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是学区房很值钱?

“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是学区房很值钱?”——据说这个已经是逻辑方面的三大难题之一,我本来想搜索看一下答案的,后面关闭了正在加载网页,觉得说说自己的理解很有意思。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精英教育和私立学校一直是奢侈品,但在我们国家从平权的高考发展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年左右。现在和之前学历高的很多人,大多数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考上好的大学,拿到学历,但不代表以后就是这样的途径。想想我们小时候那会的幼儿园,不用几个钱,破旧得不行。短短二三十年,对比看看现在的幼儿园。

而且我本人是不太认同学历不值钱这样的前面半句话的,这里面说的学历不值钱,是普通大学本科专科不值钱,不是说清华北大哈佛耶鲁那些一等一的高校不值钱,清华北大的那些同学圈子,学长校友圈......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昨天朋友请吃饭,两个人边吃烧烤看奇葩说,看到哈佛法学院的女博士——詹青云,我满脸欣赏,大呼女神,之前看到她和马剑越辩论“相信一夜暴富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时候,就深深被她折服。

桌子对面的人就很不屑,觉得这样的女孩子也不漂亮啊,甚至不好看,哪里女神了。对我而言,女神不是在于外表,在于她充满智慧的大脑,欣赏之后,越看她外表也觉得越可爱啊。

中国一批人富裕起来以后,教育也会慢慢变的像国外一样的发展趋势。听当老师的高中同学说,浙江在试点高考改革,这个改革对穷苦人家的小孩越来越不利,因为请不起一些方面的老师,据说教竞赛的老师能年收入上百万。

现在的真正的奢侈品也不是什么LV包包,BBA的轿车,戴森的卷发棒......这些中产阶级都能买的起用的起,真正让中产阶级压力山大的是孩子的教育费用。有孩子的会无比认同这句话,我作为旁观者,看着一个非常厉害的群友,为了小孩上小学的事情竟然说比做生意还难。另外一个群友,已经不满足孩子在北京的教育质量,在小孩子初中的时候,全家从北京迁往美国......


精英阶级的家长会负担自己小孩幼儿园,私立国际小学的费用,一年十几二十万以上的学费,这是这些学校的基本的门槛。这笔费用在中产阶级家长看来是痛苦的,因为每年光学费就要蒸发掉这么多资产,未来的回报完全是不确定的。

于是造成了中产阶级的家长都哄抢学区房的现状,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在小孩子学费上面累积花上几百万,不如用这几百万买个破旧房子,进入房子所在的好学区,让孩子这几年得到好学区学校的教育。等孩子长大了,大不了把房子再卖掉也不亏。

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小孩的同学圈子的家长无疑是深谋远虑的。记得我们中考之后,有个朋友离我们老家最好的高中的自费分数线差了没几分,她的爸爸找了很多关系,又塞了几万还是十几万,硬是让她进了这个高中。

十几年前的十几万,真的也是不菲的。聊起这个事情,我问她爸爸是怎么想的,她爸爸说,也不指望她进入这个高中学习会突飞猛进。这个高中一起上学的同班同学和同校同学们,这些人长大以后,很多人会是这个城市最顶尖的人才。不得不说她爸爸看到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这样的眼光也不觉得这些钱是冤枉钱了。


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很多方面是有门槛的。只是我们平常习惯了门槛的存在,习以为常,也不太注意过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去到不同的地方深入去生活时间越久就越感叹,投胎也是门技术活,人从一生下来就在不同的门槛上面了。

我毕业以后没几年,就有个困惑,发现后面社会上结交的人,和认识的人,很多不如我儿时的同学们那么优秀。这句话是非常得罪人,但是当我们作为一个问题去思考的时候。发现能成为同学的人,都是考进去了实验班,或者考入我们老家最好高中的人。而社会鱼龙混杂,自己走南闯北的,见到的人必然不像少年读书时候那样大家是筛选出来的。

当时我们的学校老师很优秀么?是的,是很优秀,更重要的时候,同学也很优秀,那会通过成绩其实也有父辈的影响在里面,筛选进入母校的那批人,大多是自发的会很向上的。

毕业之后的门槛就更在于自己的价值观了,比如我愿意为健康减脂付费,刚报名了法爷的减脂班。之前在乌鲁木齐也花了3300报名了一个月健身房的减脂课,小伙伴劝我说这个课程太贵了,确实我也觉得价格不菲。可是我很庆幸,去参加,去运动,也认识好几个好朋友。这3300和健康运动的观念其实说白了也是一个门槛。


就像西虹市首富里面,有二爷的遗产才跨入和巴菲特吃饭的门槛。去年同样花了1200进入两个知识付费的群,虽然看起来金钱门槛差不多,但是观念不同造成门槛还是有所不同的,一个群体非常好学,上进,知识较浅;另外一个群体也是鱼龙混杂,有很有经济能力的人,也有喜欢填鸭式教育的人。

还有辉哥的知识星球,其实不过199元,但是自己愿意去为知识付费,跟着辉哥的日更也行动起来日更,也是进入了一个认识很多很优秀的人门槛。

欢迎小伙伴们也留言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觉得有门槛的一些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是学区房很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