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务事儿的那点事儿

     ——在“做家务”中修炼


     最近用在做家务的时间增多了,开始了与家务的“斗争”,也同时开始了家务修炼之旅,真的是磨练心性啊!

一、对于家务的初印象

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做家务的人,但是又有一对特别爱干净的爸妈,对家务严格到地上不能有一根头发、马桶不能有一点脏的要求,说他们洁癖他们是会生气的,但能达到这个称号的人,我见过的也不多了。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有三个后果:一是绝大多数家务都被勤劳手快的父母包揽了,自己不会做;二是长期被呵斥被批评把家里弄脏了弄乱了,对家务有一种莫名的叛逆抵触;三是习惯了那么干净的家,到了自己成家后,忍受不了脏乱差了…… 就是这样,这些原生家庭来的习惯和对待家务的情绪,形成了现在的矛盾纠结之情——又爱又恨,于是,我和家务的相互较量、相互折磨,一直在持续,从未停止。当然,我明白,主要是我被家务折磨……

用个隐喻来形容我对家务的感受,就像是用烂泥抹墙,不停的抹,不停的掉下来,继续抹,继续掉下来;抹得认真、用力呢,掉下来的慢一些,抹得糊弄点儿呢,掉下来的快一些…… 总之,就是自己与这个烂泥墙和时间的较量,当然了,如果你有个孩子或者宠物,这个泥墙掉落的速度成指数增长。伴侣是个不确定因素,有时会帮很大的忙,有时又是制造家务的人,看心情……孩子呢,就是物品大爆炸的源头,以及把家里摆摊变乱的超级能力者。

二、到底有多少家务?时间都去哪了?

理工女要拿出看家本领——表格,来分类分析讨论啦!(好像不能插入表格呀?)

将上述表格中的频率、工作量进行计算、折合后,用Excel计算出这样的一个表格:


计算结果让人触目惊心:每天用于家务的时间约为3.61小时,如果每天按照睡眠时间8小时计算,那么家务时间占每天清醒时间的22.5%。全年大约家务时长为1316小时,折合成8小时工作日来算,要用164.5个工作日,也就是要做33周或8个月的时间,真的算是大半个全职工作了呢!

(注:每项家务的耗时每个人不同,频率也是粗略估计,误差可能较大,仅做参考。)

全职家庭主妇主夫们可以参考这个方式来衡量自己的工作量了,这还不包含陪娃的时间呢。

看完这个数字,顿时感觉到“时间都去哪了”,也更加体谅所有做家务的人,包括自己,的不容易。

同时,也更加说明,要用更多的耐心、包容心去看待家务,也有必要探索更多的方法来提高效率。

三、成就感

要说做家务能否带来一些喜悦感、成就感呢,肯定是有的。不同人对于不同项目的感受不同,有的人觉得洗碗洗干净的那个时刻很有成就感,有的人看着锃亮的地面会感觉安心,有的人看到收纳整齐的衣柜会心满意足…… 你的那个因家务带来的“高光时刻”会是什么呢?这个高光时刻会持续多久呢?怎么才能提高开心的体验感、增加愉悦感呢?

对我而言,在觉察这个成就感上还不够,至少无法抵消家务带来的消磨感。当这个烂泥墙上的泥不断的滑下来、不知不觉时地上又是一滩烂泥时,有一种无穷无尽的无力感。

而我期待的家的样子呢,更多的像是《断舍离》中描绘和提倡的样子:减少对物质的执念,而减少家里的物;对保留下来的物进行分类归纳,使得想找到什么时可以找到,不想看到什么时可以收纳起来;干净、整洁、清新;对于旅游回来的留念和日常生活的留念,进行整理,让生命中美好的回忆留下来,突出出来。

四、如何让我和家务事儿的关系更加优化?

总目标就是,花更少的时间/金钱/力气,让家里的效果更好,让家人们的生活更健康更舒心。

首先是心态,就是我和家务事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更加愉悦和包容?无论家里脏点乱点还是干净整洁点,更重要的是居住人的心情、心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勿让外物的好坏影响心境,但也不要生活在“垃圾堆”中,这里是做到一个平衡。

花更少的时间、金钱。上文看到,每天如果“沉迷”于做家务,则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因为家务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有眼力界儿的人,满眼都是活。所以如何提高效率,用有限的时间做到干净整洁?结合断舍离中的精髓和自己的想法,

一是尽量长久的保持,而且是全家人共同努力的保持。重点容易脏的部位随时清理,比如吃完饭的饭桌、地面,民口地面,做饭后的厨房。东西拿出来后立即收回到该放的位置。

二是用智能制造解放双手。扫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洗衣机,洗碗机……都可以用起来,好用的去油去污产品,好用的家务产品,可以多跟保洁阿姨学一学问一问,多看看淘宝,多尝试。

三是关于保洁阿姨。这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意见,我和家人也曾经因为这个问题而有不同的意见。老一辈人用保洁的很少,保姆都少,习惯于自己做卫生,毕竟自己的家,什么东西怎么收拾、用什么抹布擦哪里,都有自己的习惯,而且外人来家里总觉得别扭、不放心、担心做不好等。年轻人很多工作忙,当然也有懒的成分,隔1-2周叫阿姨做一次保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做家务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休息、休闲的体验,不反感,不那么累,那么自己收拾收拾挺好的,一般也够用了。如果平时特别累,周末只想休息,或者利用这个时间想做些更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那么不如花个几百请个阿姨。再有就是局部重点地区,比如常做饭的厨房、经常清理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让阿姨重点做一下。

四是扔东西。东西少,自然会减轻收纳、打扫的难度,这点对我来说是最难做到的。这么多年已经依赖于网络购物的便捷和减压的快乐,动动手指就送货上门了,未免会购买很多用不太上的东西,又不舍得扔,就越积累越多,家里慢慢变成了大储物间、很多一年用不了几次的东西占用着空间,还要费劲收纳打扫。所以《断舍离》最精辟的其实是他的理念:放弃对物的执念,回归对人(自己、家人)最根本需求的关注。既有物质需求的满足,也有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断舍离提倡,判断物是否有价值,并不是它还能不能用,而是自己用不用,能用但不用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就算再“贵”也是对于自己没有价值的。

好了,这就是我关于家务事儿的这点事的一点点想法,我属于不太精通家务事的人,经验少又爱犯懒,特别敬佩擅长家务、会做饭的人,还有我妈妈那种做家务超人,又快又好又轻松又能干,只好默默的赞叹一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家务事儿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