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用一年的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换个角度想这个问题——是十年的工作经验还是只是一年的工作经验却用了十年?


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员工跑去问老板“我都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了,为什么你还不给我涨薪水呢?”,老板饶有兴趣地问他“你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还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个社会存在大量的人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精进》这本书里,提到了“半衰期”的概念——反映你所选择的事物能带给你的反馈或者感受所能存在的时间。

半衰期短的事情比如刷搞笑段子、无效的社交(能举的例子会很多,因为能够简单获取的都属于短半衰期的事情)...长半衰期的事情需要你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练习口语、学会一门编程语言、练字...我们往往高估一天的收获,又喜欢低估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坚持一年的收获。

怎样破局而出,避开“十年一直在走老路”,今天分享学习曲线的概念,来自一位资深码农和创业者tinyfool。

学习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能力。

不管是在校还是工作,第一年你都会学到很多东西,但很多人之后的十年、二十年也是在做一样的事情。终生学习的人,学习曲线是不会有尽头的。

之前很火的一个视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轴,有的人在二三十岁就创业成功,有的人在40岁才拥有自己的房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时区...每个人本来就不一样,有时候困扰你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对成功的定义不够多元化。

当你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你便具备了打怪升级的最佳装备,因为终身学习者身上是不存在极限的。你必须知道,学习的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往往也是最好的。看太多可以参照但没必要。

一般的学习方法是阶段性的,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学会儿、玩会儿再学会儿循环往复。但是现在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拥抱“快餐”,“21天快速掌握XX”类似这样的形式,已经成为各类书籍命名标准、各类知识付费课程的口号。奇怪的是,大家也不介意,老实说,现在觉得有些自欺欺人,当然也有人确实学到了。我想这类人往往也是掌握一定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人。

因为不管接触什么新鲜的东西,你的感觉应该是“我怎么什么都不懂?”,而不是“噢,这样子的”,为什么呢?在学习的前期,你的学习曲线会比较平,因为你还处于一个了解的过程,但后面就成为一个加速的过程;而不是加速以后越来越平...

机器学习课程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模型的学习和为模型选择数据量。在选对了足够的数据量,这个模型会越来越好。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接受一定的数据、一定的训练、形成一定的理论,然后实践这个理论进行验证...

心理学提到人类进化很重要的两个原因——两足化和脑容量增大(脑进化),刻意的训练自己,对脑进化很重要。换句话说,只有你感觉脑子难受(好难啊...)的时候,你的大脑在进化;任何时候觉得比较轻松,是因为你在使用自己的习惯。

最后,希望和大家共勉,一起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人用一年的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