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灵魂么?

这段时间复习英语考试把我都复习呆了。少了往日沉迷书海时的灵气,两三天不输出内容还不影响什么,时间一长不输出内容就有种闷气,感觉口干舌燥,丢失灵魂,陷入迷茫。写文字是与自己的对话,是满足自己精神触摸自己灵魂的最佳途径。

人有三乐,一是物质之乐,二为精神之乐,三乃灵魂之乐。三重境界,越往上去越能感悟和理解生命的真谛。我觉得我现在处在精神这层的低级阶段,但却触摸到了灵魂。马斯洛有个什么需求理论,说人要一级一级的满足,前一级满足了才会通向下一级。我看也未必,或者可以同时满足。虽然我很穷,可以说物质上,妥妥的底层水平。但并不妨碍我追求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我目前该承受的追求物质的肉体之苦,转介给了他人,才使我有了时间和精力追求精神之美。那个转介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他还在外辛勤劳作,每日工作十个小时左右。每个人享受的幸福都是由牺牲他人的幸福为代价的。资本家转介给舞产阶机,老板转给工人,子女转给父母。有些出身好的,在大城市的,其实也一样,往上数三代,他们的祖宗在大城市承受战乱与流离,面临生命的危险一定比归居大山深处的村民大的多。上帝给你的礼物,其实都他妈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灵魂这个事,强烈推荐周国平老师写的东西,都是从心出发,指向灵魂。我理解的灵魂,就是与自己对话,触摸到那个真实的,去除一切杂念的自己。社会发展至今,人已经不是人了。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人在社会中已经被异化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被市场经济商品化,被意识形态裹挟,被周围人看法所左右,我们不得不面对大千世界的各种影响因子。来自各个方面的因素,早就把我们变得不是人了。这就是异化。

你会不会在某日大喜后陷入迷茫?你会不会在付出巨大努力,达到目标后却感心情低落?到死的那天,你真的会难过和不舍么?很多东西都是被周围环境裹挟着走,根本不是我们从心想要的。所以你买了昂贵的手饰品,在朋友面前洋洋得意一番,回到家后依然空虚。我觉得空虚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因为我们没有灵魂。触摸灵魂的方法,还是读书,读经典,因为古代文人写东西多发自于内心,是真正想表达和记录的。不像当代社会,为了读者反馈,为了赚钱,为了博人眼球。这样写作的初衷都被异化了,写出的东西能有多少价值?

我现在很少看新闻了,都是过眼云烟,一瞬即逝,没什么价值。我更想看一些人类智慧的精华之作,再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有时候,当这种想法涌现的时候我有点害怕,物质上还极度匮乏,就去追求不实用的东西,是不是犯了思想上的“大跃进”,是不是会飘,会脱离实际。但一想,目前这种情况,又能做什么呢,而且生命很短,多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把生命过得更有价值吧。找到自己生命的兴奋点,这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而且灵魂这个东西,我们的哲学说它是人类头脑的产物,人死了,灵魂也就消失了。这个答案我也不能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没经历过,不能下结论,就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也从未说过灵魂和自己一起死了。灵魂到底会不会随人肉体的消失而消失?真正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我想也算是一次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有灵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