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彻底弄清楚这五种IO模型,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什么是IO?维基百科上面是这样解释的:
I/O(英语:Input/Output),即输入/输出,通常指数据在存储器(内部和外部)或其他周边设备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是信息处理系统(例如计算机)与外部世界(可能是人类或另一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输入是系统接收的信号或数据,输出则是从其发送的信号或数据。
这是IO一个完整的定义,不是特别好理解,要厘清IO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从如下两个视角来理解它。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中有提到计算机硬件组成应为五大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其中输入是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的设备,输出是指从计算机中获取数据的设备。对于计算机而言,任何涉及到计算机核心(CPU和内存)与其他设备间的数据转移的过程就是IO。
IO 对于计算机而言,有两层意思:
程序视角我们关注的则是应用程序本身。我们知道应用程序只有加载到内存中作为一个进程才能运行,它需要时刻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比如读写磁盘、远程调用、访问内存等等,但是操作系统为了能够正常平稳地运行下去,它是不会运行应用程序随意访问计算机硬件部分,如内存、硬盘、网卡,应用程序必须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来访问,以达到安全的访问控制。所以应用程序如果要访问内核管理的IO,则必须通过有操作系统提供的API来间接访问。所以 IO对应应用程序而言,强调的则是 通过向内核发起系统调用完成对I/O的间接访问。
所以,换句话说应用程序发起一次IO访问是分为两个阶段的:
操作系统是利用CPU 指令来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有些指令很温和,我们操作它不会对操作系统产生什么危害,而有些指令则非常危险,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系统崩溃,如果操作系统允许所有的应用程序能够直接访问这些很危险的指令,这会让计算机大大增加崩溃的概率。所以操作系统为了更加地保护自己,则将这些危险的指令保护起来,不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
现代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操作系统为了保护危险指令被应用程序直接访问,则将虚拟空间划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进行空间划分后,用户空间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内核,提高了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我们知道CPU为了保护操作系统,将空间划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进程既可以在内核空间运行,也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当进程运行在内核空间时,它就处在内核态,当进程运行在用户空间时,他就是用户态。开始所有应用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空间的,这个时候它是用户态,但是它想做一些只有内核空间才能做的事情,如读取IO,这个时候进程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访问内核空间,进程则需要从用户态转变为内核态。
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切换开销有点儿大,那它开销在哪里呢?有如下几点:
所以,频繁的IO操作会频繁的造成用户态 —> 内核态 —> 用户态的切换,这严重会影响系统性能。后面小编会介绍IO的一些优化,重点就是减少切换。
《UNIX网络编程》说得很清楚,5种IO模型分别是 阻塞IO模型、 非阻塞IO模型、 IO复用模型、 信号驱动IO模型、 异步IO模型。前4种为同步IO操作,只有异步IO模型是异步IO操作。
这里小编问个问题,为什么前四种是同步,而只有异步IO模型才是异步呢?
阻塞IO模型是最常见最简单的IO模型,图如下:
应用程序发起一个系统调用(recvform),这个时候应用程序会一直阻塞下去,直到内核把数据准备好,并将其从内核复制到用户空间,复制完成后返回成功提示,这个时候应用程序才会继续处理数据。
所以,阻塞IO模型在IO两个阶段都会阻塞。
场景
某天,你跟你女朋友(假如你有女朋友)去饭店吃饭,点完餐后,你就做坐那里一直等菜做好后,吃饱喝足才离开。这期间你和你女朋友由于担心不知道菜什么时候才能做好,所以这个期间你们就只能一直在座位上面等着,什么时候也不能干。
非阻塞IO模型图例如下:
应用程序发起recvform系统调用,如果数据报没有准备会则会立即返回一个EWOULDBLOCK错误码,进程并不需要进行等待。进程收到该错误后,判断内核数据还没有准备好,它还可以继续发送 recvform,如果数据报已经准备好了,待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返回成功指示后,进程则可以处理数据报了,
所以, 非阻塞IO模型需要应用进程不断地主动询问内核数据是否已准备好了。
场景
一个星期后,你跟你女朋友还是去那家餐厅吃饭,点完菜后,你女朋友吸取上次教训,知道要在这里干等,所以还不如去逛逛,买点香水口红啥的。但是呢,由于你们担心会错过上菜,所以你们就每隔一段时间就来问下服务员,你们的菜准备好了没有,来来回回好多回,若干次后,终于问到菜已经准备好了,然后你们就开心的吃起来。
基于非阻塞IO模型,我们知道,它需要进程不断地轮询发起recvform系统调用,在整个过程中,轮询会占据很大一部分过程,而且不断轮询是很消耗CPU的。而且我们又不是只有一个进程在这里发起recvform系统低调用,有可能是几万几十万个。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是喜茶服务员,每个人点好奶茶后,都会过来问你他的奶茶好了没有,三五个人你顶得住,那几十上百个人呢?而且他们又不是只问一次,而是每隔几分钟就来问你一次,就问你烦不烦?我估计你都会怀疑人生了。那有办法解决没有呢?这么多人来问你受不了,一个人问不就可以解决了?奶茶做好了,由他来通知你们不就可以了?
IO复用模型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不需要所有进程轮询来发起recvform来查询数据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而是有人帮忙来询问,这个帮忙的人就是select。
IO复用模型图例如下:
多个进程的IO注册到一个复用器(select)上,然后用一个进程监听该 select,select 会监听所有注册进来的IO。如果内核的数据报没有准备好,select 调用进程会被阻塞,而当任一IO在内核缓冲区中有数据,select调用就会返回可读条件,然后进程再进行recvform系统调用,内核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注意这个过程是阻塞的。
场景
还是那家餐厅,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在那里等,服务员只需要等菜做好,端上来就可以了,某天有些小伙伴发现你跟你女朋友竟然利用等菜的空闲时间去逛街(虽然累,但好歹也买了几件东西对吧),然后他们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这个时候服务员就受不了了,你们隔一段时间就来问,隔一段时间就来问,烦都烦死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说,你们派一个人来问就可以了,我这边做了由他来告诉你们菜是否已经做了好。
后面小编会有专门的一篇文章来分析IO多路复用,敬请期待!!
IO 复用模型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其实都有阻塞,第一个阶段阻塞于 select 调用,第二个阶段阻塞于数据复制,那有没有办法在第一个阶段或者第二个阶段不阻塞,进一步提升性能呢?信号驱动IO模型。图例如下:
进程发起一个IO操作,会向内核注册一个信号处理程序,然后 立即返回不阻塞,当内核将数据报准备好后会发送一个信号给进程,这时候进程便可以在信号处理程序中调用IO处理数据报。它与IO复用模型的主要区别是等待数据阶段无阻塞。
场景
有人帮你问,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因为你还是要等他来告诉你,而且他是只要你们当中有一个人的菜做好了就告诉你们所有人。于是,你们又想了一种方案,我点完菜后,我告诉服务员,我留我的微信在你这里,菜做好后,你告诉我就可以了。这样你女票就可以利用这个空余时间逛更久了。
信号驱动IO模型,进一步优化了IO操作流程,经过了三轮优化,它终于不用在数据等待阶段阻塞了,但是在数据复制节点依然是阻塞的,所以如果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的话,只需要把第二个阶段也进一步优化为异步,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异步IO了。
当进程发送一个IO操作,进程会立刻返回(不阻塞),但是也不能发挥结果,内核会把整个IO数据报准备好后,再通知进程,进程再处理数据报。
场景
经过了前面四次的
场景
虽然留电话的方式不错,你只需要留一个微信就可以了,瞬间解放了,后面你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到了餐厅后,还不能立刻吃饭,因为他们还要上菜,这个过程你还是要等,如果你到店后立刻就可以吃难道不是更爽么?所以你服务员沟通说,你做好菜后,直接上,完成后再微信通知你,你到店后就直接吃了。这样你是不是更加爽了?
五种IO模型,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性能高,当然模型的复杂度也一个比一个复杂。最后用一张图来总结下
通过这张图,我想你应该可以回答文章前面的那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