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

最近听了李忠秋老师的结构化思维的有效训练课程,通过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逻辑结构。我也从课程的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⑴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⑵怎样识别筛选海量信息?

⑶如何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⑷如何有效地总结得出结论?

⑸怎样输出表达信息?

首先,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简单来说,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可以说,结构化思维就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总结出来就是以下这张图表:

第二步是怎样识别筛选海量信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面对信息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你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你在主动识别信息的时候,就要特别去关注信息和你的目标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如果我想去研究读后感写作,这个时候,你有上千条关于写作的信息,你就要把有关读后感写作的信息挑选出来。最简单的去找信息和目标之间的关联性的方法就是找关键词。

另一种,就是被动的接受大量的复杂信息。这就需要运用结构化思维去识别。我觉得读完书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它做一个复盘。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在你接受信息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识别成结论理由和事实这三个部分。

首先,如何找到信息中的结论。作为信息的接受着,想要知道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第一件事就要明确对方表达的结论。

那么什么是结论呢?结论就是中心思想,它首先是个观点,也就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

1、找到对方话语里表示结论的提示词。

比如:因此、由此可知、可以断定、所以、表明、我要说的重点是、证明了、问题的实质是……等等。

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词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词后面出现的往往就是结论。

2、关注信息中的几个重要位置。

比如,对方说话的开头、结尾。如果是文字信息表达,也可以看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这些都是特别容易呈现结论的地方。

如果是面对面地交谈,你可以问问对方,“所以呢”。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特别隐讳的文字信息。

看完信息以后,你可以尝试着问自己:所以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结论是什么?

这样可以逼迫你去思考,或者从其他信息当中去寻找结论。

识别信息的第二步,辨别支持结论的理由。

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有价值,首先要去观察这个结论是不是有理由支撑。

那怎样找出理由呢?

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你可以关注对方话语里的一些提示词。

比如:原因是、因为这个事实、有下列原因、鉴于、证据是、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最后,识别信息的第三步,是找出信息中有哪些事实。

如果我们前面说的结论、理由可以是主观的,那么事实一定是客观的。

什么是客观的呢?

数据和不带感情色彩的事例是客观的。它是通过金字塔结构拆解到最后,支撑结论和理由的东西。

所以,在你接收信息的时候,只有最后的事实是可靠的,并且用它来支撑前面的理由和结论的逻辑是顺畅的,那你接收的整个信息才是完整可信的。

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来判断你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呢?

一共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有客观事实来支撑结论和理由;

第二,事实和理由,理由和结论之间要有证明和被证明的逻辑关系。

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只有最后的事实是可靠的,且其支撑的理由和结论的逻辑是顺畅的,整个信息才是完整可信的。

第三步:如何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分类?

因为,人类的大脑一次性接收信息的量是有限的,而大脑又有自动将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归类和重组的能力。换句话说, 一个分类里相近的事物会更容易记一些。

举个例子,假如假期回来,经理让我们每个人总结一下,怎样可以提升我们的用户使用量?我总结了7个心法:①对用户要时刻保持微笑②及时回答客户的提问③确保我们回执的发放④培训的时间要控制在30钟左右⑤对接培训时间一定要面谈,不能电话里说⑥培训演讲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⑦每次去学校做回访要带有目的性。

如果我真的将这7条说给经理听,我估计效果会很差,他也很难记得我说过些什么?但是,如果我能够将这6条进行分类,将他们分成:培训前的对接;培训中;培训后的回访。这样就会更加清晰地表达我自己的想法,他人也更容易记住。

那么如何分类呢?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通用的分类法则,叫MECE法则。MECE的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简单的说,就是“不重不漏”。

对于怎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这里提供5种方法,这也就是MECE的5种分类法:

1. 二分法。 这个分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A和非A两个部分。

比如国内、国外,他人、自己,已婚、未婚,成年人、未成年人,左右,男女,收入和支出,专业和业余等等。

2. 过程法。 也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的分类。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制定的日程表,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达成目标的3个阶段,其实都属于过程分类。 过程分类法特别适合用于在对项目进展和阶段的汇报上。

就好比我在汇报怎样提高用户使用量的那个分类一样。

3. 要素法。 听起来好像有点深奥,但其实你在生活当中也经常使用。

比如说优秀员工的7种品质、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等等,其实都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 这种分类方法是用于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的。

4. 公式法。 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只要公式成立,那这样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比如,销售额=单价×数量,这里就是把销售额通过公式拆解成了单价和数量。

5. 矩阵法。 这种分类方式也很常见,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我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有一种分类方式,是把你的工作分成以下四种:(1)重要紧急,(2)重要不紧急,(3)不重要但紧急,(4)不重要也不紧急。

然后可以把它们填到4个象限当中去,这4个象限就是我说的2×2矩阵。这种分类方式就叫做矩阵法。

第四步:如何有效地总结得出结论?

作者向你介绍两种方法。 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1.归纳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在前面两讲讲到的,识别信息、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找出各个信息要素之间的共性。

举个例子。

喜鹊是鸟,喜鹊会飞。乌鸦是鸟,乌鸦会飞。所以结论是凡是鸟都会飞。

这里你要特别注意了。虽然归纳法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论证方式,但是,当你使用归纳概括结论时,一定要确保你所罗列的要点是穷尽的。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不是正确的。

那如何穷尽要点呢?在用MECE法则已经告诉你了,下面告诉你找共性的方法。

找共性一共有两种方法,分别叫做描述性概括和行动性概括。

1、描述性概括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这里,课程中有个例子。去年这一年,有个人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类,是针对线下的散客的营销课上,全年吸引了将近一万名的受众学习。

第二类,是针对企业的营销培训,全年走进了100家企业,为企业高管培训营销理念。

第三类,是针对自家公司的培训,给公司的销售人员培训营销技巧。

这三类工作的共性是什么呢?都是培训。

再进一步。无论是针对线下用户、企业,还是自家公司,其实全年的核心工作都是营销培训。

2、行动性概括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事件结果的共性。

我们再拿这份述职报告来举例,这个人写的是“上一年培训工作总结”,这显然不是一个结论。

这三类工作的共同结果是什么?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和参与度。

请注意这两种提炼方式得出的差别:

第一种概括的是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第二种则是往前更进了一步,导向最终的结果。

所以,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一个好的结论,可能是两种找共性方法的结合。先找到事物本身的共性,再通过总结事物发展的结论,给出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

比如,这里的述职报告,你把两种方法得出的共性放在一起看一下:

工作本身的共性是,培训;

工作结果的共性是,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和参与度。

结合起来,是不是就和这个人总结的“打造有生命力的培训项目”很接近了?

归纳法概括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由金字塔底部开始,把所有要素进行归类,由下向上的推演过程。

一个不好结论概括,最糟糕的情况,是只是罗列了细节,没有进行任何概括总结。

还有一种可能是比较难分辨的:你没有将结论推演到金字塔顶,错误地将一个子结论误认为是真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概括得不彻底”。

避免这种情况,有一个诀窍。 也很简单,就是多问一句“所以呢”。听上去是不是耳熟?对,我们在第二讲,识别信息中的结论时提到了。

也就是我们追问金字塔结构图中,最顶层结论的过程。

我建议你在做结论推演时,可以把金字塔结构图画出来,每向上推演一层,都可以问自己一句“所以呢”,直到这个结再也不能问出“所以”是什么。

2.另一种提炼结论的方法,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演绎法,把思维的这个推演结构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通常大前提是事物的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

用三段论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会死”来举例。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一定也会死。

这其实就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就是将某一个事实与对应的某个规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所以, 当你尝试去说服别人的时候,使用演绎法提炼结论的方式会非常的适用。

由于大前提,通常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识,所以它推出的结果通常会让人感到特别可信。这种方式,对于有拒绝心理的听众特别有效。

比如,我们求职的时候,新励成讲到过一个万能公式:过去,现在,未来。其实这里就比较符合演绎法的推倒。

大前提:可以列举出该公司目前需要岗位的职责。

小前提:通过过去和现在,向公司表示我已具备这些能力和经验。

结论:我可以胜任该职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前提一定要满足无可争议这个条件,否则说服就无法达到效果。

那么,什么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前提呢?有两种。

第一种,大前提是主观判断。

举个例子,如果你和一个女孩儿去示爱,给出的大前提是你适合嫁一个温柔顾家的人;小前提,我就是温柔顾家的人;结论是,你要嫁给我。

这个女孩子很有可能不答应你的求婚。为什么?因为她喜欢的可能是霸道总裁。

第二种,在大前提当中,罗列特别冗长的信息。

比如,你写一个汇报,前面写了10页的大前提,10页的小前提,最后一页才出结论,这个时候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负担太大了,还没等到结论呢,就放弃了。

为了避免这两种争议,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大前提要尽量引用普适的真理或者是客观事实,比如大家都认可的公理、定理或者是行业规律。

其次,在罗列大前提要素的时候,尽量不要超过3项。

第五步是怎样输出表达信息?

清晰表达四原则

想要做到让人听懂,其实同样是有套路的。我把这个套路简称为 “论、证、类、比” 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论。也就是结论先行。 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最好能够出现在开头,这叫结论先行。

第二个原则,证。也就是以上统下。 说的是,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必须是它下一个层次要点的总结概括,直到最后一个层级的内容是客观事实或数据为止。

第三个原则叫类,也就是归类分组。 就是每一组要点必须要属于同一个范畴。那怎么分类呢?就可以参考我们上一讲的内容。

第四个原则叫比,也就是逻辑递进。 所以每个要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有结构的表达就是以结论为开头,层层论证结论,最后再强化结论的过程。

其实,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表达的结构同样符合我们的金字塔结构:

纵向上,顶层是总结论,然后支撑结论的要点要层层下分,直到客观事实跟数据;横向上,每一组要点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分类,彼此也是有逻辑关系的。

而且,有了这样一张结构图以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在任何短的时间内把一件事说清,说全,只是深入的程度不同而已。

结构化的表达是可以被训练的。我教你一个简单的训练方法,叫“重要的事情说三点”。

比如,当我们在说一些逻辑性非常强的话题的时候,对话题的把握就要非常周密:

横向上要符合“类”和“比”,话题不能有遗漏和疏忽,还要有先后次序;纵向上,要符合“论”和“证”,挖掘思考的深度。

最简单的建议就是,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任何人问你问题,你都可以尝试着用三点来回答。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想到了具体的内容,总之先说出有三点,然后再一边解释,一边思考具体内容。

结构化思维可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更是一种透过结构看世界的视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