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看到一个让人意外的新闻。
佛山一个7岁女孩,因为偷拿商场玩具店的玩具,被店员发现后,给女孩妈妈打电话。
妈妈赶到现场后,跟店员一起劝说女孩把东西交出来,但小女孩保持沉默、拒不承认。无奈之下,妈妈选择报警。
警方到达现场后,跟女孩做了一番沟通,让女孩明白“犯法”“坐牢”这些词意味着什么。
直到听到警察说“坐牢”就跟“进小黑屋”是一个意思的时候,女孩哇的一声哭了,承认自己拿了玩具。
原来,女孩很早之前就看中了店里的一个玩具,但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不敢跟妈妈开口要,没忍住就偷偷拿了玩具。
这个新闻,一度占据新闻热榜。
很多网友都态度鲜明:亲妈敢于在孩子犯错后,亲自报警,教给孩子原则界线,深明大义,还给其他“熊”孩子起了警示作用。
看完整个事件过程,我觉得给孩子底线和原则教育很重要。
同时,在孩子的底线教育中,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思考1:底线教育,怎么做最有效?
我非常赞同一个观点:当孩子出现不恰当行为,尤其是已经涉及到公众的社会行为时,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
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规则意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当内在渴望比较强烈时,就无法客观评估自己不恰当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而做出不恰当甚至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
这个女孩7岁,刚上小学,开始适应集体生活和集体规则,这个时候,父母给到原则和底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先从这个事件的结果来评估一下,亲妈报警让警察来“教育”不肯认错的孩子,效果到底如何?
报道称,妈妈报警前,一直跟店员一起说服女孩承认自己拿了东西,但女孩都是沉默不开口。
一个7岁的女孩,因为忍不住拿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玩具被店员抓住,又叫来自己平时不敢随便提要求的妈妈。
试想一下,女孩的“沉默”背后,可能是怎样的情绪?
这份沉默,并不是对抗,更多的是——紧张、恐惧、害怕到僵硬,不知道如何反应,如何面对。
孩子心底一定觉得:如果我承认了,不仅别人会惩罚我,妈妈也不会放过我。
让我松了一口气的是,当警察赶到时的一个小举动:他们把旁边围观的人群疏散之后,把女孩带到旁边小声的沟通。
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给了孩子心底难得的安全空间,但孩子妈妈却没有顾及到这一点。
众目睽睽之下,别说一个7岁半的女孩,哪怕是一个成年人也会倍感压力。
最后,在警察的沟通下,女孩哭着承认自己拿了玩具,事件告一段落。
这次经历留给女孩最大的体验是什么?值得思考。
是“我犯错了,感谢妈妈和警察叔叔教育我”,还是被亲妈在商场公众场合“逼问”,逼问不得后又报警触动警察来“围攻”我的恐惧感?
或许,在意识层面,女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她跟警察沟通的言语中可以看到。
但,在更深层的情绪和潜意识层面,恐怕女孩心底留下的是自己不被亲妈看见、理解、支持的恐慌感、无力感和内疚感。
以后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不能让妈妈知道。
那么,到底怎么给孩子有效的原则教育呢?
答案很简单——无条件接纳情绪,有界线引领行为。
孩子的不恰当行为需要引领和教育,不过在做这个举动前,首先要做到无条件的接纳情绪。
当这个7岁女孩,因为过度紧张害怕,不肯开口说话时,如果妈妈的语言和态度换一个方式:“妈妈看到你现在很紧张害怕,店员阿姨叫住你,还叫来了妈妈,妈妈抱抱。”
肯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之后,再尝试了解孩子拿东西背后的动机:“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实在太希望拥有它,是吗?”
接着,再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你担心玩具太贵,妈妈付不起,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妈妈你想要这个,真是一个贴心的好孩子。”
最后,再跟孩子一起商讨解决方案:“你把玩具拿出来,妈妈付钱给店里的阿姨,不经过同意就偷偷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是不对的,会负法律责任,不过你放心,无论结果怎样,妈妈都会陪你,都会爱你。”
如果妈妈在跟女孩的沟通中,不只是质问和让孩子交出玩具,而是有以上的肯定和表达,女孩还会一直用沉默回应吗?
关于偷拿东西之后,给孩子充满无条件而有界线的引领,有位妈妈就做得特别好(点此查看全文:偷钱的孩子,“偷”的是什么?),不过多叙述了。
思考2:哪些事情,是警察无法替代的?
这位妈妈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自己平时忙着工作,比较少时间花在教育和陪伴孩子身上,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劝,没办法。
另一个是,之前看到过一个爸爸处理孩子偷拿东西的案例,就是通过报警,让警察来帮忙教育孩子,效果比自己教育得更好。
因为教育孩子没辙而报警的情况,已经不是个案了。
之前很多家长因为辅导作业崩溃报警;也有孩子因为写作业被父母骂到崩溃报警求助,这些案例,都不在少数。
这类报警让警察们非常无奈,对象是年龄尚幼的孩子,除了温和的说教一番,再劝劝父母要对孩子好好说话之外,也没办法帮到更多。
有些事情是警察可以帮助做的,比如,一些法律常识的普及;比如,紧急救火。
但在家庭教育中,很多事情是警察无法替代的,也是再专业的专家或老师无法取代的。
比如,父母跟孩子之间爱的联结。
很多时候,孩子种种问题的出现,都跟亲子之间的亲情联结过少有关。
这个7岁的女孩如此想要这个玩具,宁愿冒险偷拿玩具都不敢直接告诉妈妈自己的需求,可想而知,平时孩子在父母面前是怎样的状态?亲子关系的联结如何?
亲子之间爱的联结,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点一滴的陪伴中、互动中、爱的表达中,不断累积的。
这份爱的联结,从孩子出生,就需要开始的,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通过父母给的爱的陪伴,来获取生命最重要、最基础的安全感、希望感和自信感。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孩子在不同年龄需要发展的良好品质,做了一个划分。
婴儿前期(0-1.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1.5-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6-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以上几个阶段,是孩子不同年龄的主要发展任务,以及相应需要形成的人格品质。
如果父母陪伴和爱给到位,孩子在相应的阶段就会形成相应的品质,这些品质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但遗憾的是,太多父母不懂得自己的陪伴和爱对孩子的重要性,往往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缺席,在孩子有自我意识和一些“对着干”的行为时,又忙着管教。
培养以上能力,父母需要做到什么呢?
希望感:也可以称之为安全感,来自婴儿早期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积极的回应。
意志:来自孩子自由探索时,不被过多打扰。
目标感:来自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自我感觉、选择和决定。
能力:来自孩子有不怕犯错、敢于尝试的自信,且能持续获得正向反馈。
诚实:来自孩子深深的自信、勇敢,对自己有正向而客观的认知,也对他人和世界形成客观而开放的认知......
以上任何一种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都主要依赖父母的陪伴和提供的成长环境,是警察或其他人很难替代的。
如果曾经因为不懂忽视了给孩子以上品质和能力的培养,怎么办?
答案是——任何时候,从自我成长和改变行动起来,去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去走进孩子的内心,去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都为时不晚。
最怕的是,一边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崩溃,一边失控地指责辱骂孩子;一边想要改变现状,又一边指望外力把自己脱离困境,而不是聚焦“我可以做什么”。
关于爱的联结,关于人格品质的培养,身为父母,责无旁贷,无法推卸责任。
如果一直缺席,孩子只会不断用各种“问题”行为,提醒你:有些东西错了,有些东西忽略了。
思考3:父母和孩子,谁更不容易?
近期,有个妈妈非常着急地跟我求助:“儿子12岁了,上课分心、下课除了手机之外,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不跟我们说话,想带他出去都不理会。有什么快速的办法可以解决孩子的问题?”
简单了解后,我对这个孩子充满心疼。
孩子7岁之前,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爷爷脾气不好,从小对孩子打骂,直到现在,爷爷也经常对着孩子吼。
7岁后跟着爸爸妈妈之后,一切并没有好转,爸爸脾气跟爷爷一样,一点就爆,很多时候孩子在家都不知所措,说什么是错,不说什么也是错。
妈妈很着急,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想学习,但一看到她看书听课,爸爸就说:“学这些有什么用?你儿子还不是这样?”
妈妈微弱的想要改变的力量,也不断被削弱。
佛山这个新闻事件中,妈妈的一些话,其实也呈现了当下很多父母的不容易:一边是忙于生存和工作的压力,另一边又是一天天长大、从不等人的孩子。
有句话曾经戳痛了无数普通的父母:抱你,就腾不出手搬砖;搬砖,就没时间抱你。
在两难的压力下,很多人都无奈地选择了忽略孩子,先生存下来再说。
作为一个同样体验着工作和家庭压力的普通妈妈,我深有体会。
不过,见证过身边很多教育悲剧后,我发现一个让人很惋惜的现实:为人父母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忽视,往往并非工作事业忙到没有一丝闲暇,更多的是意识上的不足导致的一些后果。
比如,工作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就一股脑把工作上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比如,偶尔放假,嘴里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手机不离手;
比如,当孩子表达需求和感受时,简单粗暴说教指责:“你吃这点苦算什么?我们当年比你们不知道艰苦多少倍!”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而是没有意识、没有方法。
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普通的父母身上,也存在不少家庭富裕、父母高学历的家庭中。
后来,我告诉那个12岁孩子的妈妈:
“无论你对孩子即将面临的中考多么着急,如果亲子关系不改善,家庭里大人这种失控又极度控制的状态不改善,是没办法奢望孩子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
因为,感受到爱和安全感,感受到自我价值感和尊重感后,一个孩子心底的积极主动、正向往前的力量,才会被激发。
这个生命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没办法逾越和偷懒。”
父母很不容易,这份不容易既有来自现实的压力,也来自父母自己曾经也是一个不被看见、不被善待的孩子。
孩子很不容易,这份不容易既有自然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挫败(分离、交友、学业压力等),更来自当自己面对挑战、犯下错误后,身后没有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接纳和托底。
曾经有一位妈妈,在咨询中哭诉着说:“我不知道怎么爱孩子,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联结,我也没有得到过这种体验,好难啊!”
是啊,真的很难,不过,我们做了父母,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有支持下一代的使命,跟随孩子成长的节奏,重新去看待生命,重新去升级教育。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我们突破过去创伤和模式,重遇更好的自己的必经之路。
一个偷拿东西、撒谎的孩子,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孩子,也是一个内心缺乏爱和勇气的孩子,更是一个需要爱、看见和接纳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渴望拥有什么就勇敢表达需求,不管最后是否得到满足,都能坦然面对、积极看待时,这样的孩子才会充满自信和力量地走向社会,经营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这一切能力的来源,都离不开父母的爱、陪伴和引领。
孩子不是温室的花朵,总要面临风雨,我们无法帮孩子抵挡所有风雨。
但需要在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撑起一把伞,跟孩子站在一起。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