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商场坐观孩子哭闹三小时?这样的父母养不出高情商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热贴,一位父亲带五岁的女儿去商场,女儿想买一个玩具,父亲以家里已经有了为由拒绝,孩子就地撒泼打滚,这位父亲就在原地看了3个小时。这种育儿做法可取吗?答复里有高票赞父亲从容淡定,不惯孩子,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我们先把问题简化一些,先不谈这事发生在公共场所,这位父亲的做法有失公德这一点。我们假设这件事发生在自己家里,这位父亲的做法仍然非常不可取。

生活中总有各种不如愿,难过、悲伤、耻辱、讨厌、害怕、愤怒、担忧、挫败……,这些负面的情绪,是每个人都经常要面对的。能不能很好地处理它,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试金石。

有人能轻易地摆脱负面情绪的控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人会把负面情绪长期积压在心里,戴着假面具,活得压抑、憋屈;有人无法控制负面情绪,像个负能量传播器,或者走动的炸药包,总是伤人害己。

当然,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为后两种人,可是,事实上,有三种父母却不自觉地毁掉了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上面这位父亲可算是集三者之大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情感心理治疗师约翰·高曼(John Gottman)在他的《养育高情商孩子(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一书中,根据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反应,将父母分成四种类型,其中三种父母,很难养育出能积极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的高情商孩子。

这三种类型的父母分别是:

排斥打发型(Dismissing Parents)

排斥打发型父母通常认为小孩子的负面情绪不重要,而且一会儿就过去了,所以不必当真。他们或者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孩子的情绪,或者会用调笑的方式讽刺挖苦孩子的情绪,或者用分心法马上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通常这类父母对其他人包括配偶亲人的情绪也不很敏感。他们往往认为负面情绪是有害的,本来就不应该表达出来。如果别人表达出负面情绪,他们大多会选择无视,心里希望时间可以冲淡一切问题。

批评否定型(Disapproving Parents)

批评否定型父母具有排斥打发型父母的绝大部分特点,但更进一步:他们会批评、否认、甚至惩罚孩子的负面情绪。

他们把负面情绪与不良性格挂钩,进而认为孩子是在用负面情绪操控父母,因此,表达负面情绪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需要制止和纠正,不能妥协。

宠溺放任型(Laissez-Faire Parents)

与前两种父母相反,宠溺放任型父母既不会排斥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更不会因此惩罚孩子。但同时,他们也不会规范孩子的行为,哪怕孩子的行为已经出格了。他们不会教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情绪的由来,也不会提供任何指导帮助解决困扰孩子的问题。他们相信,管理负面情绪就像开闸放水,发泄够了就算完了。

回到前面的例子,可以确定,这位坐观五岁女儿撒泼三小时的父亲,是非常典型的排斥打发型和宠溺放任型的综合体,由于不知道这三个小时中这位父亲还做了什么,所以我们还不能判断他是否兼有批评否定型。这种父母,很难帮助孩子提高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因此也就很难养育出高情商的孩子。

而这位五岁的小朋友的行为也基本证实了这个推断:五岁的孩子能因为要求没有被满足而哭闹三个小时之久,我们大概率可以推断出这个孩子的养育出了问题,孩子的负面情绪基本处于失控状态,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也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

那么,好的养育方式是什么样呢?约翰·高曼和他的心理咨询团队在二十多年里跟踪调查数百个家庭后发现,唯有情绪教练型(Emotion Coach)父母会养出心理健康且情商高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保持积极而幸福的心态。

情绪教练型(Emotion Coach)

情绪教练型父母相信负面情绪是每个人一生都会面对的,因此,他们不排斥也不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相反他们认为这是可贵的亲子机会。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他们会花时间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与之和谐相处;教会孩子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指导孩子解决掉产生负面情绪的问题。

与此同时,如果孩子在负面情绪下做出了的不当行为,他们也不会纵容,会及时设定合情合理的规范,让孩子学会即使在情绪很坏的时候,也不会做出伤人害己的举动。

成为情绪教练型父母有五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培养自己对孩子情绪的敏感性

为人父母,我们要能准确地感知孩子的情绪。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首先能准确地感知自己的情绪。

由于中国文化本身是含蓄的、情绪内敛的,我们的文化向来比较崇尚喜怒不行于色。所以成年人普遍对情绪的变动比较钝感。特别是当成年人有了充足的人生经验后,就更容易视孩子的负面情绪为小题大做。比如:

  • 不就是死了条金鱼吗?再买一条不就完了,要不要哭了一天一夜没完没了?
  • 不就是玩具玩坏了吗?你又不是没有别的玩具?!

更有一些父母,本身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常控制不住脾气,于是只能靠镇压孩子的情绪来掩示自己对情绪失控的恐惧和失措。

感知力迟钝的父母养育感知力迟钝的孩子;情绪失控的父母养育情绪失控制的孩子。

第二步:将孩子的负面情绪视为亲子和成长教育的机会

“不许生气!”
“坏孩子才嫉妒别人,宝宝这么乖才不会嫉妒呢。”
“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
“奶奶那么爱你,你怎么可以恨奶奶呢?”

这样的话我们应该都不陌生吧。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负面情绪是可怕的东西,应该被克制压抑。所以一旦孩子表现出来,很多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否认、压制。但负面情绪虽然可以一时压制下去,但人这一生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不如意,负面情绪不可能永远被压制。

事实上,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正是父母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时刻,也正是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的时刻。如果父母能以这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负面情绪,下面就容易做了。

第三步:怀着同情心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并确认自己的理解

父母自己不再抵触负面情绪,才可能真正去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

要记得,“怀着同情心倾听”,既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去收集父母自己感兴趣的事实,也不是满足父母对“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好奇心,而是用眼睛、用心去观察孩子的情绪,从孩子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语言去了解孩子到底经受着什么样的情绪。

通过自己的观察,跟孩子沟通,确定自己观察的是否准确,让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的确确关心他,并了解他心中的感受。甚至,你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的确感同身受。

第四步: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免于过度激动,并能使人更快地从负面情绪中恢复正常。由于孩子往往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欠缺,是他们在面临不良情绪时更容易反应激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能准确地帮孩子表达出情绪,常常对平复孩子的负面情绪有奇效。

对比笼统地表达“我明白你不高兴”,如果父母能帮孩子表达出“XX不肯陪你玩,伤了你的心,让你感觉被忽视了”,孩子更能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安抚。

同时,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情绪表达词库,教孩子用更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能熟练运用这些词汇时,他们对情绪的把握能力也会更好。

第五步:设置边界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发脾气时,可能伴有不当行为,比如和小朋友生气时骂人、打人,和爸妈生气时摔东西,等等等等。

如果是存在危险的行为,父母应该立刻采取行动,或者把孩子带离现场,或者将孩子抱住免得更大的伤害。如果行为不存在危险,那么,父母可以先用心地完成前面四步,大部分时候,孩子的情绪就已经基本平复了。父母可以在这时设定界限,哪些行为是绝对要禁止的,哪些行为是正当地发泄——孩子有正当发泄负面情绪的权利。比如规定往地上摔东西是绝对禁止的,但可以使劲拍打枕头。

行为界限定好了,就可以跟孩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要强调两点:

第一,不要跳过前四步直接进入解决方案。忽视孩子的情绪安抚而直接讨论解决方案,会让孩子感觉更糟。这等于说孩子太蠢、太无能 、太麻烦,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给父母添乱。

第二,强烈不建议父母直接给孩子解决办法。这样做,既无助于孩子成长,成人的办法又往往忽视孩子的能力和意愿。父母应该先听听孩子想怎么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鼓励孩子多想一、两个备选的方案,即使孩子想的办法都不好用,父母也不必心急,也不要打击,而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其他的办法。

重新回到开头的例子,情绪教练型父母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

孩子在商场吵闹要东西,这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人生一课。我儿子四岁左右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那时,他特别疯魔奥特曼,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只要在外面看到,就走不动步。因此,我们每次去商场前,只要没有买奥特曼的计划,一定会先跟孩子沟通:今天不买奥特曼,如果看到了,可以看一会儿,如果人家让摸,可以摸一下,但我们不卖。

防范于未然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也有一次例外,遇到了一款“不买就打滚”的奥特曼。

他刚一躺下(说实话,这还是孩子第一次在公共场所打滚,所以印象相当深刻),我便立刻在他身边蹲下,非常严肃地说:“ZZ,起来!不许在地上打滚。”

他显然被我的表情和语气惊到了,坐了起来,我顺势把他抱起来,抱出商场。他一路边哭叫边踢打,到了商场外面人少的地方,我把他放下,蹲下来问他:

“ZZ,我们在家里说好了今天不买奥特曼,ZZ每次都很守信用,答应妈妈的都能做到,今天为什么想要呢?是不是这个奥特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果然,孩子告诉我这个奥特曼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当然,从成人的角度看,根本没啥不同,但要知道对孩子来说,腰带变个颜色都是惊人的不同。但花了些时间让孩子表达,同时,孩子感受到妈妈的耐心理解,显然对平复他的情绪有很大帮助。

“原来真的是非常不一样的奥特曼呢,难怪ZZ这么喜欢。今天不能买,ZZ心里肯定非常失望,非常懊恼,是不是?“

承认他的情绪是有理由的、可理解的,同时帮他清楚地表达出他的内心感受,让这个小人儿一下子扑在我的怀里,哭了起来。但这次的哭,已经和在商场里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死命往外挣的哭闹、嚎啕,而是被理解后,求抱抱求安慰。等怀里的哭声慢慢平息,小人儿问:

”妈妈,今天真的不能买吗?“
”是呢。第一,今天妈妈出来没有带钱包(真没带,因为就是晚饭后散步顺便溜达进了商场);第二,咱们说过,每个月只能买一个奥特曼,前几天ZZ不是才买了一个吗?“
”可下个月这个被人买走了怎么办?“(说着又呜咽起来了 )
”唉呀,还真是,那你有什么办法吗?“
”妈妈我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吗?“
”可以啊,ZZ的零花钱够吗?“
”我也不知道。“
”那我们回家去数数吧,如果够,就回来买;如果不够就等下个月好不好?“
”好,我们赶紧回家。“
”等一下,妈妈要跟ZZ说一句重要的话:妈妈知道ZZ特别想要这个非常不一样的奥特曼,但有话要好好地跟妈妈说,绝对绝对不可以在地上打滚,ZZ记住了吗?“
”记住了。“

那是我儿子第一次在地上打滚哭闹,现在他已经是多伦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我相信,那也是他今生唯一的一次了。

结语:

每一个生活在世间的凡人,都不可能避免负面情绪的困扰。做孩子的情绪教练并非是要让孩子一生再也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解决问题,提高情商。

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亲子教育、培养情商的好机会,愿每个父母都能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在商场坐观孩子哭闹三小时?这样的父母养不出高情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