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安好20221127

连续两天早上没有打早起卡,一位案主妈妈昨天早上发来关心问候,并且分享了母女俩的近况。

虽然只是很简短的回应,但心里还是暖和和的。一开始朋友圈早起打卡,是为了帮助自己建立早起的习惯。

以前节目是晚上播出,大家晚上剪片子,上午基本都在补觉。上午去办公室也处理不了什么事,所以很多年晚睡晚起。

后来爆发情绪病,没有身体的条件睡懒觉,需要早起和持续的运动生发阳气,才下定决心要改变作息。

在朋友圈求监督,是一个很好的建立习惯的方式。从2019年开始坚持打早起卡,也在每年春天的时候,因为身体的原因会起不来一段时间,但近三年来,这个时间的过程,从2019年之前也许半年,慢慢变成了两个月,变成了一个月,我也从一年早起100次,到第二年早起260次,到第三年早起280次,再慢慢的,时间从6:30之前提前到很多次5:00或5:30。

随着早起习惯的建立,运动的频次也稳定起来,包括现在大家看到的书写。这也许无形中立了一个早起的人设,但其实我个人并没有太多这个人设的限制。早起现在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就像起床后要刷牙一样自然,有时候生理期或者疲惫的时候,就自然的睡够了再起。

但很多时候人们会下意识的觉得,你经常早起,今天没有早起,那一定是有什么“不对劲”发生了。

“不对劲”也许也是“事实”,但“不对劲”也是常态呀。如果说有什么相对恒常的,那就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哪天如果太阳没有照常升起,所有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不对劲”吧。在我们去去百年的生命中,几乎见不到太阳“失常”,但我们也知道,太阳并不会永远“东升西落”。

叨了这么多,想要表达的是,

1.收到了爱和关心,觉得温暖而受用。

2.在老师的角色里,看见案主妈妈对“恒常”和“应该”的执着模式。

作为咨询师,我此前很热衷于帮助案主们看到自己的模式,尝试用咨询的技术手段或者身体处理的手法,支持她们发生改变,也确实有成效。

但最近这个阶段,对于“支持他人发生改变”这个需要变得稀薄。很多时候,更像一个冷眼旁观者,只是看见了。并没有太多想要去为此做什么的想法。觉得这个孩子,这个人呈现这样的状态,就挺正常的。

他人对“恒常”和“应该”的执着,那并不是我的故事;我看见他人对恒常和应该的执着,那才是发生在我的世界的故事。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关照好自己。

我若安好,众生皆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若安好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