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最后什么事都会习以为常——加缪《异乡人》读后感

        他们说,妈妈死了,我没哭,该死;

        隔天就和女友厮混,该死;

        挑拨朋友仇家互斗,该死。

        我合该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但你们企图用来拯救我的那一套,又算什么?

        我杀了人,

        只因夏日阳光太刺眼······

图片发自App

        《异乡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品,法律文学的经典著作,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豆瓣评分9.0。

        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主人公莫尔索在母亲去世后,赶回到敬老院为母亲守灵。莫尔索到达敬老院后,工作人员询问其是否在母亲下葬前再瞻仰下母亲的仪容,遭到了莫尔索决绝了。在为母亲守灵时,莫尔索在灵前抽烟、睡觉、喝牛奶、咖啡。敬老院的人无法从他的言行中看到他失去母亲的悲哀之情,在内心的道德上谴责他,最终为以后的出庭作证埋下了伏笔。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默尔索决定去游泳放松下。在海水浴场,遇到了以前的女同事玛丽,一起下海戏水,并发生了性关系,后又一同去电影院观看喜剧,被电影逗得哈哈大笑。默尔索与自己的邻居雷蒙一起与阿拉伯人发生了冲突,在阿拉伯人拿刀威胁他时,开枪将阿拉伯人打死,而后又对着尸体连开了四枪。默尔索为此被带上了殖民者的法庭。预审法官在审理穆尔索案之前,内心已经定下了该案的审理方向——关注犯罪的人,而并非罪行。预审法官通过对莫尔索在伦理道德层面是否爱自己的母亲和宗教层面是否爱上帝,也就是是否有仁爱之心等一系列辩述,将默尔索杀死阿拉伯人的罪行转化为在精神上杀死的母亲的罪行,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默尔索的罪行变成了真正的罪行,可惩罚的罪行。

        莫尔索是否爱自己的母亲,我们无从知晓,也无法判断。如果说不爱,为什么莫尔索接到电报的当天就向老板请假,赶回去为母亲守灵;如果说爱,为什么他在过去的一年就几乎没有去看过自己的母亲?

        出于对人性,我想,他是爱自己母亲的。在他的内心深处,对失去母亲痛苦万分。他用尽心力来压制自己的情感。以至于他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起床后感到很累,决定去游泳放松下相对应。与玛丽发生性关系、看电影哈哈大笑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压力的释放。最终在他遇到阿拉伯人的袭击时开枪将其打死,后又对其尸体连开四枪。第一声是何心态,不做推测。但后四枪绝对是他对悲哀到极点,不愿去接受现实的一种无奈。

        莫尔索不认为失去母亲的痛苦要表现在守灵和控制肉欲等形式上。他的爱深藏于内心,不付诸于言行。可法官不这么认为,世人不这么认为。于是法官在法庭上对莫尔索有关母亲的行为作了辩论,将他杀害阿拉伯人的罪行“成功”转化为在精神上杀死母亲的罪行,最终为其定罪。莫尔索即便有一万张嘴也无法申诉清楚,因为道德上的审判是针对灵魂的,只有针对灵魂的罪行才会千夫所指、万人痛恨。毕竟他的所作所为都在世人的眼中。不同世人同路,即是局外人。局外人终将遭到世人的抛弃。不仅仅是此事。

        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这是对世俗世界无奈的发声与反抗,却如此的无力。

        人到最后什么事都会习以为常——默尔索的母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到最后什么事都会习以为常——加缪《异乡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