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故事 新人

图片发自App



有些文字,注定进入你的生命;

有段往事,浮现眼前依旧亲切;

有些孩子,遇见彼此就是缘分。

犹记得二十五年前那个夏日的午后,我推开爷爷书房里那个刷着乳白漆装着明亮玻璃的书橱,翻出几本厚重的纸张已经泛黄的于我有着无尽吸引力的《当代》杂志,慎重地翻来,看到了《白海参》这篇小说。

蓦然间,时间仿佛被贴上了一个标签,那个下午读进去的文字,那个下午心头泛起的感觉,甚至那个下午阳光时时刻刻投影在书桌上的样子,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至今历历在目。

小学六年级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一本怎样的杂志,十二岁的我也没有估计读一篇十七万字的小说要多长的时间,而爷爷在客厅看报做家务,奶奶在楼下打麻将,也没人管我干什么,就任由我整整一个下午定定地坐在书桌前,读完了这篇小说。

余华说过:“阅读就是在别人的生命里再活一次。”阅读这篇小说,把一个从小南方小城长大的男孩带到了北方渤海边的老铁山,过了一把海碰子的瘾,而整个小说发生在文革那个荒谬的时代,更让八十年代出生的我读得云里雾里却滋味十足。

放在那个年代,这篇小说不算名篇;放在现在,读过这篇小说的人寥寥。但,读书就是偶遇,二十五年前那个下午这篇小说对我的冲击,好比一个懵懂少年忽然被一个大一点少女亲了一下,甜蜜难忘,幸福感莫名地向全身弥漫。如果再有一个比喻,我想这滋味和我三岁时第一次吃冰淇淋差不多。是的,那时我刚刚记事,奶奶把塑料小勺伸进我嘴里。冰冰的奶香味在口腔化开,我愣了,全家人对着我笑。

从那以后,每个周六下午我都会安静地坐在爷爷家的书桌前,反复翻那几本《当代》杂志,记忆中看了很多中长篇小说,有些作家作品后来读了大学中文系才知道其地位与意义,如张炜的《古船》,王海玲的《星期天的寻觅》。

我读小学六年级时,是九十年代初。那时小学老师每天语文课就是一篇篇讲课文,或者是做一些练习。小学六年级学了哪些课文我一篇都没记住,但我小学六年级时读的《白海参》这篇小说算是烙在了心上。

那时的小学老师没有什么推进学生阅读的意识,隐约记得周围同学也会读一些课外书。正儿八经的例如《红领巾》,稍微活泼点的读《学与玩》,我有个好友家里一直订阅《童话大王》,那算是我小学里看到的比较吸引我的课外书了,但读这些书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读《白海参》。读这篇小说的那个下午,我简直着了魔,简直丢了魂,心完全在书里。

回到现在,年近不惑的我读这篇小说依然会有些许悸动。海碰子的冒险精神,主人翁大将那种青春期的萌动,书中各色人物的离奇经历,都让人欲罢不能。总之,二十五年后我在网上重新搜索这篇小说,居然能找到完整的电子版,而且在豆瓣上还有许多评论和留言。留言的大多是八零后,他们读完这篇小说的感觉和我当年差不多,真是隔着屏幕就有想冲上去握手的感觉。有一条留言是这样的:今天午睡醒来,脑子里突然满满当当,十年以前看过的中篇,突然无比清晰,再轻巧地回忆,白海参,海碰子,海狗子,海边的蚊子,姑娘身上的背心。那年夏天我在小姨家的小书柜里,翻到这薄薄的一本,《白海参》,14岁。

这留言的人仿佛另一个时空里的我,文字穿越时空,让青春永驻!

如今,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我一直想找机会让学生读读这篇小说。今年初一教《老王》,课文中提到了杨绛一家和老王在文革中的交往经历。课上有学生问到什么是文革,我淡淡地回答:“这个历史老师会讲。”学生不依不饶,说问过历史老师,历史老师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结果就有人查出了四人帮、红卫兵等,但他们还是不了解什么是文革。课下我思考了下,把《白海参》、《棋王》、《北方的河》三篇小说编在一起,让孩子们用一周去阅读,读完进行全班的分享和交流。


图片发自App



三篇小说中《白海参》是最长的,发给学生时A3纸满满地印了50张。但学生的阅读速度是惊人的,有的孩子一个晚上就看完了,而且是我和当年一样,一口气看完的。

第二天早读这孩子就按捺不住地找我,告诉我这篇小说很好看,他一直看到凌晨,并且写了长长的尾批。友情、时代、苦中作乐成为尾批里的关键词。“为了掏尽海底的洞穴中的海参,大将和海狗子心有灵犀。为了不让我孤单地留在海底,海狗子强撑着拿着网兜在水面上浮动。大将和海狗子的友谊,是特殊年代里的患难真情,让人难以忘怀。”

出乎我的意料,现在的学生也很喜欢看这篇小说,尽管小说所写的年代已经距离现在超过50年,小说发表的时代距离现在也有30年。有的孩子说,这篇小说读起来有距离感,但又有现实感。让他们对于文革那个时代的人、事、物、情都有了一个立体化的理解。

推荐给学生怎样的文章,怎样推荐文章,我的做法是顺势而为,并没有想寻求什么理论。但在课堂讨论的环节,学生的交流却让我意识到这背后其实契合群文阅读的某些理念。有学生说这三篇小说虽然都是写文革时的事,但本质是中国传统小说。《白海参》中的海狗子的掐指一算,《棋王》中的拾荒老人的阴阳理论,《北方的河》中主人公对于黄河的崇拜,都是中国元素的具体体验。“文革想破除一些传统的东西,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有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分享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群文阅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贯穿,让一个时代在不同文章的组合间渐渐地具象,进而能窥见一斑。虽然文学的表达只能是一个时代的片段,但文学潜藏的魅力是能够被学生捕捉并理解的。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吊起学生胃口,放任学生阅读,提纲挈领讨论,整理思考成文。有了这四个步骤,群文阅读的作用就渐渐得以彰显,学生的阅读广度在拓宽,阅读深度在加强。

在讨论的环节,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会读到这些小说,我就把上面的往事告诉了他们。旧文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愈久弥新;故事有了情感的注入,情意绵长;新人接触了旧文与旧时代,感慨良多。

个人阅读史本身是私密的东西,如果不交流,很难拿出来晾晒。但现今这个时代,交流心得,传播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也许个人阅读心得的晾晒,很难获得更多的阅读量。但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代表我此时的心情:老师当年读过,你也看看。

是的,当年我读过,现在推荐学生看看。这种推荐,有主观性,更有“奇文共欣赏”的期待。当孩子们读后找到我当年的阅读感觉时,那种由文字唤起的跨越时代的共鸣是让人激动的。原来,文字真的可以不老,感觉真的可以永在。

旧文不老,故事新读,新人新梦,经典流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文 故事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