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汤(回阳理郁醒脾)升陷汤

升陷汤的主治前面已经讲了,下面看升陷汤的组成: 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这里的生箭芪是生黄芪,是君药。黄芪主产于山东和内蒙。现在野生黄芪少而又少,普遍用的是种植的。 黄芪的作用是由外向内,由下向上 ,他起于会阴,具有升腾作用,能上冲到巅顶,是托举大气回到胸中的首选药物。黄芪温热,怕他使火气上腾,用知母三钱佐制, 这个配伍最经典,后世很多处方都会遇到,像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黄芪鳖甲汤,黄芪配知母既能生气 又不至于助热。

升陷汤的组方原理,先看五大臟象气血运行图。黄芪在这个理论上是补肝气,走左路,方向是从外向内,从下向上,知母有凉润之性去黄芪之热,柴胡是少阳之主药,能引大气从左侧上升,升麻入脾经,在中间,能升脾。五大臟象升的臟器是肝、脾,降的是胃和肺在中间我们五大藏,像。桔梗主要入肺经,升的是右路。有同学会问,说肺不是降吗?每个臟都有升也有降, 肺以降为主,兼有宣发、升腾的作用。中医的辩证思维: 同一条经络,有降就有升。任何一个臟器的臟腑气机是升降相因的: 肺相对于心肝脾(肾)是降的,肝相对于心脾肺肾就是升的。

如果有小腹坠痛,大便拉不尽 或者小便不利,就可以选升麻,桔梗之类升提一下。

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

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二钱。

如果气很虚,虚极了,加人参固一下元气之本,如果防止气补上去涣散,就加山萸肉,防止气的涣散。

升陷汤为什么不用甘草?一旦开上炙干草,气就顾护中气了,升陷汤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甘草也有碍于大气的上升。

回阳升陷汤用了甘草一钱,剂量特别小,为了使干姜甘草,桂枝甘草辛甘化阳。

醒脾升陷汤用到炙甘草二钱,剂量大了一点,是入脾胃的。

理郁升陷汤和升陷汤是不能用甘草的。

大气下陷涵盖的病种特别多,只要把气提上来,作用立竿见影。在气血水神辩证中,这是气分辩证,气分的病治疗难度是最小的,效果也是最明显的。

下面讲病案:

王某,女,45岁

是政府部门干部,喘促气短十余年。

她说她说吃中药都吃的发怵了, 好多地方的中医,她都瞧过,各大医院 也进行过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由于多方治疗都治不好,她的丈夫认为她是装的,和她离婚了,说挣点钱都不够你看病了,这日子也没法过。 她带着病历和方子,大概有十五六公分厚,她说您给我看一下什么回事?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药都没效,我对中医都失去信心了。

患者说话的声音呢很小,每说一句话都要倒两口气儿才能继续说,这叫气不接续。 前面已经讲了鉴别喘证和大气下陷的鉴别要点, 喘的一个特点就是肩吸,张口摇肩,并且一吸气锁骨上窝,就是天突穴会凹进去;大气下陷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如果大气过到胸膈,呼吸就顺畅了。

脉象:  关以下, 摸得着,关以上微弱游丝,类似摸不到的感觉,就像是有缺脉一样,因为她的气陷很严重了。 果断用升陷汤原方。

处方:  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 桔梗4.5g,升麻3g,7付

患者吃完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声音特别洪亮,非常的高兴,说宋老师,这个药太好用啦,我吃进去气儿就够用了 就接上气儿了 我这些年我太难受了,我按喘治,按什么治各种西药激素 口服加上喷都没有效,没成想你这个药作用这么好 。

第二诊的升陷汤加上山萸肉 以防气之涣散

就用了两周,到现在十来年了,非常好。 所以大气下陷证,只要你用对证,这个病有霍然而愈,患者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病例二: 应某,女,56岁 本来是宫颈癌,在北京某肿瘤医院把子宫附件全部摘除了, 切了之后做化疗,五次化疗结束之后医院就认为她的病基本上好了,说看不着肿瘤细胞。因为有个患者租她家的房子,听说我治病好,就到我的门诊来治疗。 我一把脉说你这个手术了吧?她说是的做啦 ,说宫颈癌做完手术,做完五次化疗 说效果挺好,什么病都好了 我说我把的脉不是这种情况, 而且不管西医怎么说,我的脉相显示你现在是有盆腔转移,淋巴转移, 我说我问一下,你能不能感觉到这个盆底这块儿疼痛 小肚子带着腰骶疼痛?她说有;我说你阴道有没有分泌物?她说有, 有血性分泌物; 我问大便有没有便血?她说有,偶尔的便出的是黑血块,而且总是有下坠的感觉。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盆底会阴坠痛都消失了, 又能够正常的参加工作了,但是她说时不时小肚子往下坠, 还有气短的感觉,就用了升陷汤,开了一周,吃完复诊,气短和小腹重坠痛的感觉消失。

可见大气下陷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疾病,他也存在于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

病例三,廖某,女,49岁

她的主要症状是头晕,晕的很厉害,中西医各种治疗, 西医按耳石症,美尼尔综合征,还有什么眩晕症,没有效 用中药也用过很多方子,效果都不好。 仔细观察患者,患者在那坐着,看着就像上不来气儿的感觉。 你问她她说没有这种上不来气儿的感觉,把脉是关上弱, 关下呢稍强,典型的大气下陷的脉,观察患者的情况,她倒两下气要咳嗽一声,咳嗽完就舒服了。 这个是直接诊断大气下陷的主要症状。我又问她你记忆力是不是不好?她说别说了,经常找不着钥匙,找不着拖鞋,什么事儿都有,买完菜,钱给了转身就走了, 菜也没拿回家了,经常犯那种毛病。前面讲过上焦蓄血则善忘,下焦蓄血则如狂,这个一定要做鉴别诊断,她不是淤血,而是大气下陷,大气的不能托举住神,给她开升陷汤原方,说吃完之后脑袋就清亮了,头也不晕了,不像原来昏昏沉沉的,突然眼睛就看见光明了, 眼前那层雾也没了,像拨云见日的感觉。

讲过头晕水饮占多数,但不要忘了大气下陷,水饮证的脉是弦的,大气下陷的脉是寸弱尺强,强是相对的强。

善后用升陷汤加桂圆,养心血,养心血就能增强记忆,因为心主神明,心主神志。

大气下陷临床上经常会见到,要么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只要把大气提到胸中 这个病就豁然痊愈,不能豁然痊愈,只要把大气升提到胸中,再对症治疗其他的疾病 问题就迎刃而解。大家可以把书中的医案反复的研读一下。 今天的课呢就先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

今天讲回阳升陷汤,首先看回阳升陷汤的主治: 治心肺阳虚,大气又下陷者,其人心冷, 背紧恶寒,常觉短气。

治心肺阳虚 这是他的病机,而且大气又下陷,症状表现是其人心冷,这里的心冷不是指心脏冷,人感觉到心脏冷的可能性非常小 ,因为心为阳中之阳,这里的心冷指胃脘冷。承德地区很多老百姓都说心口痛,也是指胃脘痛。 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说的心下,都指胃脘。

背紧这个症状临床上经常会见到,感觉后背发紧,恶寒,

背紧、恶寒出现太阳表证,脉一定是浮的,浮紧或浮缓,可以用麻桂剂解表散寒,如果不敢用麻黄桂枝,可以用九味羌活汤或者羌活胜湿汤。

背紧恶寒由水饮阻滞引起的,是太阳腑有病导致经表不畅,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有两趟经络循行,会出现后背冷 如掌大,同时也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小便频或小便短少,或小便不畅,沥沥拉拉的,可能会出现口渴,脉偏弦,而且是右手脉是弦脉,舌头水汪汪的。

背紧恶寒由阳气下陷引起的会觉得短气, 寸脉关上关都比较弱,这是回阳升陷汤的脉象。

回阳升陷汤组成: 生黄芪八钱,干姜六钱,当归身四钱,桂枝尖三钱,甘草一钱

君药是黄芪,前面讲过升的有两个臟器,肝和脾,黄芪既能入肝又能入脾,是升肝气的主要药物。 学习过《金匮》应该熟练掌握药物的开法: 肺阳虚用干姜甘草汤,心阳虚用桂枝甘草汤。,心肺阳虚,有干姜,甘草,桂枝,甘草。

剩下的黄芪和当归是当归补血汤。

区区五味药考虑的多么周全,多么精妙。常常感觉到张老的思维思路技高一筹, 看其他各家的方子不能说不好,但是要么方子组的不尽人意,要么剂量给的不尽人意。张老的剂量很有意思,因为他懂术数,黄芪用八钱,小柴胡汤柴胡用八两,为什么用八之数?三八为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用木的成数。干姜六,甘草一,这是六比一之数,桂枝三,甘草一,桂枝是入肝又入心,因为它色赤,所以能入心。 只要你按比例用,都是符合天道之数。

这几味药怎么补心肺之阳?心在五行中属火,全身的热力都靠心来供应。如果心功能衰减,人就会手脚发凉,因为人体有保护性反应 ,当血液不能供应全身时,它会优先保证脑和五臟供应,减少四肢的血液供应。 比如休克的患者四肢末梢都是青紫的。

大气推动肺呼吸,推动心脏行血。如果大气虚了,心要把热量供到末梢去,能供得出去吗?心脏像小锅炉,把锅炉烧热了,没有压力,也不能供入远端的暖气片,也就是四肢末梢。

回到《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

脾上输于肺,肺宣发肃降,布散周身。 同时肺为华盖之臟,他的一呼一吸 一收一缩,同时帮助我们的气血运行和布散周身,血液循环到末梢,不单纯是心脏,而是肺起了决定性作用, 因为肺主气,全身都随着呼吸有节律的运动, 而不是随着心脏有节律的运动,只有脉管儿是随着心脏是有节律的运动。

这样一看要想把心肺的阳气布散周身,首先大气不能虚,第二大气更不能下陷,这是回阳升陷汤 的组方机理。

心肺阳虚出现的病症: 书中给的:心冷,背紧、恶寒、常觉短气四个症状。如果这样用回阳升陷汤,是高射炮打蚊子, 大才小用 因此要推而广之,既然知道是心肺阳虚,大气又下陷,就能推导出以下这些病

肺阳虚会出现咳喘,兼有稀白痰,注意和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区分开

过敏性鼻炎

肺阳不足,气不化津引起的痰多

心阳虚引起的心衰,房颤, 浮肿

阳气下陷引起的失眠

心肺阳虚引起脾胃阳气不足造成的食少难消,这种理中丸没效。

所以说《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对《伤寒论》的补充,他又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里也最推崇心肺之阳,谓心肺阳旺,则阴分之火自然潜伏,至陈修园推展其说,谓心肺之阳下济,大能温暖脾胃,消化痰饮。皆确论也。

下面讲医案

张某,女,体型中等 长得白白细细,她就感觉冷,恶寒,一点凉东西都不敢吃,她是南方的患者,找了多位温阳派的专家治疗, 开附子干姜都是200g,300g的开,她跟我讲说宋老师吃了,这个药喝进去就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一看这个人的脉确实是阳虚,别人用过的思路,我就不再应用了,我看病喜欢出奇制胜,而且喜欢逆向思维。 她的脉关上比关下沉微一些,用回阳升陷汤,五味药开完,因为患者久病成医了,说宋老师给我开的剂量太小了,别的医生干姜开2、300克我吃了都没反应,我说你吃吃看,别着急,有没有效吃完再说。回去把药一吃,浑身的凉感就减了一半儿,很远的来了,就带了七付药,吃完了药给我打电话报喜,说我吃了那么大剂量的干姜附子都不管事,没想到你十几克的干姜反而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像一个锅炉,用干姜,附子在里边儿烧,把阴液把水都烧干了 没有循环泵,不能往外走,回阳升陷汤的君药是黄芪,推动气能行血。气血往周身一循环热量就来了。他是有热运送不出来,并不是没有热量。 更何况干姜甘草温肺之阳,桂枝甘草温心之阳,加温的同时用黄芪一推动,当归一活血,吃下去很快就会有效,浑身就热起来,又巩固了几付, 效果很好。

临床上这样的例子会很多

还有一个是河对面的男士,痰很多而稀,特别苦恼,不咳嗽,就是吐痰 用了各种化痰的方法,包括西药喷的等等都没有效。 这个男的长得很壮实,又黑。 我看这个人不像是虚证,脉却是沉微的,问他有没有腰酸,有没有腿软,肾功能怎么样,他说都挺好,就是痰多,仔细把脉确实是关上更沉微,开回阳升陷汤 这个方子吃下去,一周反馈,痰少了一大伴儿 ,非常好用,第二诊的时候就说没什么痰了, 后来又巩固了两周,总共三周,患者就再没来。为什么选择回阳升陷汤没选济生肾气丸呢?一是脉象也好症状也好没有肾虚的表现, 第二是他是在工地抗水泥的,考虑很可能是负重过重导致的阳气下陷,还有空腹干活导致大气下陷。 辩证准确,才能取效如神 好。今天的课呢就先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今天讲理郁升陷汤。临床经常会遇到肝郁气滞的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好琢磨,越琢磨事儿心里越放不开,越放不开自己生闷气,一生闷气气滞血瘀,气滞痰凝,种种怪病都来了。得了气滞的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疏肝理气: 经方里边有四逆散、橘枳姜汤,时方里面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实际是升肝的。如果生气不久,三四个月以内,用疏肝的方法,效果还是挺明显的。 但是生气时间久了,或者是经常爱生气的人,用这些方子治疗效果都不明显。有的是当时有效,接着用就没效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治疗这样的疾病?当然有,这也是气血水神四大辩证之气分病之一,气郁,这个气郁就兼了气虚。张老之前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病, 自从张老创造了理郁升陷汤之后,就恰到好处了。

先来看看理郁升陷汤的主治: 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张老短短一句话,18个字就叙述了理郁升陷汤的主治。 胸中大气下陷,前面讲了胸中的大气下陷到腹,又兼气分郁结,有气虚引起的气陷,同时还有气郁;经络湮淤,就是经络里边还有淤堵,往往是血瘀为主 还达不到痰凝的程度,达到痰凝,就会合上其他化经络之痰的竹茹、陈皮、苏子之类。这个病是又虚又瘀还有陷。

再看理郁升陷汤的组成: 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当归身三钱,桂枝尖钱半,柴胡钱半, 乳香三钱不去油,没药三钱不去油,这个不去油,就是生乳香,生没药,我临床上也喜欢用生的。

方后注:协下撑胀或兼疼痛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 各五钱,也就是15g,少腹下坠者加升麻一钱。

看方子的组成,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是张老的固定用法,黄芪的剂量是知母的一倍,这个组合,一是升肝气,补气怕有火热之邪,佐以知母清热,要牢记。桂枝,柴胡这两个药很熟悉,在升陷汤、回阳升陷汤见到过,小剂量的桂枝,柴胡都能升肝,调达肝气,小则通,大则补。气滞就导致血瘀,用了当归,乳香和没药,这三味药加上丹参,就是活络效灵丹,专门治络脉血瘀的,脾大、肝硬化引起的瘀血,非常好用。有人不理解协下胀痛者加龙骨,牡蛎,说龙骨牡蛎是收涩之品,加他不利于行气, 不是这样的,龙骨牡蛎既能收涩,又能开通,还能活血。 在《本经》里面记载龙骨能消癥瘕,牡蛎能软坚, 所以龙骨牡蛎既能固涩,又能开通。两协撑胀是肝气横逆,必用龙骨牡蛎,能往回收,还能镇肝气之逆,选这两味药治协下撑胀,煅龙骨、煅牡蛎在收敛的时候用,止血、止汗错的时候用,这种煅是用醋煅的。少腹下坠者加升麻一钱,这里的少腹不是指两侧,是指小腹,小腹下坠的,加升麻一钱,坠到严重的加升麻一钱半或两钱,还有一味药,桔梗治少腹坠的,右侧少腹坠是由升结肠引起的便秘,宿屎宿便存在升结肠的时候,用承气泻下也好,用其他的泄下方法,润下也好,一定要加桔梗!因为臟是左升右降的,腑是右升左降,成一个8字循环,升结肠在右侧,如果有宿便,升不起来,就要用桔梗,诊断触诊可以摸到,b超也可以借鉴。

尝治一少妇,经水两月不见,寒热往来,胁下作疼,脉甚微弱而数至六至。询之常常短气,投以理郁升陷汤,加龙骨、牡蛎各五钱,为脉数,又加玄参、生地、白芍各数钱,连服四剂。觉胁下开通,瘀血下行,色紫黑,自此经水调顺,诸病皆愈。

脉数加玄参生地白芍,这也是固定用法,只要阴虚有热都用玄参生地白芍。

临床经常能遇到容易生气,经常唉声叹气的患者,他自己经常服用舒肝丸,或者柴胡疏肝散之类的,用了当时有效,停两天就没效,理郁升陷汤闭着眼睛开。有人说方子记不住,用柴胡疏肝散加黄芪知母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前提是柴胡疏肝散的剂量要小,不能大于黄芪和知母。

二十多年前治疗一个乔姓的小伙子,学体育的,但是呢,学体育的步都跑不了,体力非常的差, 西医检查怀疑有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没有确诊。每天气喘吁吁地,也干不了什么。 他父母在药材批发公司上班,我经常去批发药材,而且我用量比较大 ,他也很聪明,判断谁用药量多,谁的技术就好,就把他儿子领到我门诊,让我给他看。一看,他属于中医的气阴两虚,痰浊阻滞,就用麦门冬汤,参麦汤的思路辨证处方, 经过前后三个月的治疗,这个小伙子就很健康了,毕了业之后是体育老师。

后来他又找到我,让我你给他丈母娘看, 一个女性,五十多岁,她到处看病,症状是 两胁胀痛,右协为甚,个很高,很瘦,什么都干不了,整天唉声叹气,各种检查也查不出毛病 ,有轻度脂肪肝, 还有点儿浅表性胃炎,别的都查不出来,然后找到我,因为久病必瘀,用的是膈下逐瘀汤,吃了一诊之后,说减轻,又给了一诊,说服用完了还那样,就算好到一半的程度,停在这儿再不见效了,我在临床换方非常快的, 后来我考虑她不仅仅是气郁,应该还有气虚,果断的改用理郁升陷汤,一周开下去。第二周老太太来了非常高兴,还给我带了些山野菜,她说宋大夫这个药太管事儿了,我现在能干活儿了,我上山挖了很多的野菜,特意给你背来了。 老太太后来又巩固了三周,体重又涨上去二十多斤,现在非常好,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升陷汤里还有一个处方: 醒脾升陷汤。这张处方很简单,主治: 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

貌似补中益气汤的叙述,但不是。他同时有大气下陷。

临床主要是治疗女性的夹不住尿,一咳嗽下边儿尿就漏了, 有的女性的是生产过程中导致的大气下陷,有的是努力排便引起的大气下陷,包括脱肛,小儿尿床,都可以用这张处方治疗,他要比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好。 有的老师说我就对补中益气汤熟,没有问题,你用对了一样好用。 今天讲的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以重点强调这本书里的处方。 处方组成: 生箭芪 四钱,白术四钱,桑寄生三钱,川续断三钱,萸肉四钱去净核,龙骨四钱捣,牡蛎四钱捣,川萆二钱,甘草二钱蜜炙。

黄芪、白术是健脾、固脾的

桑寄生、川断、山萸肉是固肾。桑寄生自己没有根,是长在别的树上,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最多,因此能补胸中的大气,和黄芪有类似的作用,长在桑树上的叫桑寄生,效果是最好的,因为桑归肺管,入肺的还有桑白皮。

龙骨固肝,牡蛎固肺

镇肝逆用生的,这个时候要固涩,包括止汗,止血,止尿都是用煅龙骨,煅牡蛎。

萆薢固涩小便,很多人认为它是利小便的,其实不是。 最熟悉的方子是萆薢分清饮,治疗膏淋的,淋证的, 它的作用是缩小便。

甘草味甘,甘能缓,性质也偏固涩。

纵观全方,本方收涩有余,开通之性不足,此方不宜久服。临床上一般使用三周后换补肾气之方。会用六味或者金匮肾气。

前段时间遇到这样一个病例,是我高中同学的父亲,10月患者得了尿失禁,总是尿裤子 ,他老家是兴隆的,就去兴隆某一个医生那里吃了几付药,尿不失禁了,排不出来了,受不了,突然有一天疯了, 不吃不喝,打人,骂人,给我打电话说你还能不能治,家里都准备预备后事了。 我说我得去看一看,安排了一次出诊。等我到他家一看,老头张嘴就骂, 给他把把脉,他张嘴就咬,没有牙,但他咬你的手,脉是弦数有力, 对待这种病,就是简单的尿失禁,也可能是尿崩症,尿崩症的患者治过几例,很奇怪,不喝水,尿量非常大,体重不怎么减轻。这个老先生当初的尿失禁,可能是醒脾升陷汤,给他一两周,再固固肾气,也可能是五苓散证,或者神效五苓散证。这个病例当初没见到,当初大夫用的是大剂量的收涩、固尿之品,把尿失禁治成癃闭,一旦尿排不出去了,首先蓄水,下一步就变成蓄血证了。上焦蓄血则善忘,下焦蓄血则如狂,下焦蓄血人就变得狂躁不安,处方也很容易,可以用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之类,任选一方,疗效都很好。狂躁症的人他药也不吃,水也不喝,给什么就把杯子扔了, 大人又无法灌,这时候给中药也很难,我扎了几针镇定安神,宽胸理气的针法,如果患者离你近,可以用针灸镇定的方法。因为路途遥远,因此我建议他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 先给点儿西药,把神先镇下来,让他稍微清醒一点,能够吃药,果断用中药治疗。剧烈的狂躁症可以给奥氮平, 这种狂躁症的再加一点儿碳酸锂。患者老伴把药片塞到香蕉里边,两三天之后就能吃饭了,人也清醒了,就用中医的理血剂。舒服不等于治疗,医生有治不好的病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害人。

讲一下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有些学员提出来呀,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感到很陌生,就像初中生初一升到初二学了新课一样,觉得很难, 这很正常。

从小学中学,高中读到大学,每年都要学习新课,学的时候都会有陌生感,这门新课前面讲了它的重要性,看最经典的五版教材,绿皮书。方剂学包括附方,收纳了422首方剂,除了《伤寒论》选的方子最多,七次在同一本书选的方最多的就是《医学衷中参西录》了, 收录了活络效灵丹,镇肝息风汤,固冲汤等方剂 ,可见这本书在老一辈的编委心目中也具有一定分量。近代中医学家,张老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至今 没有人能够超越这本书了,主要是来源于临床,不像其他的书是从理论,高屋建瓴,从上层往下写。张老就是临床大夫  而且他开始不是专职,43岁之前是教学,再给别人出点方,43岁以后了,才专门的从事中医,还试图把中医参考一下西医,但是以中医为主,进行临床。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次重要的探索,也是中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大家为什么感到陌生呢?因为有的人学了伤寒体系,有的人学了中医内科,更多学生是这听一堂课,那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学了几个处方,临床逮着哪个用哪个,没有系统的体系。

之前讲一《十大病种》起示范作用,紧接着讲了《金匮》,很多方子和思路和《伤寒》一脉相承,大家感觉很亲切,很熟悉。

进入新的学科,《医学衷中参西录》 ,首先大家对方子很陌生,第二对思路很陌生,书上后面的医案很混乱,理不清头绪,有的学生看一两章就放弃了,开篇的滋阴篇都没读完,觉得方子的长的模样都差不多。灵兰选课,选老师都是很严谨的,一定是对大家临床有切实帮助的课才学才讲,不会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

这一本书怎么学习呢?

因为大家看都没看过这本书, 有的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当然陌生。 如何学习这本书 其实很简单,我每天备课可以说呕心沥血,尽可能深入浅出的给大家讲明白,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说。我建议先把第一遍课跟下来,这种课属于中医的精髓课,最少得听五遍才能领会他的真谛。我临床三十来年,加之祖辈的传授,很多学员都是考大学才从医的,没有什么基础, 好不容易找到老师能给你讲明白,先跟下来再说,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你连一遍都没遍呢就想熟悉,怎么可能? 因此建议大家先彻底听一遍,让《医学衷中参西录》在头脑中有一个模型,再听第二遍条理分明了,就觉得越来越有兴趣。 大家可能都出过远门儿,无论你坐高铁还是长途大客,还是自驾游 当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感觉很慢, 只想着怎么还不到啊,到达目的之后,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待过几天,往回走的时候 同样的路程你就会觉得很快,原因是大脑对新鲜事物要加以细致记忆,当你走第二遍的时候重复记忆 大脑就把这些重复记忆给格式化了,感觉时间就短了,其实路程距离是一样的。 况且我给大家讲课,尽可能的都做到条理明晰,之所以把方子打乱秩序,建立一个能理解的体系 因为我也是现代人,学的知识体系的也是当代的知识体系,就用这种构建,把原书用大家更适应的方法展示出来,不要着急,学完镇逆篇后,会做一个药对的总结。不管学什么医学肯定要背一些东西, 这是基础,一些年龄偏大的人不适合背诵,后面有总结用药规律,临床看到什么症状,就知道用哪个药对,几个药对一组,处方就出来了。虽然不是原方,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会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学习也好,听课也罢,疗效是硬道理,没有疗效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开的课就是要大家都有收获,因此面对一门重要课程,大家首先安心听老师讲, 因为没有预习,耐心地听老师讲,听讲完之后记好笔记,再整理再总结,再应用于临床,只要临床应用有效了,你的信心就来了,大家在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不要半途而废,坚持下来以后,熟悉了,你就知道《医学衷中参西录》真的很美。 好今天的课先上到这里,下次课再见 。

你可能感兴趣的:(升陷汤(回阳理郁醒脾)升陷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