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新闻很热。
说杭州3个小伙子凌晨3点多偷了车主忘在车内的3000多元现金,而在凌晨4点多时候却救了一名落水姑娘。
于是引起了大家大讨论。
有的人说,犯错在先,依法处置;有人立马反对,人家后来又做了好事呀,该表扬的还是要表扬,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助人帮人精神嘛...
在各种论调中,一个关键词是一致的。
复杂的人性。
人性啊,向来都是复杂的,这话一出,仿佛历经了一世的大和尚般,而后还得加一声重重的叹息。
从小到大,即使我们尚未历经社会万千也早已被各类影视剧耳濡目染,警匪刑侦片也好,江湖武侠片也罢,甚至是动画片到了最终都会有大BOSS出来跟观众告白自己的心路历程,表情多半是悔恨带着泪水,对白多半是“你们逼我的”和“我别无选择”。
这个是影视剧的套路,不然就不主旋律了,不然就不给你播了,塞钱都不好使。
所以我们一直被灌输着一个观念。
坏人都是被逼的,其实他们是好人。
小时候我觉得这话对,长大了又觉得这话不对。
也许我现在觉得这话不对,过个三五十年后我又觉得这话对了也有可能。
啊,我真是一个复杂的人。
转念一想,每个人不都这样么,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会独立思考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又不是教科书上几句冷冰冰的句子和印在最后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
傻逼才会去给独立思考的生物下定义。
何况还是几千几万个个体。
你越是拿自己的世界观强套在别人身上,越是觉得别人便是错的,错的人便是坏人,便要一棍子打死。
这,你就从一个活生生的人,活成了从小到大影视剧里的人。
而且大概率活不过三集。
人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朱熹,宋朝谓之大圣人,朱学、理学大成者,咖位大,档次高,摇喊着“去人欲、存天理”,浩然正气,然而各类艳史野史噌噌噌的不断,儿媳妇拍拍桌子表示,我与公公不得不说的一二事...
中山先生,成就多大、地位多高,俯下身子再去看,童萌会,修铁路这些又能摆在哪个位置;你要真闲得慌,史书随便翻几页,报纸随手看几眼,又哪些人类一生都站在一个极端的——或许有,但凤毛菱角,而且那一类人只能立在那里,因为他们成了一个符号,成了一个标签,好的像明朝的某位大名鼎鼎的清官,坏的像宋朝一直跪到了现在的某位丞相。
多数人,多数的世界,从来没有好与坏之分。
后会无期里,韩寒对大众说,“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但其实,成年人依然是看得清对错的。
只是习惯了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别人的行为。
他们常说的老话,三岁看到老,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这人的好坏。
听上去真是好有道理。
可是我三岁时候玩泥巴,四岁时候吃泥巴,十三岁了并没展现出什么玩泥巴的天赋,快三十了仍没见我成为水泥王的男人啊。
三岁看到老?
三岁的时候更多只是按着你们想要的模子往小屁孩上套个烙印罢了。
人之初,性本善。
这话自古就争论不休。
说人性本善,所有恶习都是后天沾染的,我还说人性本恶呢,要不然我们上学读书,听那些谆谆教诲是何用,不就是为了约束自身的恶念么?
话又一转,饱读诗书最终又成了大奸大恶的人以及那些目不识丁却又初心不改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至于比例,法制节目是每周一期,而感动中国则是每年一次。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有好与坏的时候,当我们心中的小恶魔与小天使酣战时,期望每个人都能在那时候做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决定。
这种决定可能会痛,但是它是最真实的。
同时也请大家不要随便给别人下定义,人生那么长,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谁都不知道迎面会撞上什么事,那些还没走完的路,便不是他最完整的一生。
争论人物如武则天,纷纷扰扰了一辈子,最终给自己摆了块无字碑——得了,你们爱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我吧,没什么事老娘就先挂了。
什么事都不用着急,先生还未作古,死后才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