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子女教育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电影《死亡诗社》剧照

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小孩(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但我经常在为以后小孩的教育担忧,并不是担心ta学习不好,而是担心ta为了在当下的竞争性教育中立足,会付出太大代价。

其实我一直担心,这样的想法会不会是我一个人自作多情,但这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对未来子女教育也有同样的担心。

简单来说,当下绝大多数家长的最终教育目标,是让孩子重复自己生活的老路:好好学习,上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做个合格的打工者。不同的是,同样的路径下,他们期待子女能走出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矛盾之处,在这条公共教育之路上,没有成功经验的自己,如何确保子女能够脱颖而出呢?

答案似乎是,像身边的人学习。而这催生了出了一个行业——辅导班,各年龄段孩子,各学科的辅导班。

那让孩子上辅导班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上更好的小学、更好的中学,然后经历高考,功德圆满。

有意思的是,很少有成年人自己喜欢高考,却又将高考作为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终点。自己所做的所有努力(辅导班、学区房等等),都是为了孩子能够上好学校、找好工作,然后有个幸福的家庭,再生育自己的孩子,之后再培养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

这样的路径并没有错,但最终一定会带来一个结果——ta可能好不容易才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之后却又会重复上一代人的生活,陷入打工人的陷阱。

ta可能会永远都爬不出来,一辈子都只能做一个早出晚归、生活中满是焦虑和抱怨的打工人;也可能幸运地爬出来,追逐自己的梦想,找到生命的意义,只是,这个机率极低。寒门再难出贵子已经不是个新鲜的议题了。

到这,你可能会疑惑,我们身边大部分的家庭不都是这样的路径嘛,当下我们普通家庭的教育模式不都是这样嘛?

的确如此,大众所接触的公共教育一定是按照培养社会打工人的目标来设计的,因为这样的设计能够看到更明确的路径,有更高的成功概率。而结果,也如愿得到了社会各个岗位上的打工人,支撑着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转。

矛盾点在于,这条公共教育路径的结果和大多数家庭教育的期望是不同的。个人的出人头地并不是公共教育的目标,而安心地做颗螺丝钉也和很多家庭的期望不符。

那时代即是如此,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又该如何完成下一代的教育呢?


雷军曾这样表达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我们从小接受的是集体主义教育,但是转过头,满眼看见的都是自我。”

这样的现象,好像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更加明显了。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分数和绩效。

采用分数和绩效管理的好处是,一切都变成可以量化的东西,更容易衡量每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当数字能代表人时,比较1和2的大小,总要比比较【XX能力】更容易一些。

这对于一个人口大国的人才选拔机制来说,是地基一般的存在。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样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最典型的是大家都会被不自觉地训练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的一切努力和选择都能够被数字所概括,因此唯一的目标就是代表我的数字比别人高一些就好了。任何能降低这个数字的事情都不应该做,任何能增加这个数字的人和事都应该用起来……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清华北大只会录取分数最高的那个人,好的工作只会淘汰分数最低的那个人。家长老师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要战胜自己,可从头至尾,他们都只关心我们是不是战胜了其他人。

竞争一生的观念,似乎已经铸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在这样的教育和生活下,我们太容易陷入对高数字的盲目追求和对竞争胜利的强烈渴望,而忘记了生活、兴趣和理想本身。

(如今在大众前谈理想竟然有很多人会笑出声,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其实在我看来,找到自我,找到长期目标才应当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精于计算,陷于竞争,是当前的教育之痛。

回想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我在某些竞争中是胜利者,在另一些竞争中是失败者,而胜利带来了恐惧,恐惧下一次的失败,失败带来了焦虑,焦虑无法取得成功。

但可喜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当我逐渐接受【超越竞争】的理念,开始将目标放长远,并向自己的内心探索时,我好像渐渐找到了未来的道路,我不再关注与别人比拼高下,而是更关心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特质。

在25岁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己有什么终极使命,有什么长远目标,我都无法回答。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别人做了什么,自己也去做,只是努力做的比别人更好。对于那些我无法去尝试的事情,便开始抱怨环境和体制,之后便是焦虑来袭,感觉被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通过公共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生究竟想要什么。(这似乎是人在焦虑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

而这些孩子在结束学校生涯,进入社会以后,仍然在不断和周围人竞争,这也成为很多人生悲剧的起点。

很多人会产生疑惑,我们不竞争怎么脱颖而出,那些优秀的企业、企业家不也都是在竞争中胜利,才生存下来的吗?

事实是,竞争并不是坏事,但过度竞争绝对是坏事,没有哪个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是在当下这样过度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恰巧当下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一个过度竞争的环境。

辉哥说过,成功,其实是有两条路径,一种是与他人竞争,并在统一的体系中充分竞争,努力出头;另一种是找到自我,实现自我。

只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在这个过度竞争的环境中,会天然陷入其中,不自觉地选择第一种路径。但是,第二条路可能才是更适合普通人的一条路。

当我们把目标放长远,以更平静的心态去探索更大、更广的世界时,我们会发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并不是一次次竞争的胜利,而是其自身的特质,是特质决定了成功与否,而非每一次的数字高低。

所以,什么是特质?

就是你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这决定了你就是你,也决定了你的成就和你的人生。与数字不同的是,特质并不靠努力和竞争维持,而是靠选择和坚持维持。

想通了这些,我在反思,能不能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将来子女的教育呢?


一是,长远而重要的目标

我相信子女在18岁之前接受的教育是其一生幸福的关键,并非仅仅是参加考试,考上名校这么简单。

考上名校对于我们(未来的家长)来说几乎是一个现成的不需要探索的选择,我们太过轻易地选择了一个“大众答案”,然后在执行上殚精竭虑,和所有人竞争,幻想自己和孩子足够幸运,能够脱颖而出。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误。

要想【超越竞争】,就需要将教育的目标拉长到子女的一生,这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着眼点放在对子女一生有益的东西上,而不仅仅是关心和别人并无本质区别的数字。比如,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去真正关心生活等等。

不要觉得这太过理想主义,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当我真正开始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发现人生的一切远不止通过竞争得来的金钱和权利,这让我能够更加平静包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因为,眼前的这些,和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无直接的关系。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子女考入名校,人生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这样的道路,难道不是人生苦旅的开始吗?更难过的是,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已近中年。

二是,回归自身的特质

我很想知道王阳明当年龙场悟道究竟是怎样一种心境?因为现在的我开始坚信,人一生最大的幸福是能够向内认识自己,并成为自己,而非获得足够多的金钱和权利。

所以,如果能够帮助子女早一些发掘自身的特质,成为自己,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很多人在人近中年时仍然无法认识自己,只是听从安排、一味模仿、被迫竞争,从他们面对不喜欢的工作时,脸上的倦怠与抱怨不难看出,这是一件不幸的事。

而不喜欢现在做的事,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是一件更不幸的事。

公共教育强调要全面均衡的发展,我在高中时班主任也一再强调要不断扫除弱项,不要偏科,像马爸爸这样严重偏科的人也注定无法考入名校。但工作几年之后我才发现,人生的终极竞争其实强调的是长板效应。

毛主席当年的常胜战略之一就是集中一切优势兵力攻击敌人,而那些在很早就找到人生方向的人,会花大量时间在自己的兴趣上。为此,其付出的时间和资源远远超越了应付考试所需。这也是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超越竞争,脱颖而出的关键,我想这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正含义。

而一直致力于全面发展,尽心应付考试考卷的人,走出校园后,一切却都是从零开始。


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最重要的都应该是活出100%的自己,而不是仅仅成为某处的一颗螺丝钉。

为此,我们应当去关心人生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去解决真正的人生问题,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短期目标。

教育更应如此,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吃够苦头了,也是该考虑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困境的时候了。

我相信辉哥说过的那句话,“我们自身的一点点觉悟和选择,会在孩子身上种下种子,在20年后他的人生中开花结果。”

咳!

说这么多小孩子的事,先找个女朋友再说。{{{(>_<)}}}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谈子女教育时,我们在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