组 中定义一下:
第三步:在该子组件中使用props数组 中定义好的数据
3、组件传值-父组件把方法传递给子组件
第一步: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方法,使用事件绑定机制 v-on,自定义一个事件属性,传递给子组件
第二步:在子组件中定义一个方法,在方法中,利用 $emit 触发 父组件传递过来的,挂载在当前实例上的事件,还可以传递参数
第三步:在子组件中调用定义的那个方法,就可以触发父组件传递过来的方法了
4、组件传值-子组件通过事件调用向父组件传值
在子组件中,利用 $emit 触发 父组件传递过来的方法的时候,可以将子组件的数据当做参数传递给父组件
5、父子组件之间相互传值
共同点:都能控制元素的显示和隐藏
不同点:本质方法不同
v-show本质是通过css中的display设置为none,控制隐藏,只会编译一次;v-if是动态的向dom树内添加或删除dom元素,若初始值是false,就不会编译了,而且v-if不停地销毁和创造比较消耗体能
总结:如果要频繁切换某节点,使用v-show(切换开销比较小,初始开销比较大)
不需要频换切换节点使用v-if(初始渲染开销较小,切换开销较大)
v-model 双向数据绑定
v-for 循环
v-if v-show 显示与隐藏
v-on 事件
v-once 只绑定一次
vue的一个加载器,将template/js/style转换成js模块
用途:js可以写es6,style样式,可以写scss或者less,template可以加jade
请求后台资源的模块
安装
npm install axios --save
js中使用import引入,然后执行.get .post请求,如果成功返回在.then函数中,失败则返回在.catch函数中
单页面应用(SPA),通俗一点说就是指只有一个主页面的应用,浏览器一开始要加载所有必须的 html, js, css。所有的页面内容都包含在这个所谓的主页面中。但在写的时候,还是会分开写(页面片段),然后在交互的时候由路由程序动态载入。
优点:
1,用户体验好,快,内容的改变不需要重新加载整个页面,基于这一点spa对服务器压力较小
2,前后端分离
3,页面效果会比较炫酷(比如切换页面内容时的专场动画)
缺点:
1,不利于seo
2,导航不可用,如果一定要导航需要自行实现前进、后退。(由于是单页面不能用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所以需要自己建立堆栈管理)
3,初次加载时耗时多
4,页面复杂度提高很多
多页面(MPA),就是指一个应用中有多个页面,页面跳转时是整页刷新优点:
1.多个页面之间跳转,用户可以清晰的了解整个网站的内容构成;
2.页面结构的分布也不会很拥挤;
3.实现简单,开发成本低;
4.适用于对搜索引擎支持较高,页面跳转较少,数据传递较少的项目中开发。
缺点:
1.页面跳转时,要重新执行css,js等文件,页面片段之间跳转较慢,需要用到页面跨页面传值的几种方法;
2.实现转场动画比较困难。维护成本高。
.stop:等同于js中的event.stopPropagation(),防止事件冒泡
.prevent:等同于js中的event.stopDefault(),防止执行预设的行为(如果时间可取消,则取消该事件,而不是停止事件的进一步传播)
.capture:与事件冒泡的方向相反,事件捕获由外到内
.self:只会触发自己范围内的事件,不包含子元素
.once:只会触发一次
1.对象方法 v-bind:class="{'orange':isRipe,'green':isNotRipe}"
2.数组方法 v-bind:class="[class,class1]"
3.行内 v-bind:style="{color:color,fontSize:fontSize+'px'}"
预处理css,把css当前函数编写,定义变量,嵌套.
模块化:将回调函数转换为独立的函数
使用流程控制库,例如 aync
使用promise
使用 aync await
1.安装和管理项目的依赖,并且能够指明依赖的具体版本号
2.对于node应用开发而言,可以通过package.json文件来管理项目信息,配置脚本,以及指明依赖的 具体版本
3.npm install XX -S(–save) dependencies 会发布到生产环境的
npm install XX -D(–save-dev) devDependencies 里面的插件只用于开发环境,不会发布到生产环境(构建工具webpack)
4.项目转换的时候,不会把node_modules包发过去,拿到没有node_modules的项目时,npm install 安装回来
arr1=[]
var arr2=[1,2,3,4,5,6,6,7,7]
for (var i=0,len=arr2.length;i<len;i++){
if (arr1.indexOf(arr2[i])<0){
arr1.push(arr2[i])
}
}
indexOf() 方法可返回某个指定的字符串值在字符串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indexof() :在字符串中从前向后定位字符和字符串;所有的返回值都是指在字符串的绝对位置,如为空则为- 1
string test=“asdfjsdfjgkfasdsfsgfhgjgfjgdddd”;
test.indexof(‘d’) =2 //从前向后 定位 d 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test.indexof(‘d’,1) =2 //从前向后 定位 d 从第二个字符串开始 即s开始 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function trim(str){
if (str & typeof str ==="string"){
return str.replace(/(^s*)|(s*)$/g,"")//去除前后空白符
}
}
基本流程:
1.域名解析
2.发起tcp的三次握手
3.建立tcp连接后发起http请求
4.服务端响应http请求,浏览器得到html代码
5.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并请求html代码中的资源
6.浏览器对页面进行渲染呈现给用户
原生 Promise
用 promise 替代回调地狱
ES5
function printAfterTimeout(string, timeout, done){
setTimeout(function(){
done(string);
}, timeout);
}
printAfterTimeout('Hello ', 2e3, functio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nested callback
printAfterTimeout(result + ‘Reader’, 2e3, functio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
这个函数接收一个回调,在 done
后执行。我们想要先后执行两次,所以在回调中又一次调用了 printAfterTimeout
。
如果需要 3 或 4 次回调,代码很快就一团糟了。那么用 promise 如何实现呢:
ES6
function printAfterTimeout(string, timeout){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function(){
resolve(string);
}, timeout);
});
}
printAfterTimeout('Hello ', 2e3).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return printAfterTimeout(result + ‘Reader’, 2e3);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promise 中可以用 then
在某个函数完成后执行新的代码,而不必再嵌套函数。
箭头函数
ES6 没有移除函数表达式,但是新增了箭头函数。
ES5 中,this
的指向有问题:
ES5
var _this = this; // need to hold a reference
$(’.btn’).click(function(event){
_this.sendData(); // reference outer this
});
$(’.input’).on(‘change’,function(event){
this.sendData(); // reference outer this
}.bind(this)); // bind to outer this
在函数内,需要用临时变量指向 this
或者使用 bind
绑定。ES6 中可以使用箭头函数。
两者都是外部引用css的方式,但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1.link是xhtml标签,除了能够加载css,还可以定义rss等其他事务,而@import属于css范畴,只可以加载css;
2.link引用css时,在页面加载时同时加载;@import需要页面完全载入以后在加载
3.link是XHTML标签,无兼容问题;@import则是在css2.1提出的,低版本的浏览器不支持
4.link支持使用js控制dom改变样式;而@import不支持
cookie是网站为了标示用户身份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cookie数据始终在同源的http请求中携带(即使不需要),在浏览器和服务器间来回传递。
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不会自动把数据发给服务器,仅在本地保存
存储大小:
cookie数据大小不能超过4k
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虽然也有存储大小的限制,但是比cookie大得多,可以达到5M或者更大
有效时间:
localStorage 存储持久数据,浏览器关闭后数据不会丢失除非主动删除数据
sessionStorage 数据在当前浏览器窗口关闭后自动删除
cookie 设置的cookie过期时间之前一直有效,即使窗口或浏览器关闭
MVC(Model-View-Controller)
MVVM(Model-View-ViewModel)
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MVC中Controller演变成了MVVM中的viewModel。MVVM主要解决了MVC中大量的DOM操作带来的问题。MVVM中当和Model频繁发生变化,开发者需要主动更新到View。
MVVM分为model,view,viewmodel三者
这种模式实现了model和view的数据自动同步,因此开发者只需要专户对数据的维护操作即可,而不需要自己操作dom
在数据操作比较多的场景中,MVVM框架更合适,有助于通过操作数据渲染页面。
vue-router模块的 router-link组件的属性。
在静态路由名称前面添加冒号,例如:设置id动态路由参数,为路由对象的path属性设置/:id。
在组件中,使用$router对象的 params.id,即 $route.params.id 。
v- model是 Vue. js中的一条指令,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
绑定事件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通过v-on指令, 。
第二种,通过@语法糖,< input@ click= doLog()/>。
vuex是针对 Vue. js框架实现的状态管理系统。
为了使用vuex,要引入 store,并注入Vue.js组件中,在组件内部即可通过$ ostore访问 store对象。
使用场景包括:在单页应用中,用于组件之间的通信,例如音乐播放、登录状态管理、加入购物车等。
导航钩子又称导航守卫,又分为全局钩子、单个路由独享钧子和组件级钧子。
全局钩子有 beforeEach、beforeResolve(Vue2.5.0新增的)、 afterEach。
单个路由独享钩子有 beforeEnter。
组件级钩子有 beforeRouteEnter、 beforeRouteUpdate(Vue2.2新增的) beforeRouteLeave。
它们有以下参数。
to:即将要进入的目标路由对象。
from: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next:一定要用这个函数才能到达下一个路由,如果不用就会遭到拦截。
总共分为8个阶段,分别为 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 mounted、beforeUpdate、 updated、 beforeDestroyed、 destroyed。
beforeCreate: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者( data observer)和 event/ watcher事件配置之前调用。
created:在实例创建完成后立即调用。在这一步,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数据观测者,属性和方法的运算, watch/event事件回调。然而,挂载阶段还没开始, e l 属 性 目 前 不 可 见 。 b e f o r e M o u n t : 在 挂 载 开 始 之 前 调 用 , 相 关 的 r e n d e r 函 数 首 次 调 用 。 m o u n t e d : e l 被 新 创 建 的 v m . el属性目前不可见。 beforeMount:在挂载开始之前调用,相关的 render函数首次调用。 mounted: el被新创建的vm. el属性目前不可见。beforeMount:在挂载开始之前调用,相关的render函数首次调用。mounted:el被新创建的vm.el替换,并且在挂载到实例上之后再调用该钩子如果root实例挂载了一个文档内元素,当调用 mounted时vm.sel也在文档内。
beforeUpdate:在数据更新时调用,发生在虛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
updated: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在这之后会调用该钩。
beforeDestroy:在实例销毁之前调用。在这一步,实例仍然完全可用。
destroyed:在 Vue. js实例销毀后调用。调用后,Vue. js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除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
当使用组件的kep- alive功能时,增加以下两个周期。
assets文件夹存放静态资源;
components存放组件;
router定义路由相关的配置;
view是视图;
app. vue是一个应用主组件;
main.js是入口文件。
具体步骤如下。
(1)在 components目录中新建组件文件,脚本一定要导出暴露的接口(script一定要export default {})。
(2)在需要用的页面(组件)中导入:
`import indexPage from '@/components/indexPage.vue'`
(3)将导入的组件注入uejs的子组件的 components属性中。
(4)在 template视图view中使用,例如有indexPage命名,使用的时候则index-page。
在每一个Vue.js组件中都可以定义各自的CSS、 JavaScript代码。如果希望组件内写的CSS只对当前组件起作用,只需要在Style标签添加Scoped属性,即< style scoped> style>。
路由嵌套会将其他组件渲染到该组件内,而不是使整个页面跳转到 router-view定义组件渲染的位置。要进行页面跳转,就要将页面渲染到根组件内,可做如下配置。
new Vue({
el:'#icketang',
router:router,
template:' '
})
首先,实例化根组件,在根组件中定义组件渲染容器。然后,挂载路由,当切换路由时,将会切换整个页面。
有时候,为了在组件内部可以直接访问组件内部的一些元素,可以定义该属性此时可以在组件内部通过this. $refs属性,更快捷地访问设置ref属性的元素。这是一个原生的DOM元素,要使用原生 DOM API操作它们,例如以下代码。
< div id="icke">
< span ref="msg">有课前端网
< span ref=" otherMsg">专业前端技术学习网校
< /div>
app. $refs.msg.text Content
app. $refs.otherMsg. textContent
Vue. js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与其他重量级框架不同的是,Vue.js采用自下而上增量开发的设计。Vue.js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并且容易学习,易于与其他库或已有项目整合。另外, Vue. js完全有能力驱动采用单文件组件以及Vue.js生态系统支持的库开发的复杂单页应用。
Vue. js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API实现响应式的数据绑定的组件开发。
当< keep- alive>包裹动态组件时,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而不是销毁它们。
< keep-alive>是一个抽象组件,它自身不会渲染一个DOM元素,也不会出现在父组件链中。
当在< keep- alive>内切换组件时,它的 activated和 deactivated这两个生命周期钧子函数将会执行。
axios是在vue2.0中用来替换 vue-resource.js插件的一个模块,是一个请求后台的模。
用 npm install axios安装 axios。基于 EMAScript 6 的 EMAScript Module规范,通过 import关键字将 axios导入,并添加到 Vue. js类的原型中。这样每个组件(包括vue.js实例化对象)都将继承该方法对象。它定义了get、post等方法,可以发送get或者post请求。在then方法中注册成功后的回调函数,通过箭头函数的作用域特征,可以直接访问组件实例化对象,存储返回的数据。
import Vue from ' vue'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Vue.prototype.$http=axios;
new Vue ({
el:' ickt',
data:{
msg:' '
},
template:' { { msg } }
',
created:function() {
this.$http.get( 'data.json' )
.then(res => {
this. msg= res .data. data
})
}
})
sass是一种CSS预编译语言安装和使用步骤如下。
(1)用npm安装加载程序( sass-loader、 css-loader等加载程序)。
(2)在 webpack. config. js中配置sass加载程序。
模块
module:{
//加载程序
loaders:[
//加载scss
{
test:/ \ .scss$ /,
loader : 'vue-style-loader!css-loader!sass-loader '
}
]
}
(3)在组件的 style标签中加上lang属性,例如lang=“scss”。
:data=data
方式定义传值props
方法接受数据$emit
方法传递参数参考博文:
本质上,webpack 是一个用于现代 JavaScript 应用程序的 静态模块打包工具。当 webpack 处理应用程序时,它会在内部构建一个 依赖图(dependency graph),此依赖图对应映射到项目所需的每个模块,并生成一个或多个 bundle。
WebPack可以看做是模块打包机:它做的事情是,分析你的项目结构,找到JavaScript模块以及其它的一些浏览器不能直接运行的拓展语言(Scss,TypeScript等),并将其打包为合适的格式以供浏览器使用
webpack
设置webpack中提供了require.ensure()来实现按需加载。以前引入路由是通过import 这样的方式引入,改为const定义的方式进行引入。
页面不按需加载引入方式:import home from ‘…/…/common/home.vue’
页面按需加载引入方式:
const home = r => require.ensure( [], () => r (require(’…/…/common/home.vue’)))
有五种,分别是 State
、 Getter
、Mutation
、Action
、 Module
。
state:
Vuex就是一个仓库,仓库里面放了很多对象。其中state就是数据源存放地,对应于一般Vue对象里面的data。
state里面存放的数据是响应式的,Vue组件从store中读取数据,若是store中的数据发生改变,依赖这个数据的组件也会发生更新。
通过mapState把全局 state 和 getters 映射到当前组件的 computed 计算属性中。
getter:
getters
可以对State
进行计算操作,它就是Store
的计算属性。getters
可以在多组件之间复用。getters
。mutation:
Action
类似于 mutation
,不同在于:Action
提交的是 mutation
,而不是直接变更状态;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
Vue
用Component
本意就是为了减少耦合,现在这么用,和组件化的初衷相背。参考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