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范爱农》

《范爱农》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第十篇散文。

一 写作背景


范爱农与作者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浙江绍兴皇甫庄人。他诞生于一个破落的幕僚家庭,1886年丧父,1888年失母,与妹妹靠祖母抚养成人。

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在徐锡麟的教诲下,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良,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材生,也是徐副办的得意门生之一。

1912年,范爱农溺水而亡,作者鲁迅作此文予以悼念。此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4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题解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人公是“范爱农”。(思考:范爱农在鲁迅笔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对他有着怎样的看法或感情?)

三 整体感知

文章依据时间的推移,写了鲁迅和范爱农的四个交集:

(一)东京相识

1905年冬,范爱农随老师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同去的一共有十几人。

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这些新来留学的同乡。大家把行李放到税关上给关吏查检,结果翻出给师母带的绣花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不满。

范爱农等十几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又摇了摇头。所以那批同乡中很多人对鲁迅不满。

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徐锡麟刺杀、而徐锡麟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的消息,举办同乡会时范爱农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的想法,专门跟鲁迅作对,并一直与鲁迅作对。

就在这时,鲁迅认识了范爱农。范爱农是冷漠的,鲁迅对他的感情是“非常愤怒”“总觉得他很可恶”。

二)故乡重逢

后来范爱农由于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就回到了故乡。但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鲁迅在故乡做教员。

在革命的前一年两人相遇,在相约的喝酒中,范爱农解释了当年在东京为何与鲁迅作对,原来是在当年鲁迅去借他们时在绣花鞋事件和让座风波中鲁迅摇头表示不满,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三)绍兴共事

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来找鲁迅去绍兴,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

期间发生了报馆案风波。正值许寿裳(字季茀)邀请鲁迅前往南京做事,范爱农也赞成鲁迅前往南京,他对鲁迅充满希望,而鲁迅对他也甚是同情和牵挂。

(四)绍兴诀别

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凄苦之中。但他的心里寄希望于鲁迅能给他寻点事做。

没事做,又喝酒,所以大家讨厌他。

一次跟新朋友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醉着,在船舷小解时落水身亡。鲁迅知道后心里觉得悲凉和自责。

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

文章讲述了鲁迅在东京留学期间和回国后与范爱农的接触和交往,再现了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却在革命后备受迫害,传达出鲁迅对旧民主草命的失望,以及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四 理清思路

全文共3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8)东京相识。

第二部分(9-13)故乡重逢。

第三部分(14-27)绍兴共事。

第四部分(28-38)绍兴诀别。

五 写作方法

1.正面描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比如外貌描写:

第5段“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这样的外貌特征是不是有让人不喜欢的理由?但当时范爱农对主张发电报的人心里是带有鄙视和不满的情绪的。

第10段“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没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寒素,写出了范爱农生活的困顿和拮据。

第13段“他瞪着他多白的眼。”写出了范爱农被鲁迅错怪的无辜和无奈的神情。

比如语言描写:

第4段:“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写出了在已经发生的无可挽回的事情面前,范爱农觉得谴责是毫无意义的,他不屑于鲁迅发电报的主张。

第26段“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写出了范爱农能够理解鲁迅,但对这样的现实,很无奈。

2.侧面烘托:

比如第37段“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通过叙述范爱农的家境,侧面烘托了他的困苦和凄凉。

六 文章值得思考、讨论的地方:

1.在日本同乡会上,鲁迅处处被范爱农针对。当时,鲁迅觉得范爱农可恶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但后来这种情感逐渐淡薄,到底忘却。

几年后,两人故乡重逢,竟然能够坐到一块喝酒。而且从此只要范爱农一进城就必定访鲁迅一起喝酒。

这说明了什么?

2.范爱农在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南京之后,丢了工作,“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最后也是在大风雨夜中醉掉菱荡,为什么鲁迅没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只是觉得悲凉,觉得自责?

3.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鲁迅一直践行他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对于自己有一种无畏的自我剖析精神。比如,他对同乡的误解,他对自己的狭隘偏见,他敢于说出自己的“惭愧”。随着对范爱农的了解,他真诚地对待范爱农,对于他的死因,他心存疑惑;“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但终于还是无形消散,鲁迅也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

鲁迅在回忆范爱农——一个曾经对自己那么深情地寄予过希望的人,而自己最终什么都没帮上忙,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范爱农》)