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字如其人,真不敢相信,原来是这么个如法

都说字如其人,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传神的说法。不过也要看书家当前是在什么境界。

从书法小白到高山仰止的一代宗师,我尝试把攀登的过程分成4个阶段。

弘一法师像

1,学习模仿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按照难易进阶临摹各种字帖;学习、了解基本的笔法结字、章法、提款及钤印等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临摹练习,锻炼提高自己操纵毛笔的能力。

弘一法师作品

2,风格形成阶段

经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对各种字体,以及书法史上的现当代和历史上的著名书家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在这种前提下,逐步开始对自己的审美好恶进行梳理;不断尝试后确定某种书体的专攻方向,并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总结自己自然形成的风格特点。

3,神韵形成阶段

对自己偏好的、擅长的书体风格写得比较熟练以后,不断揣摩和追求作品中的神韵表达,从而进入一个书法艺术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书写者会自觉不自觉的被自己的审美潜意识所左右,即所谓的“悟性天花板”,绝大部分书家一辈子也无法突破自己的这层天花板。

当然,一定有个别书家在追求书写的神韵表达上,由于极好的悟性和人格修养使然,其艺术境界自然会逐步提升到更高级的阶段。

图片发自App

4,意立心画阶段

清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书概评注》中写道“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所谓意,无非指人的本能、情感、直觉等感性。苏东坡也说过“我书臆造本无法!”可见,到这个阶段后,人的感性逐渐成为书法之“象”的原创力。正因为巨大的感性力量,书法家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一个所谓“自由王国”的境界。

当然,这个境界中书法神韵的呈现,同时也来源于书法家人格体系中的理性对感性的整理,如果感性的力量更强,在心理学上称为强意志力人格,其作品风格必然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这种境界,可称之为“有我之境”,例如苏东坡、康有为、郭沫若、康生等等。相对的便是“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是缘于理性的力量大于感性,譬如道家的虚静观念、佛家的悟空观念等等,言及书法,会使得这类书法家更趋向于崇尚自然的世界观,并理性地修理主观的“我执”,所以他们的作品中更多显现他们的天然、本真的空灵心境。《遊艺约言》中写道“怀素书,笔笔书清凉世界。”其实,八大山人、弘一法师、圆霖法师以及林散之的作品,哪个不散发出这种淡泊宁静、平和简远的人格气质呢?

所以,书法家无论是进入了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其实正如汉代文学家刘雄所说:“书,心画也。”用现代通俗的话就是“字如其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说字如其人,真不敢相信,原来是这么个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