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作者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黄。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了命运是可以透过修行来改变的,讲授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
作者袁了凡是明代的思想家。他把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与命理风水相融合,超越了迷信的层面,讲述了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生活哲学。
里面不避讳讲诉追求富贵,而追求富贵的方法,是清净自己的心性以及在行动上持续不断的做善事。
01 命真的由天注定吗?
作者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孔先生,把他的命运算得清清楚楚,哪一年才能考的功名,哪一年会离开人世,还算出命中没有子女,而且在后面几年中都得到应验。袁了凡从此心如止水,觉得既然命运都已经注定了,那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去强求呢?
后面他偶然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见他听天由命的心态,给他讲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道德仁义、功名富贵都是如此,从心的层面去找寻,没有不感应的。
孔先生算定作者考取不好功名,没有后代,正是因为作者过去的种种过失言行举止,没有积累功德行善,没有包容心,经常恃才傲物,喜喝酒熬夜等。从而推断出作者福德浅薄的命运。
那要怎样才能改变命运呢?
云谷禅师说:“种植新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扩大充实自我的德行,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地做好事,积累阴德。这就是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享受不到的道理?”
上天对待一切根本上是公平的,世间享有财富的人,一定是配得上财富的人。饿死的人,也有其饿死的原因。积德、行善、宽容、慈爱,从根本上改善自我,是可以超越命数,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的。
听完云谷禅师的教导,作者当即改变自己的心态,修身养性去不断地践行创造自己新命运的生活方式。从此他的命运慢慢地发生改变,不再跟孔先生算数的命运趋同,而是越来越好了,也平安度过了孔先生算的寿终年龄。
所以,命运是可以通过自身创造去改变的。
其实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修炼成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品德和能力。
最重要的是拥有利他之心,只管做好事,莫问前程,自己心安就好。
02 反省自身,修身养性
凡是说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乃是圣贤之论;凡是说祸福都是天注定的,都是世俗之论。
不论怎么样,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要保持谦卑,要常作落寞之想;即使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多多想到艰难险阻;即使丰衣足食的时候,也要想到忍饥挨饿;即使人家对自己很好,也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值得人家善待的;即使家道兴隆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即使已经很有学问了,还是要看到更有学问的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学问其实远远不够。
想要获得福气而远离坏事,可以先从改过自己的过失开始。有羞耻心、有敬畏心、有勇猛心,敬天爱人,慎独行事,发奋图强。培养自己做善事的心态和行为,消除不好的念头,专注于正念。
《易经》里所讲的,都是为君子的生命成长谋划,并教导怎么趋吉避凶的道理。开篇就讲到“乐于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得到许多的幸福”。
修心,就是反思自己的过失过错,有了过错就彻底改正。虽很难做到完全没有过错杂念,但坚持修炼正念和反思自己,就会产生很多在常人看来是很神奇的感应事情。
03 做善事,积善德
顺其自然地帮助别人,与人为善,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来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去和别人比较;不要以自己的才能去为难别人。收敛才智,虚怀若谷,就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
见到别人的过失,应当有所包涵,为他掩盖,可以让他有改过的机会,也能够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
放下成见,学习别人的长处,言行举止,不为自己的私利起杂念。
要有敬人爱人的胸怀,人和人之间亲疏贵贱、智慧愚昧、贤能与不肖,千差万别,但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人类的整体。世上的人各有所命,各得其所。我们也要保持对人们的敬爱之心。
君子能成人之美,成就他人,帮助他人,赞美鼓励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挫折时,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日积月累,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福气,命运终归不会亏待自己。
最后说:
抬头三尺,有神明,心存善念,严于律己,敬天爱人,这是修行的必不可少的品质。
保持自身谦虚,低调行事,坚持做好事,拥有利他之心,丰富自己,振奋自己,自然能感天动地。这就是所谓的福报是由自己造就而成的,自己的命运是可以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