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情味

  在中国,招待客人讲究主随客便,要让客人产生宾至如归的善意,我想用“宾至如归”这个词更能形象地表达人情味的意思,人情味与道德似乎是截然不可分开的关系,于是在如今凡事讲究金钱利益的社会中,人与人间的冷漠让人越发觉得缺乏了人情味。

他是我的大学室友,同窗四年,彼此朝夕相处。他是个未长大的孩子,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一切全凭自己的喜恶做事,很少会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时常会因为丁点的小事而与人大动干戈。我与他相处了四年,终究未能包容彼此的性情,随着毕业分开,朋友关系像是只剩下一张皮,终于在某个节点褪下了,成了陌生人。细细想来,并非是因为他那喜怒无常的脾气让我们形同路人,而是他在那时践踏了作为朋友的规矩。

朋友间不乏相互利用,但那是基于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规则。但若是依仗多年相识而随意践踏了这个规则,那就由相知相交的朋友转变为单纯的利益关系,那自然就便无人情味可言。从那时,我渐渐开始理解人情味这个词。

人情味是什么?胡适先生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有人味的正常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生于法律建制简陋的旧民国时期,他说的更多的是当时的社会形态,但却折射出一个简单的道理:社会基于公平的规则而存在,而非基于道德,人情味是规则的衍生平,而非道德。举个简单的例子,尊老爱幼的怜悯弱小的规则,是基于强者对弱者的同情,一旦我们遵循了,那便有了人情味的感觉。而若是一位老人强行以道德绑架去要求我们让位,那便违反了这个属于同情弱者的规则,那人情味自然无从谈起。

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规则,因此才有了“温良恭俭让”浓浓的人情味,如今的这个社会,金钱利益成为了社会追求的主流,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折手段,随意地扭曲践踏这些规则,但却没有遭受打压,反而在舆论中淹没了这些真实的声音,于是冷漠便进一步蔓延,有志之士只能空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