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七篇-阴阳别论

u=2239431995,630507710&fm=26&gp=0

黄帝问: 人有四经十二从, 指的是什么呢?
岐伯说: 四经是与四季相对应的正常脉象, 十二从是与十二月对应的十二经脉. 脉有阴阳之分, 知道何为阳脉, 就能知道何为阴脉, 反之, 知道何为阴脉, 就知道阳脉.

脉有五种, 分别是春炫, 夏钩, 长夏缓, 秋毛, 冬石. 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 因此五时与五脏对应, 为二十五种阳脉. 阴脉是没有胃气的脉象, 叫真脏脉. 真脏脉表示胃气已衰败, 一旦出现衰败的征象, 即可断定病人一定会死. 阳脉是有胃气的脉象. 通过诊察阳脉的情况, 就能了解疾病所在的位置; 通过诊察真脏脉的情况, 就能断定病人的死期.

要了解三阳经脉的情况, 需要诊察结喉两旁的人迎穴; 要了解三阴经脉的情况, 需要诊察寸口脉. 通常在健康状态下, 人迎脉和寸口的脉象是统一的. 辨识属阳的胃脉, 能了解时令气候与疾病的关系; 辨识属阴的真脏脉, 能断定病人的生死期限. 临症时应审慎而熟练地辨识阴脉和阳脉, 就不会迟疑不决而众说纷纭.

脉象的阴阳情况是这样的: 脉往为阴, 脉来为阳; 脉静为阴, 脉动为阳; 脉慢为阴, 脉快为阳.

凡是诊断到没有胃气的真藏脉, 比如肝脉来时, 或者脉搏微弱, 好像一条悬吊的线, 似乎要断绝, 或者急促而生硬, 十八天后一定死; 心脉来时, 孤悬断绝, 九天后一定死; 肺脉来时, 孤悬断绝, 十二天后一定死; 肾脉来时, 孤悬断绝, 七天后一定死; 脾脉来时, 孤悬断绝, 4天后一定死;

通常来说, 肠胃有病, 会干扰心脾, 病人常常有难言的情况, 假如是女子就会出现月经不调, 甚至闭经. 如果时间长了病变转移, 或者恶化为'风消', 身体渐渐消廋; 或者恶化为'息喷', 呼吸短而急促, 气息上逆, 就都无法治愈了. (脾胃不能运化水谷, 人就没有营养, 会消瘦. 脾属土生金, 肺属金, 脾为肺之母, 母亲饿死了就没有奶水哺育孩子了, 所以会出现肺部病变.)

通常来说: 太阳经有病时, 会出现寒热的症状, 或者下部浮肿, 或者两脚软弱无力,逆冷, 腿肚酸痛. 如果时间长了, 病情转移, 会导致皮肤干枯, 或者引发皮鲜.

通常来说: 少阳经有病, 生发之气会衰减, 容易患上咳嗽和泄泻. 如果时间长病变转移, 会出现心虚掣痛, 或者食欲不振, 膈塞不通等症状.

阳明与厥阴发生病变, 主要是惊骇, 背痛, 经常嗳气, 呵欠, 这种病叫风厥.

少阳和少阴有病, 会出现腹部胀满, 心中烦闷, 常常叹气的症状.

太阳和太阴有病时, 会出现半身不遂的偏枯症, 筋肉萎缩无力, 或者四肢不举.

按压脉搏时, 脉搏来势强盛, 去势衰弱, 叫钩脉; 脉搏来势轻浮, 叫毛脉; 脉搏有力而紧绷,类似琴弦, 叫弦脉; 脉搏有力但必须用力按压, 轻按不足, 叫石脉; 不是十分无力, 也不是十分有力, 来往柔和, 流通顺滑, 叫滑脉.

阴气争胜于内, 阳气扰乱于外, 大量出汗, 四肢厥冷, 寒气就会伤肺, 使人喘气有声.

阴精之所以能不断产生, 在于阴阳两气的调和. 阳气过盛就会破散, 阴气也会消亡. 阴气盛, 寒湿偏胜, 也会导致经脉气血枯竭.

患上属于死阴之类的疾病, 超不过三天就会死亡; 患上属于生阳之类的疾病, 超不过四天就会死亡.

生阳和死阴是这样的: 如果肝病转移到心, 是木生火, 得其气, 叫生阳; 如果心病转移到肺, 火克金, 金为火所灭, 叫死阴; 如果肺病转移到肾, 肺和肾同属阴, 两阴相并, 叫重阴; 如果肾病转移到脾, 就是肾水反过来欺负脾土, 叫辟阴, 是不能治愈得死症.

邪气郁结于阳经,则四肢浮肿,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邪气郁结于阴经,则大便下血,以阴络伤则血下溢,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经阳经都有邪气郁结,而偏重于阴经方面的,就会发生“石水”之病,少腹肿胀;邪气郁结于二阳(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则肠胃俱热,多为消渴之症;邪气郁结于三阳(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则多为上下不通的隔症;邪气郁结于三阴(足太阴脾、手太阴肺),多为水肿膨胀的病;

邪气郁结于一阴一阳(指厥阴和少阳)多为喉痹之病。
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这是怀孕的现象;阴阳脉(尺脉、寸脉)具虚而患痢疾的,是为死症;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阴脉虚而阳脉搏击,火迫血行,在妇人为血崩。

三阴(指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二十天半夜时死亡;二阴就(指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十三天傍晚时死亡;一阴(指手厥阴心胞络、足厥阴肝)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而鼓动过甚的,三天就要死亡;三阴三阳之脉俱搏,心腹胀满,阴阳之气发泄已尽,大小便不通,则五日死;三阳(指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患有温病的,无法治疗,不过十日就要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帝内经-第七篇-阴阳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