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必要条件;态度,充分条件 ——态度决定一切

                                    能力,必要条件;态度,充分条件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包含是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富有责任心、愿意协作,这是养成的性格,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职业累积,简单来说,就是“想干”;能力,包含是否有做这件事的知识储备、是否有多年的经验、是否有相关的资源等,这是习得的技能,简单来说,就是“能干”。

       在招聘和选拔人员时,到底是能力标准,还是态度标准?东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上是非常趋同的,就是选择以态度为重的评价维度。东西方选人的标准是: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就是想干,它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死了都要干”;能力就是能干,它的最高境界是“把对手干到死”。

       先看一个公式:态度 x 能力 = 绩效。也就是说,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能选一个,你选态度,还是能力?

       前美国西南航空的首席执行官赫伯·凯勒会选择:态度。他说:“我们能够通过培训来提升技能方面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改变态度。”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态度,比如他是否是个积极的人,甚至自带鸡血的人,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如果有很好的态度,比如刻苦、坚韧、自律、求知若渴,那么假以时日,能力还是有机会习得的。或者说,改变态度的难度,远远大于改变能力。

        因为他的这句话,西方的企业界有句圣经一样的话:We hire for attitude, and train

for skill。意思是:我们雇态度好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能力。也有人因此说:态度决定一切。


第一、对于态度好,能力强的“优秀综合人才”——破格使用。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你更要看重这种人才的持续潜力,他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建议不要用“占便宜”的心态,低配录用,这样他早晚会走。建议给出超越他期待的破格条件,狠狠地留住这样的人才。

第二、对于态度差,能力弱的“庸才”——坚决不用。有时候,各个部门实在缺人,你会有一种:只要你敢来,我就敢用的心态。然后心想,先忙过这段,可以再调整。但真招进来后,你就会发现,“再调整”,更令人心烦。你一拖再拖,公司因此乌烟瘴气,劣币开始驱逐良币,优秀人才逐渐愤然离开。招这样的人,就是饮鸩止渴。

第三,对于态度好,能力弱的“人才”——培养使用。这部分员工,是价值被低估的潜力股。你应该先感谢上天让你们相遇,然后不管有没有位置,先请他们上车,给他们充分的培训、实战的练习,施展的机会。他们有机会成长为公司真正的骨干。但是,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受“彼得原理”的影响,一般会高配,然后,就是员工和自己都不满意,降低了员工和组织的满意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尤其要关注这点。

第四、对于态度差,能力强的“人材”——限制使用。这部分员工,可能会成为你的噩梦。很多人说,我不是西南航空,我也不是谷歌,通常不是我选人才,是人才选择我,真的很难。我能不能把“噩梦”先招进来,然后驯化他呢?如果为了短期项目的利益一定要招,建议严格地限制使用。比如,不要放在核心的管理岗位上,有非常明确的考核指标,更多的监督机制等等。他有炸弹的威力,但开关却不在你手中。所以,你要准备好一个铅桶,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能力和态度这两个维度,采用“二维四象分析”工具,将平面一分为四,从第一象限到第四象限。列出了能力和态度的四种搭配,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分类管理。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遵循大的原则,但是具体问题是需要具体分析的。因为具体的情境中会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组织成熟度、企业生命周期、领导风格、历史沿革、情境领导力、组织成员能力等等。到底是态度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大多数情况下是态度重要,态度决定一切;少数情况下,能力比态度更重要!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人力资源部    高伟


                                                         二〇一八年七月五日星期四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力,必要条件;态度,充分条件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