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持到孩子的发展,我们在三年级开设了创世故事、农耕、建筑、手工业、度量衡、时间、货币等版块课程,学期末,当课程进展至尾声时,我们会针对以上版块选取一些地方实地进行游学实践。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外出游学的日子。
2022年6月24日周五,晨8时,我们集合在戴庄与沿黄快速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处,稍做整顿之后,葫芦娃分在两辆车上,一路往西,出发!
康百万庄园
第一站,康百万庄园。
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 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随着讲解员老师的介绍,我们便在四十多度的天气里开始了参观,进而对上述内容有了切身的感受,方知此言不虚也。
庄园由十几个部分组成,包含栈房区、主宅区、南大院等,各有不同功能。
庄园的庭院建筑基本属于两进式四合院,各类砖雕、木雕、石雕精妙绝伦,华丽典雅。
听了介绍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康百万”并非指某一个人呀。这个家族的人姓康,前前后后十几代传人一起营造出了此“康百万”的名号。
若说这“康百万”有一个原型的话,那便是下面这位康家第十四代传人——康应魁了。
而这“康百万”的名号,是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康家最鼎盛的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民间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是这个家族的富庶延续了400余年。
到底是依赖什么,康家富裕了这么多年呢?
一路走下来,答案隐隐浮现出来了。
在康百万庄园的主宅区挂着这么一块形似旗帜又如书画的镇宅之匾——“留余”匾。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此匾“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短短几十个字,表现了康家万事留有余地,为自己,为他人,为后世子孙谋福祉的精神。
在康百万庄园中,处处体现着这种留余精神。
另一个让我感慨颇深的是,康家对于读书的看重。
庄园里也题写有不少劝诫读书的对联:
处世无他,莫若有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
暗暗思量百计不如阴骘好,明明检点万般惟有读书高。
想必,这便是康家能够富过十二代的原因所在吧。
讲解完毕,孩子们进入工作时间。
午餐
早上出发前,我跟同学们讲,两日里,除了教学工作老师来安排,事关安全也会提醒,剩余的就请同学们分为两组轮流来负责啦。大家都赞成分为男女生两组。
上午工作结束后,我们驱车在巩义市内找到一家风格独特的店,坐定,男生便开始了服务工作。
期间,拿杯碟、拿筷子,乃至最后的算账、结账,拎东西等全都是同学们独立完成。
黄河澄泥砚
由于种种原因,本学年手工业教学略有欠缺,故而在游学项目的设置上,着重考虑了这个部分,两天的四个项目中,有两个是关于手工业的。其一,便是今日之澄泥砚。
经历了一整个上午在四十多度高温户外的暴晒后,下午安排的内容简直让孩子们觉得来到了天堂——室内+泥塑,一个个喜笑颜开,爱不释手。
结束工作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不想回家,想在外住宿。
可惜这次选定的线路都在郑州范围内,离家较近,完全没有必要外宿,我也并未提前做此安排,看着同学们热切的眼神,我答应第二日吃了晚饭再回家。
观星台
翌日晨8时许,我们在西四环莲花街附近集合,准备走高速去登封。
一位家长送孩子时,主动提出可以开她的车子,因为空间更大,孩子们坐着会更舒服。我虽说驾龄不长,但勇气常在,试了一把后便决定换车。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说好的雨并没下下来,依旧是近40℃的高温天气。70多分钟的车程之后,我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观星台景区。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的告成镇,建于公元1276年,由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创建。
东周时期,告成镇原为古阳城。这名字由何而来呢?
大家都知道,历代君王热衷于登山封禅,他们大多会选择山东泰山,唯独一代女皇武则天来到了河南的嵩山。武则天对周公无比崇拜,称帝后直接改国号为周,而当时的古阳城内,就有一座周公庙,登山封禅之后,她专程赶往古阳城,拜竭周公庙,由于登山封禅顺利完成,心情愉悦,便脱口而出:大功告成也。从此就有了大功告成这个成语,阳城便也改为了告成镇。
如此盛名,景区居然是免费的。此乃意料之外,大赞。
可能也跟此有关,讲解员遍寻不到。这也使得我们开启了自助游模式。
观星台建筑群现保存的建筑都整齐地排列在中轴线上。由外而内依次是照壁、大门、戟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观星台和帝尧殿。
房屋建筑均是坐北朝南,只有观星台坐南朝北。
何故?便于观测日影也。
步入园区,古朴的建筑并未让同学们过多停留,大家很快就被观星台东侧的日晷林吸引住了。
原来有这么多种日晷啊。
原来不只中国有日晷啊。
好精美啊。
哇!还能测星座!
古人好聪明啊。
那个地平式日晷测的时间好准啊,我对了三次表都很准!
感慨一波接着一波,头顶的太阳似乎也没那么热了。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去观看并研究每一种日晷。
本学期进行时间版块时,恰逢网课,原计划老师带孩子们一起做一个日晷,最后只得人手一个。
当时我选的是最为常见的赤道式日晷,校正时间后就能正常使用了。其它的我并未过多介绍。
这下好了,眼界大开。
我跟同学们讲,未来我们还会有天文版块,届时同学们就会知道“黄道十二宫”“天体运行”“窥管”这些东西为何物(意)了,若有可能,我们会再来一次。再三提醒,大家方才离开了日晷林。
写绘工作结束,我们往回走时一起再次研究并回顾了到底如何根据圭表划分24节气的。
实际数了一数,有120个小格,12个大格,同学们很快就想起来了这是如何对应到24节气的。
当时已是中午11:40,表影就在圭尺的西邻,我让同学们预估一下,今日(6月25日)正午的表影会在什么位置,因为6月21日是夏至,影子最短之日刚过,所以大家很快就指出了第一大格接近中间的位置。
横梁式八尺表是在立杆式圭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由测量太阳的上边缘之影改进为测量太阳中分之影,使测量效果更加精细了。
而观星台,这个超大型的天文学仪器,它把传统圭表八尺的高度提升为了四丈(40尺)。
这样一来,测量精度更高了,但同时台体过高也产生了投影模糊的问题,观星台的创建者郭守敬发明了一种叫“景符”的装置,利用后来人们所谓的“小孔成像”原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测定出了二十四节气与一回归年的长度。
如此小园,处处透着智慧的光。
也难怪同学们在此流连忘返,一呆便是一上午。
午餐
今日换女生组来服务啦。
下午的目的地离观星台不足半小时车程,时间便显得很充裕。
半天的学习结束,我们光顾了雪王的店。
吃饱喝足,我们希望有个凉爽的房间可以容我们稍作休息,恰巧,就有人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十分感激。
登封窑
修整过后,下午2:45,我们来到了登封窑陶瓷博物馆。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衰落于金、元,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
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良,品类丰富,纹饰独特,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
此外,它长达1500多年始终在民间薪火相传未曾间断,脉络清晰,为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小结
经过两天的高温“烤制”,边带娃游学边当车夫的我,继上次收完麦子后,再次累瘫…
不过天热也有天热的好处,比如到哪里都是享受VIP的待遇——因为都没有人呀。
在回顾时,大多同学表示,虽然天气很热,走很多路腿也疼身体也累,但是,很开心,出来看看能够让自己增长见闻。
比如雨水从屋檐上流下来,还能这么收集之后排出去呀,好看又好用。我们老家的房子都渗水了。
比如古人这么聪明呀,能够设计这么精妙的仪器来测量时间和星座。
比如康百万的那张床好精美呀,我真想上去躺一躺。
(据史料记载,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床体没有一颗钉子。由十几个工匠,耗工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我也想躺躺…)
总之,期待下一次游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